嚴勝云 熊少明
436032鄂州市葛店衛(wèi)生院,湖北鄂州
痔瘺術是臨床肛腸科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治療術式,具有極易污染和感染等特點,使得患者在術后比較容易出現切口感染的情況[1]。故對于治療手術切口,臨床醫(yī)師通常不予以縫合處理,使之敞開,進而導致切口愈合的時間明顯延長[2]。本研究以70例痔瘺患者為對象,分析探討掛線引流與橋形縫合聯(lián)合療法在痔瘺術中的應用價值,總結如下。
2017年3月-2018年10月收治痔瘺患者70例,按奇偶數字分為兩組各35例。試驗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26~73歲,平均(52.18±7.42)歲;肛瘺11例,混合痔16例,血栓外痔3例,肛裂4例,肛癰6例。對照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25~74歲,平均(52.39±7.64)歲;肛瘺12例,混合痔17例,血栓外痔2例,肛裂5例,肛癰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入院后經臨床檢查確診,均符合《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法標準》中相關診斷標準,且病歷信息完整。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有手術適應證,治療依從性良好。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痔瘺術治療,試驗組在手術基礎上加用掛線引流和橋形縫合療法,具體操作:(1)術前準備:囑術前3 d食用半流食,指導服用液體石蠟,25 mL/次,1次/d,同時予以標準劑量慶大霉素以及滅滴靈,口服用藥。術前1 d,做好備皮工作,靜脈滴注抗生素,待晚上進食后,指導患者服用番瀉葉30 g。手術當天清晨,施以清潔灌腸處理。術前30 min,予以鎮(zhèn)靜劑肌肉注射。(2)術時:指導患者取側臥位,視病情情況選擇骶管麻醉或局麻。對肛周皮膚以及肛管直腸下段進行充分消毒,對于低位單純肛瘺,呈放射狀對瘺管進行切開,或是對瘺管進行剝離。對于低位但有間隙膿腫,需施以一次性切開處理。肛裂需切斷內括約肌肌頭部分,并予以擴肛處理。混合痔需于內痔基底部利用7號絲線進行縫扎或是結扎。針對外痔部分,需作一放射狀切口,對皮下靜脈曲線叢或結締組織進行剝離。環(huán)狀混合痔,需對內括約肌肌頭進行有效切斷,避免術后出現肛管狹窄。對切口進行規(guī)范化的修剪,使其保持梭形,至于切口的最頂端,需位于齒線附近。①掛線引流:利用生理鹽水以及滅滴靈對切口進行反復沖洗,并予以止血處理。對普通橡皮筋進行消毒,然后將之沿著切口方向輕輕置于其中,以實現引流效果。需根據腔隙大小,確定橡皮筋放置數量。②橋形縫合:在縫合過程中,需對術野進行充分顯露。利用4-0無損傷縫線對皮膚進行剪斷縫合處理,注意不縫合脂肪和皮下肌肉等組織。對皮下腔隙進行曠置,使橡皮筋通過腔隙中??p合切口頂端且接近齒線部位的第一針,需稍微向下牽拉內痔殘端的根部黏膜,待對切口頂端進行覆蓋后,予以縫合固定處理。此后,利用碘伏紗布對創(chuàng)面進行覆蓋,注意無需在肛管中塞入油膏類紗布。(3)術后:囑患者控制排便約1~2 d,待排便后可采取短時間坐浴的方式對肛門進行清洗,以免大便沾染。利用生理鹽水對橡皮筋引流部位進行沖洗,并對沖洗液進行充分的吸盡,利用碘伏棉球對切口進行擦洗,然后再利用碘伏紗布進行壓迫覆蓋,1次/d。靜脈滴注抗生素,若縫合部位的皮膚無感染征象,可在7 d左右對橡皮筋進行拆除。
表1 兩組患者切口愈合情況比較[n(%)]
評價指標:記錄兩組切口愈合時間,統(tǒng)計切口甲級、乙級和丙級愈合例數,并經分析后作出比較。
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應用SPSS 20.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切口愈合時間比較:試驗組切口愈合時間為(9.23±4.08)d,短于對照組的(18.45±3.19)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0.532 1,P<0.05)。
兩組患者切口愈合情況比較:試驗組切口愈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現階段,手術為痔瘺的一種重要治療方法,相關資料顯示[3],痔瘺術屬于開放術式,需要對切口進行完全敞開,并予以徹底引流,以盡可能減少患者在術后發(fā)生切口感染的風險,但因創(chuàng)面比較大,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長切口愈合時間,增加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甚至有可能會引發(fā)切口延期愈合以及肛門狹窄等問題。故臨床有必要采取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對痔瘺術切口進行處理。掛線引流加橋形縫合法是比較現代化的一種切口處理方法,將之積極用于痔瘺術中,既不會對肛門功能造成損傷,也不會提高發(fā)生術后并發(fā)癥的風險[4]。通過掛線引流和橋形縫合療法,可有效減少患者在術后排便期間的出血量,并有助于減輕撕裂樣的疼痛感,讓患者能夠不再害怕術后排便[5-6]。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切口愈合時間比對照組短,試驗組切口甲級愈合率比對照組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掛線引流加橋形縫合對促進痔瘺術后切口愈合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
綜上所述,痔瘺術采取掛線引流加橋形縫合法進行干預,可顯著縮短患者切口愈合時間,提高切口愈合效果,建議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