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志
410013湖南省腫瘤醫(yī)院頭頸放療二科,湖南長沙
鼻咽癌是一種頭頸部惡性腫瘤,我國華南地區(qū)屬于高發(fā)地區(qū),患者人數(shù)在逐年增加,年齡也在向年輕化發(fā)展,死亡率也不斷增加[1-2]。2017年8月-2018年8月采用不同的同期化療方案聯(lián)合放療治療鼻咽癌患者72 例,對化療效果和安全性進行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2017年8月-2018年8 收治鼻咽癌患者72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6例。觀察組男22 例,女14 例;平均年齡(45.43±8.23)歲。對比組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齡(46.12±8.1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對比組采用多西他賽同期化療:對患者進行TPF 同期,并在該基礎上進行調強適形放射(IMRT)治療,其中TPF同期21 d為1個療程,共進行3個療程;IMRT 治療采用三維適形調強放療,使患者保持仰臥位,進行CT 掃描,對鼻咽大體腫瘤體積進行掃描,然后對頸部陽性淋巴結進行掃描;多西他賽藥劑用量為60~75 mg/m2,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給藥1 h,每個周期3 周,化療2個周期。②觀察組采用順鉑同期化療:對患者進行TPF 同期,并在該基礎上進行IMRT治療,相關藥劑用量與對比組相同;進行順鉑同期化療,藥劑用量為每次80~100 mg/m2靜脈滴注,每3~4 周1次,最大劑量不應超過120 mg/m2。為了能夠有效預防藥物對腎臟的毒性,需要對該藥劑進行充分水化,在使用順鉑前,需要與生理鹽水液稀釋配合,并使用氯化鉀、甘露醇及呋塞米等進行聯(lián)合治療;患者每天排尿量一般為3 000 mL,進行順鉑治療的時候,在給藥過程中,觀察出現(xiàn)血鉀、血鎂變化,必要時需要通知主治醫(yī)生,對相關指標進行糾正。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情況。療效判定標準:①完全緩解:治療后,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所有病灶完全消失,且1 個月內無復發(fā)情況,能夠提早出院,各項指標正常;②部分緩解:病灶基本消失(最大直徑縮小超過原來直徑的30%以上),能夠按時出院,各項指標基本正常;③病情穩(wěn)定:病灶基本穩(wěn)定(最大直徑之和縮小超過原來直徑的30%以上或增大直徑不超過原有直徑的20%),各項指標基本正常;④無效:上述無改善,且存在加重的可能性。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shù)×100%。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應用SPSS 17.0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比組,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33%(3/36),對比組為22.22%(8/3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2,χ2=10.88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鼻咽癌屬于耳鼻喉科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是惡性腫瘤中較為嚴重的一種疾病。該疾病的癌細胞擴散速度相較于其他癌細胞來說,具有較高的擴散速度,尤其是針對晚期鼻咽癌患者,病情難以控制,擴散速度快[3]。在進行癌癥腫瘤放療的過程中,目前常見的化療方法有誘導化療和同期化療。其中,同期化療就是將放療和化療綜合應用起來的一種治療方式。
多西他賽是一種常見的多烯紫杉醇藥物,該藥物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與紫杉醇類似,具有獨特的抗癌作用,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小管蛋白聚合能力,使體內形成穩(wěn)定的微管,從而對小管的聚解起到有效抑制作用,使小管的數(shù)量得到有效降低。
綜上所述,采用多西他賽同期化療或順鉑同期化療均能有效改善鼻咽癌患者病情,使治療有效率得到提高。但采用順鉑同期化療相比于多西他賽同期化療,不良反應低、臨床效率更高。因此,順鉑同期化療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醫(yī)學中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