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戲曲有著非常悠久的發(fā)展歷史,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髓,有著獨特的魅力。戲曲演員要想充分展現戲曲的魅力,僅僅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是不夠的,還應該不斷增加文化藝術積淀,增強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探究戲曲演員應具備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對于戲曲演員和戲曲行當非常有必要。
關鍵詞:戲曲演員;專業(yè)技能;文化素養(yǎng)
戲曲演員的文化素養(yǎng),主要是指自己從事的專業(yè)理論以及對演繹角色內心理解以及角色分析,也就是說對于專業(yè)的知識結構和藝術性規(guī)律的把握,這是構成演員藝術風格決定性因素,也是評價一個演員文化素養(yǎng)的側重點。優(yōu)秀的演員具備著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還有表現力,要想塑造好的角色形象,首先要體驗角色,感同身受劇中角色的喜怒哀樂,和他共同呼吸。在體驗角色的時候還要掌握角色的性格特征,才能克服一般化,表面化,塑造出自己的個性化,典型化。
一、強化戲曲演員的基本功訓練
戲曲的主要基本素質包括腰功、腿功、跟斗、飛腳、旋子等,扎實的功底需要細膩的形體去展現,但無疑的是都必須經歷過重重的考驗以及長期艱苦的訓練?;竟Φ挠柧殻皇峭耆珱]有竅門也不要盲目地去訓練,首先要做的應該是掌握它的要領所在,將一系列的規(guī)范要求熟稔于心,將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互相配合、合理應用到表演之中,注重腰功的訓練,體會腰在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中的地位。除此以外,學習咬字吐字,要求“字正腔圓”是戲曲演員們的要求,行腔韻味以及控制氣息都必須加以苦練,才能讓臺下的觀眾聽其音會其意,這樣的表演才是深刻真實的,才是令人久久回味的,最后達到在角色表演中運用自如的程度,從而展現藝術角色的魅力。
二、強化戲曲演員的文化素養(yǎng)
文化素質的提升有助于激發(fā)演員對于角色的情感共鳴,追求還原真實的藝術形象。那么如何去提升文化方面的修養(yǎng)?首先,因為大多數表演人員雖然都是專業(yè)院校畢業(yè),但離開學校的時間過長,理論知識的更新速度太慢,所以系統(tǒng)地去研究最新版的戲曲表演概論是十分有必要的,從而掌握培養(yǎng)塑造戲曲角色的能力,掌握戲曲角色創(chuàng)造的基本規(guī)律,具體程序和方法,及時地去更新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其次,可以多讀史料,將這些個性鮮明的人物沉淀在自己心中,打破千人一面的現狀,最后,除了自我在臺上體驗感悟,作為戲曲演員想要追求更高的層次,還應該要多觀摩大師的表演,例如:京劇大師梅蘭芳,越劇大師袁雪芬等,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為了提高自身藝術鑒賞力與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同時也為了讓自己在今后的表演與刻畫人物中,使自己不被所屬流派拘泥,不利于自己的創(chuàng)新。
(一)基本職業(yè)修養(yǎng)
中國有一句流傳下的古話,“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的本源就是來自對戲曲演員的總結,簡易簡析就是在臺上表演的一分鐘時間,是演員在臺下數十年的苦練基本功。其基本功可分為唱、念、做、打,演員不好做,特別是戲曲演員,在努力練好自己的基本功外,還要努力探索出更加適合自己,也更容易能被現代人接受的作品,在前人流傳下來的作品上做改動,更是要謹小慎微,稍不注意便落下褻瀆前人佳作的惡評。
(二)生活文化素養(yǎng)
在舞臺表演上,演員自身的思想品質往往對演繹的角色有著制約與束縛,演員本身對生活正確認識的知識度和對生活見解的淺薄,影響著他們他們在舞臺演繹角色的詮釋和塑造的形象,如果真正認識一個演員的藝術修養(yǎng),首先要看這個演員自身對于生活態(tài)度的理解。對于戲曲演員的文化素養(yǎng)定位,不僅僅是表面的文字修養(yǎng),包含了各方面的文化知識修養(yǎng),不僅要求舞臺演員將自己的舞臺經歷總結上升為理論,還要求演員了解相關的知識文化,例如文學、哲學、歷史、美術、音樂等等。以及一切與戲曲相關的東西,戲曲演員在經過各種知識的熏陶下,將各種知識轉變?yōu)樽陨硭囆g修養(yǎng)的養(yǎng)料,在舞臺表演中滲透到角色中,為所塑造的舞臺角色形象所起作用。
(三)技能的文化素養(yǎng)
在戲曲表演中有一個著名的名詞“程式”,這是一種對生活的模仿,也是對生活的概括,模仿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種夸張的表演方式是反映生活的最基本表現手法,除了程式這種夸張表演法,還有“?;ǖ丁薄疤笋R”“走邊”“水袖”“甩發(fā)”等表現形態(tài)。除了形態(tài)有嚴格的要求外,還有唱腔、念白、道白等訓練,特別是唱腔,是對戲曲舞臺演員的最大要求。對表演的人物氣息吞吐、行腔韻味達到扮演人物的完善,使觀眾聽其音便聞知其意,這便是一個合格的戲曲舞臺演員的標準了。
三、結束語
好的表演必須是要符合生活的真實,同時又是作為生活藝術的升華,優(yōu)秀的表演是注重于內心的體現,所求的是創(chuàng)造出真實的精神生活并通過藝術的表演形式反映出來,也就是“動于衰而形于外”不但要運用于自己的軀體還有用于自己的靈魂,將內心體驗于外形體現結合起來,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周振華.戲曲演員的表演技巧與文化素養(yǎng)[J].北方音樂,2019(7):39.
[2]馬莉靜.淺談戲曲演員的藝術修養(yǎng)[J].絲路視野,2019(17):88.
[3]蔡彩珍.演員的專業(yè)技能訓練與文化藝術修養(yǎng)的必要性[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8(7):65.
作者簡介:李威風(1984.07.21),男,漢族,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本科,三級演員,商丘市豫劇院,研究方向為戲曲演員對扮演人物角色的理解,刻畫,對藝術的認知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