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英
摘要:“靜物畫”,這一題材是在室內、穩(wěn)定的光線與環(huán)境條件下可以完成的題材,可以隨著藝術家的思想來擺置各種靜物因素,可以長時間的靜觀作畫。靜物作品最容易表現(xiàn)出藝術家對繪畫形式和結構的探索。塞尚有大量的靜物作品,他離開印象派之后,說了一句話:“我想要一只蘋果來震驚巴黎”。從此他花費大量時間從事這種類型的畫作,在靜物中“捕捉到藝術家最純粹的自我揭示,表達天性中至為高貴的情感和最深邃的直覺?!绷_杰弗菜也曾指出:“只有靜物才能給予他充分的清靜與悠閑,可以從容以對,而這對他那種想要探測其觀念深度的做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p>
關鍵詞:塞尚;靜物畫;解讀
在其他繪畫類型里,人性的因素都不免會摻雜進來。但是,靜物畫卻排除了這些問題,并守衛(wèi)著作品本身不受誤解。靜物畫不僅使我們能夠清晰洞見塞尚詮釋形式的方法,還能幫助我們抓住那些最能體現(xiàn)他作品特色的構圖原則。羅杰弗萊重點圍繞著塞尚的形式理論和構圖原則對塞尚的靜物畫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tǒng)、精細的研究,具體分析解釋了塞尚繪畫的結構、色彩、形狀、變形、輪廓線、筆觸、質地等的運用方式,將塞尚繪畫藝術歸功于形式主義知性、心理狀態(tài)與情感的高度融合。
一、結構分析
塞尚的靜物畫,注重物象的內在結構表現(xiàn)及其穩(wěn)定性,用幾何元素構造厚重而嚴謹?shù)男误w結構。塞尚的結構還包含著濃厚的主觀因素,畫家可以根據(jù)個人的特殊感受改變物體的結構,使之更富有特色,更便于表達,從而給人們更深刻的印象。塞尚的作品不僅有印象派那樣的色彩,還保持了對象形體和結構的堅實和諧的感覺。靜物畫《高腳果盤》,整個畫面采用近似于對稱的構圖,但又打破對稱,尋求變化和制衡。整體來看,運動中求平衡,平衡中有運動,富有活力、張力。但畫面卻又穩(wěn)定莊重、靜謐和諧、厚重而帶有一些笨拙感。作品中的靜物被精心安排得就如同弗萊所說的那樣:“這些對象中的每一個都在它恰到好處的位置,這個位置是在萬物創(chuàng)始之時就為它們安排好了的。這種安排是如此雄偉,如此莊嚴,以至于它們仿佛就在那里安息?!?/p>
《高腳果盤》的畫面中,矩形箱子上擺放著三角形白色餐布,上面擺著金字塔般的一堆蘋果。單獨的兩只蘋果在左右兩側對稱安排著,后面擺著高腳果盤和玻璃杯,位于左側的高腳果盤更加明確,雖然盤子看起來有點別扭,卻有效地使畫面的諸視覺要素有序地聯(lián)系起來而達到相互平衡,它的白色與向右下角伸出去的大塊白餐布對應,玻璃杯則似乎融合在背景中。在這幅畫里,物體成了畫家借以分析形體和組建結構的媒介。背景還是與前兩幅作品一樣的樹葉紋壁紙,在這里樹葉紋對稱地擺在畫面上方左右兩端角,它們形狀相互呼應,而它們的位置與中央的蘋果堆形成倒三角形般的結構關系。背景兩側角的葉子上的亮點也起到保持畫面平衡的作用,把它們蓋上去看的話整個畫面就丟失了平衡感,如果少了一塊,整個畫面的關系就會發(fā)生改變。有人說過:一幅構圖佳作中的繪畫因素一個也不能丟掉,一個也不需要多增加,塞尚的作品就是很好的證明。
塞尚有一個變革的觀點:繪畫不是對自然界表面光色的表現(xiàn),而是根據(jù)藝術家的思想和精神重新認識一個世界,并按照這種認識組織畫面,表現(xiàn)事物。因此塞尚的靜物作品不同于傳統(tǒng)繪畫,更傾向于現(xiàn)代藝術特色。或者說,塞尚的靜物是“活”的,注重畫面形色的布局,忽略空間。桌子是傾斜的,水果和杯子已經跳出桌面,而其他靜物卻穩(wěn)穩(wěn)落在我們的面前。畫面體積感和透視感和諧呼應??傊?,塞尚的畫把一個靜止的、穩(wěn)定的、平衡的世界打破,用一個運動的、不安的、失衡的世界取而代之。而這正是塞尚所認為的本質世界。
二、以色賦形
塞尚的靜物選材不會選擇轉瞬即逝的鮮花,而是擺放一些洋蔥、蘋果等,一些生命力持久的水果或物件。觀察它們從新鮮到衰萎的整個過程,用以對它們的色彩進行整體系統(tǒng)的探索和研究。由此塞尚意識到,色彩是獨立的造型方法,是形式的組成部分,形色不是捆綁在一起的。而且發(fā)現(xiàn)并掌握了其中的原理,即色彩、平面、空間感之間的關系。色彩的變化能夠呼應畫布上的各個平面,進而影響畫面的空間感。立體感可以通過與畫布表面相平行的各個后退平面來加以表現(xiàn);相對應的,色彩的變化總是暗示了平面在空間中的后退。于是,色彩變化暗示了空間的存在。塞尚說:沒有線條或立體造型這樣的事,有的只是對比,這些對比不是明與暗地對比,而是由色彩感覺造成的對比。
在《高腳果盤》中,畫面上細小的筆觸,緊密相連,平行排開,沒有完全按照物體的形態(tài)去變換線條的走勢,但是仍然給人強烈的立體感和空間的縱深感。畫面的空間感是通過色彩的冷暖對比和色調的層次變化來表現(xiàn)的,他利用暖色向前突出、冷色向后退的性質來營造畫面的深度空間。使冷暖對比顏色貫穿在整個畫面中,按照鮮艷的暖色結構來安排,視覺在畫面中上下左右的運動形成既有統(tǒng)一又有變化對比的畫面。達到用色彩的冷暖關系來塑造形體。以色賦形,形色一也。畫面中的白色桌布上擺著黃色、紅色和黃綠色的鮮艷水果。桌子是土黃色,作為黃色系的補色藍色,則被用在背后的墻上。色調對立,綠對紅,黃對藍,以振補色。其中調和色、對比色、補色共存。在塞尚筆下,這樣的組合讓色彩和諧豐富,就如塞尚自己所說,當顏色豐富時,形狀也就豐滿了。
這里的色彩擺脫物對人的羈絆,有著充分的主體設定性和觀念性,但又不是凌駕于自然之上,即雖不受困于視覺表象的真實感又源于自然不脫離色彩本身的真實性。色彩的變化總是與平面的運動相呼應的。弗萊認為塞尚通過大量不同的修正來努力追蹤這一呼應,這些修正是固有色的變化引入被觀察到的結果之中。
三、以線賦形
塞尚想以精確的形狀來描繪物體的體積和塊面,這也造就塞尚癡迷一樣的尋找輪廓線、平面、立體感之間的關系。以短縮透視法去分析一個物體,它有很多面,而最后一個面是輪廓線,這里的平面被還原成一條線。物體完整的立體面在平面的畫布上不可能展現(xiàn)完全,也就意味著要在二維空間中暗語其全部的延伸,以線、面塑造它的立體感。對于追求造型精確的藝術家來說,特別是輪廓線的尋找變得極具魔力。
在感性觀察中知性的參與,使塞尚對生動的分節(jié)和堅實的結構具有不可遏止的激情。在《高腳果盤》中,對于線與形的探索之中,輪廓線和影線反復的重疊、交織,而又回到它該有的位置上去,漸漸的輪廓線愈加清晰,但也圓渾、厚實起來。塞尚在以線賦形上,一直在尋找這道輪廓線,執(zhí)著而又帶有固執(zhí),他想解決輪廓的堅定與看上去后縮之間的矛盾,反而導致了厚重,甚至是笨拙感,但也成就了堅實性和莊嚴感。體積和輪廓線簡單粗暴地呈現(xiàn)出來,反而有種令人驚訝的簡潔明快。輪廓線的尋找,意味著輪廓線不是完整連續(xù)的一條線,而是很多短線的組合。每一條不同長度的輪廓線,都在不斷地發(fā)生著變化。每一個局部,都有著豐富多樣的無限概念。也正是這樣不斷的、豐富多樣的變化,才能在如此莊嚴的構圖中,產生動而不板、彰顯活力的視覺感受。
四、賦形變形
塞尚曾說過“大自然的形狀總是呈現(xiàn)為球體、圓錐體和圓柱體的效果?!倍トR針對塞尚的這句話做了極好的詮釋:“在他對自然的無限多樣性進行艱難探索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這些形狀(指球體、圓錐體和圓柱體)乃是一種方便的知性腳手架,實際的形狀正是借助于他們才得以相關并得到指涉。至少,值得注意的是,他對大自然形狀的詮釋幾乎意味著,他總是立刻以及其簡單的幾何形狀來進行思考,并允許這些形狀為他的視覺感受無限制地、一點一點地得到修正?!比械淖髌分兴霈F(xiàn)的形狀少之又少,這些形狀被還原成我們熟知的最簡單的要素,但他們卻簡單有力,充實飽滿,圓渾和諧。在《高腳果盤》中,球形以不同的大小出現(xiàn)了一次又一次。此外,橢圓形以兩種不同的大小在高腳杯與玻璃杯中重復。作為背景的兩部分葉子,也是近似于球形,更有本身就是球形的多個水果。整個畫面所出現(xiàn)的形狀幾近于此。如此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形狀,呈現(xiàn)的畫面卻是穩(wěn)定、嚴肅、莊重的。在塞尚的眼里,就是要以最簡潔的形狀來探究繪畫的奧秘和真理。
我們不能從物質上改變事物的視覺價值,但要賦予對大自然的描繪以回應人類激情與人類需求的能力,不是根據(jù)純粹的視覺,而是根據(jù)人類理智預定的要求。弗萊認為,“圍繞著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之事產生的情感和情緒”,可以在現(xiàn)實主義藝術中得到最好的傳達,而“那些屬于我們人性中至為深沉、至為普遍的情感”,則將在更抽象的形式中找到它們的表達。塞尚認為“藝術乃與自然平行之和諧”。對于這句話的理解,羅杰弗萊很贊成英國藝術史家勞倫斯,高文爵士的解釋。他認為“復制對象物”是無我之境,將藝術隸屬和還原成自然(對象);“實現(xiàn)其感覺”則是唯我之境,將自然(對象)隸屬和還原成藝術。而這兩種均非塞尚所求,塞尚所求的,是在兩者之間實現(xiàn)新的綜合,也就是塞尚所謂的“藝術乃與自然平行之和諧”的要義所在,也是塞尚的藝術不斷追求趨近現(xiàn)實、實現(xiàn)真實的精義所在。塞尚要的不是讓藝術隸屬“現(xiàn)實”,也不是創(chuàng)作出純粹的“第二現(xiàn)實”,而是介于兩者之間,它們是一種平行的關系。就如弗萊所說的“它屬于一個精神價值的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不可公度卻又平行。”
在塞尚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描繪對象的適當變形,而這些適當?shù)淖冃?,讓畫面更加和諧。弗萊認為塞尚繪畫中的變形,不僅是為了繪畫構圖和諧,而是出于他想要統(tǒng)一時空的需要,他作品中的(空間)多視點的透視關系。在《高腳果盤》中,高腳杯和玻璃杯的圓口,呈現(xiàn)出橢圓,這種橢圓的形狀已經發(fā)生變化,橢圓的上下兩條線近乎平行,與桌子、墻面的平行線幾近平行,而兩頭的圓弧曲度近乎圓形,這樣的處理與畫面中眾多的球體也是一個很好的呼應。畫面中重復的出現(xiàn)幾近相同的形,讓整個畫面更加和諧,且更加的穩(wěn)定莊重。
參考文獻:
[1][英]羅杰弗萊,著.塞尚及其畫風的發(fā)展[M].沈語冰,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沈語冰.圖像與意義:英美現(xiàn)代藝術史論[M].商務印書館,2016.
[3][英]羅杰弗萊,著.弗萊藝術批評文選[M].沈語冰,譯.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