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霞
設計意圖:
繪本《我爸爸》是英國著名插圖大師安東尼布朗的作品,其從孩子的視角出發(fā),用鮮明的語言和生動的圖畫展現出溫暖又強壯的父親形象,表達了孩子對爸爸的崇敬和愛。教師通過與幼兒談話發(fā)現,大班幼兒對爸爸的印象僅停留在表面,缺乏關注爸爸與“我”之間的愛。因此,本文借助繪本獨特的觀察視角,幫助幼兒理解繪本,感受爸爸的本領,同時引導幼兒體會爸爸與“我”之間濃濃的愛,并嘗試遷移經驗,運用排比、比喻等方式進行講述,大膽表達自己對爸爸的愛。
活動目標:
1.理解繪本,聯系實際生活經驗,感受爸爸的本領和濃濃的親情。
2.能有序閱讀繪本畫面,理解繪本中動物的典型特征與爸爸的本領之間的關系。
3.借助繪本講述經驗,學習運用“我爸爸像……一樣……”的句式講述自己的爸爸。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教學PPT,繪本圖片,背景音樂,幼兒爸爸的照片。
經驗準備:對自己的爸爸有深入的了解,如職業(yè)、愛好等;對一些動物的典型特征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1.幼兒介紹自己的爸爸,激發(fā)對爸爸的崇敬之情。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誰可以用一句話來介紹自己的爸爸呢?
當幼兒介紹自己的爸爸時,教師及時追問,幫助幼兒更完整、全面地進行講述。
2.教師介紹繪本故事,幫助幼兒理解繪本內容。
(1)幼兒閱讀故事圖片,并進行講述。
教師:有一位來自英國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安東尼,他也想來介紹自己的爸爸。請小朋友們兩個一組,一起閱讀故事圖片,然后說一說安東尼爸爸的故事。
幼兒兩兩一組,共同閱讀故事圖片,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誰愿意把安東尼爸爸的故事講給我們聽?
教師播放教學PPT,引導幼兒講述圖片故事。
(2)教師完整講述繪本故事。
教師:安東尼到底會怎樣介紹自己的爸爸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安東尼的世界,認識一下他的爸爸。
教師播放背景音樂,完成講述故事,然后引導幼兒逐幅圖片復述故事內容。
3.幼兒從繪本角度介紹自己的爸爸,教師進行總結。
教師:你們的爸爸有沒有做過什么讓你們覺得開心的事情呢?他的長相是怎樣的?他的職業(yè)是什么?他有什么愛好?
教師引導幼兒分別從長相、職業(yè)、愛好、對“我”的愛等方面介紹自己的爸爸,并綜合起來完整講述。
教師小結:我們的爸爸就在這里(播放幼兒爸爸照片),他們每個人的職業(yè)和愛好各不相同,可是他們都愛我們這個家,愛我們的孩子,更愛我們的媽媽。我們每一個小朋友的爸爸都有不同的故事,請你們今天回家后把自己說的爸爸的故事講給爸爸聽,同時不要忘記大聲對爸爸說“我愛你”。
園長點評:
將繪本引入教學活動,首先要走入繪本作品,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脈絡,挖掘其中的價值。繪本《我爸爸》是作者為了紀念自己的父親而創(chuàng)作的,圖畫和文字中皆流露出一個小男孩對父親的愛與崇拜。原繪本共有二十多頁,為了更好地將作品與幼兒真實生活有效嫁接,教師只截取了其中的部分畫面,并將其歸納為“爸爸的長相”“爸爸的工作”“爸爸的興趣”和“爸爸的愛”四個部分。為了引導幼兒大膽講述繪本內容,發(fā)現內在邏輯關系,教師以逐頁展現畫面的方式給幼兒提供了一個觀察和分析的空間,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支持幼兒自主觀察、探索、想象,并進行講述。最后,教師進行配樂朗誦,既是對故事內容的梳理,也是對幼兒情緒情感的升華,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我”和爸爸之間濃濃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