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延成
茄果類蔬菜包括茄子、辣椒、番茄等,是一年四季餐桌上常見的幾種蔬菜,其做法多樣,營養(yǎng)豐富,老少皆宜。茄果類蔬菜是湟中縣的主要蔬菜品種,每種蔬菜都有其獨特的生長習性,生產中充分了解它們的這些特點,對提高栽培技術,增加產量,增收增效具有顯著的作用。
一、茄子的生長習性
茄子的果可供蔬食,根、莖、葉可入藥,可謂是全身都是寶,我國各地均有栽培,是夏季主要蔬菜品種之一。茄子具有喜溫不耐寒、喜光、喜水又怕水、喜肥等特點。
1、溫度。茄子喜溫不耐寒,耐熱性較強,同屬茄果類蔬菜,但對溫度的要求比辣椒、番茄等蔬菜要求高,不同生長期對溫度的要求也有所差別。適宜種子發(fā)芽的溫度為25℃~30℃,當溫度高于40℃、低于15℃時,種子不發(fā)芽。當溫度低于25℃,發(fā)芽緩慢,芽苗不齊。當溫度高于35℃時,發(fā)芽快但長勢不均勻,且易出現(xiàn)芽苗衰弱現(xiàn)象;適宜幼苗生長的溫度,白天宜在23℃~30℃,夜間宜在15℃~20℃,適宜的溫度范圍對幼苗的生長發(fā)育具有積極地促進作用。當溫度低于15℃,會嚴重影響幼苗生長,易造成落花及新陳代謝失調。苗期適宜的晝夜溫差白天22℃~25℃,夜間13℃~15℃。分苗后,白天保持在25℃~30℃,夜間15℃~20℃,利于緩苗及促進根系的發(fā)育。如夜間溫度過高,易出現(xiàn)幼苗徒長,影響花芽分化及干物質的積累;適宜結果的溫度,白天為24℃~26℃,夜間為18℃~20℃。結果期白天溫度高于35℃,易出現(xiàn)落花落果及畸形果。如夜間溫度偏高,會影響同化物質的運輸,導致植株養(yǎng)分不足,弱化,使后續(xù)花果數(shù)量下降,造成減產。夜間溫度如低于20℃,匯影響授粉受精,導致果實發(fā)育不良。當溫度低于15℃,植株生長緩慢,且易落花。如溫度低于12℃,滯長甚至停止生長。
2、光照。茄子喜光,日照長、強度高的光照條件下,對其生長發(fā)育、花芽分化、果實產量和質量效果顯著。在自然光照下,日照時間越長,越能促進發(fā)育。尤其是苗期對光照的反應更加敏感,此期缺乏光照,易出現(xiàn)幼苗纖弱,徒長,黃化。光照充足,花芽分化早,著花節(jié)位低,生長旺盛。如光照不足,花芽分化晚,花量少,開花延遲,影響產量。
3、水分。茄子喜水又怕水,地上植株雖然不大,但其枝葉繁茂,根系發(fā)達,吸收能力強,最深可達深達1.5米。其葉片多,蒸騰作用快,需水量大。茄子喜水,但卻不耐澇,生產中,要控制好田間相對濕度,為茄子創(chuàng)造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和生長條件,才能穩(wěn)產增收。田間持水量以控制在60~80%,如低于55%,導致僵苗、僵果。若高于80%,易出現(xiàn)漚根及引發(fā)多種病害的發(fā)生。
4、土壤。茄子宜在土壤肥沃,土質疏松且深厚,光照充足,排灌方便,病蟲害少,通透性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強,pH6.8~7.3的地塊種植。
5、養(yǎng)分。茄子喜肥耐肥,對氮磷鉀的需求量為氮肥最多,其次是鉀肥、磷肥。生長期不同,所需養(yǎng)分也有所不同。生長前期需肥量較少,生長盛期需肥量較多。生長前期需氮量較多,氮肥不足,柱花短,影響坐果。生長中后期,需鉀量逐漸增多。適量的鉀肥能夠促進花芽發(fā)育分化,對茄子健壯生長、增強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茄子對鎂元素比較敏感,從坐果到采收期,適時適量的補充鎂元素。缺鎂會影響葉綠素的形成,是葉脈變黃,嚴重缺鎂時葉片早落,影響光合作用及植株生長。茄子對鈣元素也較敏感,缺鈣會降低抗病能力,影響產量和質量。
二、辣椒生長習性
辣椒在我國飲食文化中是一種重要的蔬菜和調味品,其果可供蔬食,種子油可食用、果亦有驅蟲和發(fā)汗的藥效。辣椒喜溫喜光不耐寒,需水量不大,需肥量較多,對土壤類型要求不十分嚴格。
1、溫度。辣椒喜溫不耐寒,不同生長期,所需溫度也不相同。適宜種子發(fā)芽的溫度為25℃~35℃,當溫度高于35℃或低于10℃不發(fā)芽。適宜幼苗生長的溫度,白天為25℃~30℃,夜間為15℃~18℃。如溫度低于15℃,植株生長緩慢,授粉難,落花落果。開花坐果期溫度高于35℃,花器發(fā)育不全或不能受精,且易落花落果。適宜果實生長的溫度為26°C~30°C,溫度過高或過低,不利果實生長,導致減產。
2、光照。辣椒喜光,屬短日照,光飽和點約為3萬勒克斯。不同生育期對光照要求也不同。苗期光照不足,會造成葉片薄且色淡,節(jié)間長,抗性差。開花結果期光照不足,會出現(xiàn)植株生長不良,莖葉弱化,影響花芽分化,結果數(shù)量少,果實小,導致減產。坐果期如連陰連雨,會導致坐果率低,果實生長慢,抗性差,病害高發(fā)。
3、水分。辣椒需水量不大,既不耐旱也不耐澇,適宜干爽的空氣條件。種子只有吸收充足的水分才能發(fā)芽,播前浸種時間不宜過長,以6~8小時為宜。時間過短達不到催芽的目的;時間過長會導致種子營養(yǎng)流失。苗期需水量較少,根系較小、根量少、吸收能力弱。水分過多,會降低土壤的通透性,影響根系的生長發(fā)育,抗性也會下降,導致芽苗不齊,不全,甚至大量死苗。開花結果期需水量逐漸增加,要及時適量的澆水,促進花芽分化和分枝。果實膨大期需水量增多,要結合天氣、降水、土壤持水量等方面的情況酌情澆水,宜小澆勤澆。適宜此期的空氣相對濕度為60~80%,如水分過多,會造成落花、落果、爛果、死苗等現(xiàn)象。
4、土壤。辣椒對土壤類型要求不十分嚴格,適宜在土壤肥沃,土層深厚,結構良好,排灌便利,保水保肥,pH6.2~7.2的土壤種植。如土壤偏堿性,要進行土壤改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養(yǎng)分。辣椒是無限生長型作物,邊現(xiàn)蕾,邊開花,邊結果,因此需肥量較多。不同生長期多需養(yǎng)分也各有不同。全生育期需氮量最多,其次是鉀肥、磷肥。幼苗期生長量小,需肥量相對較少。苗期養(yǎng)分不足,會造成幼苗發(fā)育不良,長勢弱化,延緩花芽的發(fā)育和分化。開花結果期養(yǎng)分不足,結果量少,抗性差,導致減產。在滿足氮、磷、鉀肥的同時,還要適量施加鈣、鎂、鐵、硼、銅、錳等多種微肥,預防各種缺素癥,提高辣椒產量和質量??刹捎萌~面噴施補充微肥。
(作者單位:811699青海省湟中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