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偉萍 林蘭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有著較高的發(fā)病率,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其誘發(fā)因素復雜多樣,與社會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運動量缺乏等方面有關[1-2],給女性健康帶來嚴重不利影響。現(xiàn)階段有證據(jù)表明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因子之一,鱗狀細胞癌抗原與腫瘤細胞相關抗原也是宮頸鱗狀細胞癌的血清學指標之一,經過系統(tǒng)化干預可實現(xiàn)降低發(fā)病率的效果[3],因此早期宮頸癌篩查準確率是防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多數(shù)女性對宮頸癌疾病認知不足,對初期癥狀不敏感,為進一步準確評價HPV-DNA 與血清SCCA 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的價值,本次研究選取近三年來本院查體的120 例女性,現(xiàn)報道如下。
本文回顧性分析本院腫瘤病理科2015 年12 月—2018 年12月期間查體的120 例女性資料,年齡22~58 歲,平均年齡為(42.72±12.53)歲。排除標準:(1)合并肺結核、牛皮癬等全身的鱗狀上皮組織病變者;(2)慢性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者[4];(3)心、肝、腎等重大器官不健全者;(4)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本次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會討論批準,獲得研究權限。
所有女性均接受宮頸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TCT)、人乳頭瘤病毒-DNA(HPV-DNA)與血清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檢測。具體操作方法為:受檢者無妊娠,采樣前1 天禁止性生活,3 天內不得清洗陰道或陰道用藥。保證檢查室處于無菌環(huán)境下,讓檢查者平躺,暴露出宮頸部位,擦拭干凈宮頸口分泌物,觀察其宮頸形狀,使用宮頸刷全方位接觸磷柱交界處,順時針收集宮頸管脫落的細胞,采集完成的標本放置到保存液內,然后進行病理檢查。遵守操作說明書嚴格執(zhí)行,使用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測系統(tǒng)(TCT)檢測標本,把將保存液中的宮頸脫落細胞經刮片毛刷攪拌,提取DNA 后進行PCR 反應,擴增條件:95℃10 min 為1 個循環(huán),通過巴氏染色、封片、閱片,根據(jù)TBS 法制出報告,超過ASCUS 結果判定為陽性,然后進行人乳頭瘤病毒-DNA(HPV-DNA)與血清鱗狀細胞癌抗原(SCCA)檢測,收集患者宮頸內的分泌物,抽取3 mL 靜脈血,離心后經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檢測法加以檢測,以SCCA 超過2.5 ng/L 診斷為陽性。準確率為診斷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靈敏度為檢出陽性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特異性為檢出陰性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 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HPV-DNA檢測陽性率為20.83%(25/120),準確率為49.17%(59/120);SCCA 檢測陽性率為6.67%(8/120),準確率為37.50%(45/120),兩種檢測方法陽性率和準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HPV-DNA 和SCCA 兩種檢測方法結果比較
聯(lián)合檢測陽性率為5.83%(7/120),準確率為96.67%(116/120),單一檢測及聯(lián)合檢測的檢驗靈敏度、特異度等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單一及聯(lián)合檢驗的檢驗效率
從近年我國宮頸癌的發(fā)病特點看,發(fā)生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且逐漸偏向年輕化。人乳頭瘤病毒(HPV)是導致宮頸癌發(fā)生的重要生物學因素[5]。該誘發(fā)因素造成的宮頸癌患者約占10%,而且大多數(shù)HPV 感染是多次的,如果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強大,可在未來8~12 個月內依靠自身免疫清除病毒,只有持續(xù)反復的HPV 感染才使得患者宮頸病變。HPV 感染的檢驗學技術近年來得到較快發(fā)展,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TCT)、人乳頭瘤病毒-DNA(HPV-DNA)檢測方法明顯提高識別宮頸高度病變的敏感度[6]。從表格結果可知,HPV-DNA 檢測是宮頸病變篩查的最佳方法,且國外已經公認作為宮頸癌檢測的一種有效手段,實施高危型HPV 檢測有助于降低高危人群面臨的風險,讓宮頸癌檢查更具有針對性,對宮頸癌篩查中結果為陽性的患者要及時確診,關鍵要給予有效的治療。SCCA 是宮頸癌的重要腫瘤標志物之一,能夠抑制絲氨酸蛋白酶,控制宮頸癌病情進展,因此SCCA 蛋白水平的高低與宮頸癌的發(fā)生及發(fā)展有著正相關關系。惡性腫瘤細胞可以分泌出含量極低的化學類物質,稱之為腫瘤標志物,準確檢測出惡性腫瘤物的含量有助于診斷腫瘤及判斷預后[7]。
本次研究對使用的兩種檢測方法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單一使用SCCA 檢測方法陽性率和準確率都不夠,在靈敏度和特異度檢測結果上比較低,與HPV-DNA、聯(lián)合檢測手段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實了單一檢測手段的檢驗效率較低,要求兩種檢測方法聯(lián)合應用。血清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A)屬于一種腫瘤糖蛋白相關抗原,相對分子量為48 000,是絲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家族成員之一,保存在鱗狀上皮細胞的胞質內[8-10]。使用PCR技術檢測宮頸分泌物操作簡便、節(jié)省了檢測時間,對診斷特異性腫瘤標志物在鱗狀上皮細胞起源的惡性腫瘤具有重要意義[11-13]。
綜上所述,HPV-DNA 與血清SCCA 聯(lián)合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提高宮頸癌篩查的檢出率,減少誤診與漏診,為臨床診斷宮頸癌提供有效參考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