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小青
《邛竹杖帖》
【釋文】去夏,得足下致邛竹杖皆至。此士人多有尊老者,皆即分布,令知足下遠(yuǎn)惠之至。
第一行:“去”字淵雅古致,筆饒生機(jī)?!跋摹弊帜┕P,靈巧一搭,舉重若輕?!摆觥弊执珠煗庥?,側(cè)鋒取致,力在筆不到處,末筆更是用意入微?!敖浴弊止P觸活潑。
第二行:“士、人”連寫,人字之捺盡力伸出,間插第一行之“得、足”兩字空當(dāng)。
第三行:“分”字,一字之內(nèi),重若崩云,輕如蟬翼。
第四行:“之、至”兩字,悠悠忽忽,倏然而遠(yuǎn)。
《蜀都帖》
【釋文】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楊雄《蜀都》、左太沖《三都》,殊為不備悉。彼故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傻霉?,當(dāng)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xí)r示意,遲此期,真以日為歲。想足下鎮(zhèn)彼土,未有動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領(lǐng)、峨眉而旋,實(shí)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馳于彼矣。
第一行:“山、川”妙得釵股筆法?!按ā弊秩Q,頗見思致。
第二行:“三”字,隨筆點(diǎn)染,似秋雨飄零。
第三行:“悉”字中豎,凜凜如千丈松。
第四行:全行除首字“多”稍大外,余則較勻,氣息醇和。
第五行:“可”字婀娜妍麗。“卿”字?jǐn)慷亍?/p>
第六行:“人”字兩筆,斫拂揮灑?!爸?、時,示、意”四字,行吟坐詠,深得動靜之趣?!埃ㄟt)、此”氣脈通連,可見拂拂之靈氣。
第七行:“歲(歲)”字屹立全行,神雄氣豪。
第八行:“彼”字蕭散閑逸,高情不盡。
第九行:“及”之捺,奮筆騰踔。
第十行:“實(shí)”字寶蓋頭之鉤向右撐開,下面“頭”字左傾放長,相映得勢。“之”字點(diǎn)不就中,收煞端凝。
第十一行:“矣”字獨(dú)立,穩(wěn)住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