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曉萌 圖/劉九思
安全生產歷來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熱點問題,是施工企業(yè)永恒的主題,沒有安全,就沒有生產和效益,更沒有企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為此,施工企業(yè)雖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確保安全生產,但卻難以真正有效地提升企業(yè)安全生產水平。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數企業(yè)都未能走出安全管理的誤區(qū):
一是虎頭蛇尾,缺乏落實。有些企業(yè)會在研究安全制度、召開安全會議、下發(fā)安全文件、傳達安全精神等措施上下一番功夫,制定一系列管理目標,把安全工作布置得井井有條。但是,在實際的落實過程中卻往往大打折扣,缺乏具體的驗收要求和考核標準等,沒有做到真抓實干、落實到實際工作中。
二是避重就輕,流于形式。有些企業(yè)安全工作經常只是單純停留在喊口號、貼標語等表面功夫上,有時看似風風火火動靜不小,但是形式大于內容,真抓實干、落實實際卻很少。在實際安全管理工作中,往往發(fā)現問題時,避重就輕;解決問題時,淺嘗輒止,缺乏深入而有效的管理手段,管理效果甚微。
三是忽視教育,管理粗暴。有些企業(yè)在安全管理中方法和手段較為簡單粗暴,以罰款、批評、通報等負激勵手段為主,忽視了安全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更缺乏多樣化的、行之有效的培訓措施,安全教育大多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層面。
四是預控缺位,亡羊補牢。有些企業(yè)對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工作缺乏足夠重視,忽視源頭治理、事前預防控制在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導致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嚴重缺失,往往在事故發(fā)生以后才察覺到安全管理中一系列的漏洞,亡羊補牢也無法挽回事故造成的后果。
以上四大誤區(qū)經常伴隨在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的過程中,造成企業(yè)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的局面。為了從根本上改善這些“疑難雜癥”,有效提升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入手:
第一,真抓實干,貫徹到底。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堅持實干主義,避免形式主義。對于保障安全生產所形成的制度、標準、文件、會議精神等,領導干部要發(fā)揮帶頭作用,不僅要真抓實干,還要抓住重點難點,直面難啃的“硬骨頭”,將安全管理工作不打折扣地貫徹到底、落實到位,并在貫徹過程中不斷完善和強化。
第二,強化安全教育,嚴把培訓關。安全教育是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關口,是全面加強安全管理基礎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將正面教育、反面教育、激勵教育、處罰教育等有機結合,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員工從被動的“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
第三,超前預防、主動控制、源頭治理。工程建設項目現場充滿了不確定性因素和潛在的風險,施工企業(yè)應轉變傳統(tǒng)安全管理思想,將以被動預防事故為重點的工作方式轉變?yōu)橐燥L險分級管控為重點的安全管理機制,實現超前預防、主動控制、源頭治理,真正做到將風險控制在隱患形成之前,把隱患消滅在事故發(fā)生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