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火英 敖禮林 周煜鈞 敖艷 周元
花生催芽播種,是保證出苗整齊和成活率高的有效方法,既能減少春季播種后的爛耗,又可增產(chǎn)10%~15%,各地均可靈活選用。
①場地選擇和細(xì)沙準(zhǔn)備。坐北朝南,地勢較高,光照好,溫暖、保溫性好,水源干凈,無鼠害、無蟲害的房屋和倉庫等都可以用于花生催芽。催芽事前將場地打掃干凈,在地面上撒生石灰消毒。地面用磚等壘成高40~50厘米、寬60~70厘米、長根據(jù)情況自定的催芽床。壘磚不用水泥和石灰砂漿,磚與磚之間可留小縫隙,以利通風(fēng)換氣。
用于花生催芽的細(xì)沙要提前幾天準(zhǔn)備好。粉沙過細(xì),不要選用,應(yīng)選用細(xì)河沙;沙粒過粗,保水性和保溫性差;細(xì)沙通透性適中,有利保溫和保濕。沙中要少帶或不帶泥土,以免影響通透性。
②拌種和催芽。先將干細(xì)沙放置催芽床內(nèi),厚度控制在20~25厘米,用75~80℃水快速拌沙,濕度以手抓一把沙、緊握后指縫間有水但不下滴為宜,待沙溫降至35~40℃時再拌入花生種。熱沙與花生種子之比為6~7∶1,沙粒細(xì),拌種量可稍多點,反之拌種量則少些。拌種要快而輕柔,務(wù)必拌均勻,拌好后盡快平鋪于催芽床內(nèi),最后在拌有種子的沙床面上鋪一層厚3~4厘米的純濕細(xì)沙蓋種保濕,再在沙床表面上覆蓋塑料薄膜或草苫保濕、保溫,其間保持催芽床溫度在28~30℃。
催芽床溫度低于20℃時,用紅外取暖器等加溫至28~30℃。如室外晴暖無風(fēng)時,上午9時后到下午 4時前可揭去沙床表面塑料薄膜或草苫,利用太陽光加溫。遇溫度低或陰雨寒冷時,不要揭去塑料薄膜或草苫,應(yīng)在沙床表面上加蓋草苫或棉被等保溫。無論溫度高低,催芽床每隔5~6小時,揭去塑料薄膜或草苫通風(fēng)換氣1次,每次10~15分鐘。苗床溫度超過30℃,要增加通風(fēng)次數(shù)或延長通風(fēng)換氣時間,以防爛種。床沙過于干燥時,可適當(dāng)拌入或灑入35~40℃溫水。催芽床溫濕度適宜時,24小時左右種子就會破肚露白,此時要及時過篩取種并盡快播種。
土坑要選挖在地下水位低、土壤干燥、向陽背風(fēng)、土層緊實和無鼠蟲的空地。花生種子用通氣好、能滲水的筐或簍等容器盛裝,土坑的大小和形狀要根據(jù)容器的大小和形狀而定。土坑不能挖太深,也不可挖太淺,以挖深50~60厘米為宜。挖深了,坑底溫度低,影響種子發(fā)芽整齊度;挖淺了,保溫性不好。土坑挖好后,底部還要挖一個大小適中的小坑,并在坑底鋪一層厚5~6厘米的稻草或細(xì)沙,以利積滲筐或簍等滲下的水分。花生種用40~43℃溫水浸泡3~4小時,讓種子吸足水分,隨即將種子盡快裝入容器并放入坑內(nèi)(容器要高于地表4~5厘米),四周塞滿用溫水浸濕的稻草等,以利保溫,接著在容器口蓋上草苫或棉被等,最后加蓋一層5~6厘米厚的細(xì)土保溫,24小時后種子可破肚露白,發(fā)芽率能達(dá)90%左右,此時要盡快將種子從坑中取出播種。此方法催芽快、節(jié)能、簡便、不占用房屋,栽培者可根據(jù)情況選用。
①催芽應(yīng)用品種純正、含水分低的花生新種子。種子必須粒大、飽滿、整齊、無病蟲和畸形,剝前在陽光下曬2~3天。
②催芽以剛露白為宜,如芽尖過長,播種時易折斷嫩芽等,影響播種質(zhì)量。已催好芽的種子遇寒潮不能播種,要攤開在低溫、通風(fēng)的室內(nèi),控制芽的伸長,待寒潮過后再播種。
③春季提前播種,用催芽的種子為好,有利早出苗、出齊苗和壯苗,達(dá)到增產(chǎn)效果。
④墑情不好的土壤不能用催芽的種子播種,否則種芽就有可能干枯或腐爛。
⑤溫度適宜和土壤墑情好時,無須催芽播種。紅壤、黃壤等黏性重的土壤,用催芽種子播種可減少爛種15%~20%,大大提高出苗率和整齊度。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江西省奉新縣畜牧水產(chǎn)局 郵編:3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