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剪紙藝術,是我國極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形式,剪紙藝術歷史久遠,作為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民間藝術之一,早在紙張發(fā)明之前就有,早期商代藝人就已經用絲綢制品、皮革或金銀箔鏤空來作為宗教物品的裝飾,從而形式了“剪紙”藝術的雛形,漢代紙張的出現(xiàn)以后,剪紙藝術名副其實,并逐漸成為尋常百姓家喜聞樂見的大眾藝術。剪紙藝術在我國流傳很廣,隴中剪紙中的窗花、燈籠就是隨處可見的剪紙藝術作品,除此之外,也有專門的剪紙藝術家制作的剪紙藝術。剪紙藝術是民間美術形式,有著深厚的民族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關鍵詞:隴中剪紙;課程開發(fā);方向;內容
剪紙藝術是民間美術形式,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為了挖掘剪紙藝術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對學生進行文化和藝術教育,我校教師在我校教研處的指導下向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申請了題為《隴中剪紙課程教學時效性研究——以定西市安定區(qū)福臺高級中學為例》的課題研究,立項后,我們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主要探究了隴中剪紙課程開發(fā)和教育實施的方向和內容。
一、了解剪紙藝術的文化價值
(一) 剪紙與民俗文化
在原始社會的混沌年代里,人們對風雨雷電、山崩地裂等自然現(xiàn)象和人的生老病死等人生規(guī)律有著極大的恐懼和疑惑,于是萬物有靈、神人交感、主客混同,共同形成了人的原始意識,于是原始人類將自然力形象化,借想象和形象來表現(xiàn)為人類支配自然的愿望和方式,于是產生了支配自然和借用自然力的巫術行為,如巫術宗教儀式中的驅鬼避邪、招魂復魄、祭祀喪葬等,紙出現(xiàn)以后,冥紙、紙錢的廣泛應用,各類剪紙被用于各類巫術宗教意識中。另外,剪紙藝術還被用來表現(xiàn)圖騰崇拜,如常見的剪紙形象魚戲蓮、魚穿蓮、魚唆蓮、蓮花娃娃造型,這種種造型意象都是用來表現(xiàn)對于蓮花形象女性生殖體的象征的延伸和引用,也表達祈愿男女幸福生活和美好生活及子孫滿堂的美好期望,蓮花意象應用在剪紙藝術中,是古人對于子孫繁衍美好期盼與夢想,這一意象和符號一直傳承至今,廣為人們喜愛。
(二) 剪紙與農耕文化
農耕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我們所使用的歷法叫做農歷,在簡短的話中,也深深體現(xiàn)著中國農耕文化這一基本文化架構,在自給自足的農耕社會中,家庭和睦、家族昌盛、子孫滿堂的美好愿望是重要內容之一,魚戲蓮象征婚姻幸福,男歡女愛;年年有余表達著人們期待生活富足;五蝠捧壽祈愿家中長者福壽安康,這些藝術符號在今天的民間剪紙和其他藝術形式中廣泛存在,昭示了中華民俗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剪紙作為這一文化內容的物質載體,理應受到重視與傳承。
剪紙藝術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因此在學校剪紙藝術課程開發(fā)和剪紙教育過程中,首先應該教育學生了解剪紙背后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底蘊。通過剪紙藝術繼承和發(fā)揚剪紙藝術背后的文化。
二、 認識剪紙藝術的藝術價值
剪紙是流行最廣,歷史最長,最具特色的民族藝術之一。剪紙藝術表達方式貼近生活,題材豐富,剪紙藝術材料簡單,植根于中國民間。時至今日,剪紙藝術在中國還非常流行,顯示著強大的生命力。剪紙藝術,材料簡單,藝術精湛,在中國民間藝術中獨樹一幟。剪紙藝術在中國,既具有廣泛性,又具有地方獨特性。在全國各地到處都可以看到剪紙,但各地又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每一個地方的剪紙是當?shù)匚幕惋L俗的鮮明映照。剪紙藝術用自己特定的語言傳達著當?shù)匚幕?,精神實質和基本社會意識,文化觀念和審美情趣,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在剪紙課程開發(fā)過程中,應重視剪紙的藝術價值,并教育學生了解和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
三、掌握剪紙藝術創(chuàng)作技巧,創(chuàng)作具有時代精神的藝術剪紙
中國剪紙藝術不易保存,保存下來的只有人們對于剪紙藝術的熱愛和對于剪紙制作的工藝。在剪紙藝術制作過程中,常常會使用兩種制作辦法,一種是剪刀剪,另一種叫做刀剪。剪刀剪,顧名思義,就是在制作過程中運用的工具為剪刀,在制作過程中,具體做法是借助于剪刀,用剪刀剪完后,把幾張剪紙粘貼在一起,然后利用比較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和完善。也有先用剪刀拿一張紙做好基本圖案,然后將圖案貼到折好的紙上,進行批量制作。刀剪則是將紙折成數(shù)疊,放在松軟的物體上,然后使用刀慢慢刻畫。類似于雕刻,刀剪的優(yōu)勢就是可以一次性加工許多個剪紙圖案。掌握了基本的剪紙制作工具和剪紙制作方法。還需要教會學生運用剪紙符號進行剪紙創(chuàng)作。要有一張精美的剪紙,首先要對剪紙的基本符號進行學習和練習。剪紙意象借助想象、類比、聯(lián)想和直覺等多種方式來表達對于客觀事物的內涵的理解和對于生命體悟。剪紙意象建立在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普遍認知和體驗上面。剪紙符號是人們對于客觀事物的集體印象。要掌握剪紙藝術,還應該充分認知剪紙藝術中意象的表現(xiàn)手法,熟知民間剪紙的意象和形象表達。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剪紙技法和剪紙意向之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既具有傳統(tǒng)文化內涵,又具有時代意義的剪紙藝術圖案。用傳統(tǒng)的剪紙藝術技法來表達時代的精神。
剪紙藝術是民間美術形式,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在剪紙藝術課程研究和課程開發(fā)過程中,應該充分挖掘剪紙藝術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要通過剪紙藝術基本技法和基本意向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剪紙藝術的基本表現(xiàn)手法,然后運用傳統(tǒng)的剪紙藝術表現(xiàn)手法和傳統(tǒng)的剪紙藝術元素來表達時代的主題,讓剪紙藝術得到更好的傳承,促進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和美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焦婭男,王青松,姜珍云,杜鑫宇,吳亮.剪紙藝術傳承與創(chuàng)新路徑的探究——以海倫剪紙為例[J].經濟師,2019(4):218-219.
[2]劉鈺薇,史雄.鄂州雕花剪紙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大眾文藝,2019(6):89.
[3]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編.中國民間美術研究[M].貴州美術出版社,1987.
[4]喬曉光.中國剪紙藝術實踐與文化研究的開拓者——滕鳳謙研究[J].民藝,2019(1):33-36.
作者簡介:
賈娟,甘肅省定西市,定西市安定區(qū)福臺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