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宇 宋志鑫 劉振興
一件衣服穿10年,一瓶護手霜就能過冬,唯一的“奢侈品”是丈夫送的一支口紅。她甚至將自己的過膝長發(fā)剪成了“雞窩頭”,只為幫生病住院的貧困學生湊醫(yī)藥費……工作16年來,這位同學們眼中“寧愿委屈了自己,也不能苦了學生”的“暖心媽媽”蝸居于26平方米的陋室,卻資助了數(shù)以百計的貧困學生。她休息時間幾乎都跟學生一起度過,免費輔導了上萬人次。
2019年,王海燕獲評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首屆“三全育人”標兵。
半個多月前,為了獎勵其善舉,學校分給她一套110平方米的住房。多年來住大房子的夢想以一種“天上掉餡餅”的方式成為現(xiàn)實——她曾幻想過很多次,帶著更多貧困學生去屬于自己的大房子改善伙食,做一桌拿手好菜,師生圍坐一起,邊吃飯邊聊天,其樂融融。
住進了新家,王海燕將先前小公寓里的家當一件不落地搬了過來——同事送的硬板床、組合衣柜,學生寢室廢棄的舊書桌,還有那年代久遠的床單、被褥。
在前任房主留下的席夢思雙人床前,王海燕的這些家當顯得黯然失色。為了讓新家有個新樣子,她專門網(wǎng)購了一套新的床單、被罩。
王海燕曾是個上不起學的窮學生,老家在山東沂蒙的貧困山村,父親在村小當老師,母親在家務(wù)農(nóng),努力為3個孩子積攢學費。
高中時,王海燕的鞋子磨破了也舍不得換,細心的化學老師看在眼里,將買給自己妹妹的新旅游鞋送給她,溫暖了一顆少女的心。
樂于助人的種子悄然埋下,這個高三緊張備考時還能為生病同學熬夜陪床的女孩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將老師的善舉傳遞下去。
高考成績公布,王海燕被當?shù)匾凰鶐煼秾W校錄取,但家里經(jīng)濟條件不好,身為長女的她忍痛放棄了上學的機會,背起行囊踏上進京打工路。
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她干過幼師,做過家教,還當過保姆。在幫一個孩子補習功課期間,家長看她實誠能干,支付工資時經(jīng)常多給她幾百元,還邀請她到新開的分公司做主管。
一年里,她攢下6000元錢,這對于過慣了苦日子的她來說是一筆巨款,“夠上大學了”。
2000年夏天,王海燕再次走進高考考場,順利考入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園林園藝專業(yè)。
由于成績優(yōu)秀,畢業(yè)時,王海燕留校當了學院助理實驗員,工作后還自考讀完了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本科。
由于與學生的年齡差距不大,她很快和來做實驗的同學打成一片,師生之間無話不談。
“老師,我沒錢買回家的車票了,您能幫幫我嗎?”臨近寒假,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族學生李青青(化名)向平時經(jīng)常交流聊天的王海燕求助。
她一打聽,才發(fā)現(xiàn)來做實驗的班級里家庭困難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車票都買不起,怎么回去過年呢?”
彼時,王海燕每月工資530元,扣除房租、物業(yè)費、水電費后,剛剛能維持生活,束手無策的王海燕急得團團轉(zhuǎn)。
一籌莫展之際,學校的廢品收購站給了她靈感。一個飲料瓶6分、一斤廢紙1角……王海燕一下子樂開了花。從此每逢傍晚,校園里總會出現(xiàn)一個提著大塑料袋、在各個垃圾桶翻撿飲料瓶的女人身影。
有同事問她:你好歹也是在大學當老師,撿廢品不覺得難為情嗎?
“這有啥,我自己就是貧困家庭走出來的孩子,受過別人的幫助,我就得幫助更多的人?!蓖鹾Q嗫偸切咔拥匾恍?。
聽聞此事的師生們也紛紛助力王海燕的這項“事業(yè)”:學生們拿來舊書本,老師們帶來廢紙箱,甚至有老師從家里帶來空油瓶。
學期末,王海燕用攢的2000多個塑料瓶、幾百斤舊書和紙換來200多元,自己又墊付60多元,幫助6名貧困學生買了回家的車票。
廢品一撿就是好幾年。2008年,王海燕晉升實驗員,工資漲了,對學生們也越來越“大方”——她常常帶著貧困生在學校食堂加餐,吃糖醋排骨、燉牛肉;學生生病,她一定會送去藥品和營養(yǎng)品;為了讓貧困生心理上好接受,她總是會變著理由給他們發(fā)“獎勵紅包”。
慷慨與吝嗇在王海燕的身上并不違和。
這個把1元一碗的熱干面當“最愛”的女老師,看到有學生在食堂忘了帶飯卡,直接給他們刷;聽說哪個孩子的學費不夠,她毫不猶豫就轉(zhuǎn)賬,最多的一次打出6000元;有貧困生想考駕照,她也主動掏錢,學生工作了幾年后才把學費還回來。
昔日王海燕帶過的學生、而今的校團委副書記駱群曙笑言,“就算學生要星星,她可能都會去摘”。
16年來,資助過學生多少錢,王海燕從沒計算過。
有一筆錢是旁人算得出來的——從當班主任開始,王海燕把每月近500元的津貼單列了一個賬戶,說這是專門幫助和獎勵有需要同學的基金。6年來,這份愛心基金已支出3萬多元。
2013年,學生胡婷(化名)的父親肝硬化晚期住進武漢郊區(qū)的一家醫(yī)院,王海燕乘地鐵轉(zhuǎn)公交車又步行幾公里前去看望,看到胡婷正在狹窄的病房里用電飯鍋為父親煮飯,因為醫(yī)院的營養(yǎng)餐太貴了。胡婷拉著王海燕的手說:“老師,我不想上學了?!?/p>
眼淚在王海燕的眼眶里不住打轉(zhuǎn),她掏出身上僅有的300多元交給胡婷:“爸爸的病會好的,你只有上學,將來有個好工作,才能給爸爸更好的生活?!?/p>
一周后,在王海燕的鼓勵和幫助下,胡婷重新回到課堂。如今,已畢業(yè)5年的她有了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和一個幸福的家庭。
一次善舉換來如此“美麗的結(jié)果”,幫助學生點燃直面未來的勇氣,看著他們越來越好,這給王海燕帶來了很大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