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艷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科技的迅速發(fā)展,小學語文課堂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層出不窮,這些設備都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除了給我國經濟帶來了更多的機遇,也為教育事業(yè)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小學教學也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所以,為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將小學語文課程與信息技術完美結合起來,運用各種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手段為學生展示語文的魅力,為小學語文課堂帶來更多趣味性、人文性和藝術性。本文通過分析多媒體教學為小學語文課堂帶來的益處。探究出將多媒體與實際教學完美的結合起來的具體措施,提出個人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靈感。
【關鍵詞】多媒體背景;小學語文;優(yōu)點和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228-01
隨著新課改的發(fā)展和出臺,教育學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多媒體和信息技術的出現改變了傳統(tǒng)模式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使小學語文課堂實現了氣氛枯燥乏味到趣味多多,生動活潑的轉變,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向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用最大化”又邁進了一大步。因此,多媒體等教學設備的出現在增強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也為新課程改革中的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一、多媒體教學背景的具體情況
所謂的多媒體教學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1]。
二、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
1.運用多媒體使得課堂內容更豐富。
傳統(tǒng)模式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都是教師以口頭講解和板書的形式進行授課,課堂內容無非就是教師按照書本上的知識進行講解。時間一長,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多媒體的出現就會很好地改變這種現象,多媒體是一種將聲音、圖片、文字、人像結合起來的設備,可以為學生全方面展示某段文字所表現出來的具體的畫面,這種形式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觀看的時候調動多感官進行觀察,使他們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學習的主體作用,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2.激發(fā)學習熱情,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在小學階段,小學生對外界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這時是發(fā)展他們的想象能力的最好時期。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只看重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對于學生多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思維,引導他們積極進行探索。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語文課文,通過觀看相關課文背景的視頻介紹,對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達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幫助學生深刻的體會文章中的情感,加深了解[2]。
3.提高課堂效率,幫助學生鞏固。
由于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他們還沒有足夠的耐心和自律性,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他們很難主動進行學習。這種現象在很多小學生身上都有一定的體現,這對于小學生在課下進行知識的鞏固是十分不利的。而多媒體教學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推動了教學的高效進行。教師還能利用多媒體制作相關的教學視頻,視頻中總結某一單元中的重難點,讓學生在課下的空閑時間進行觀看,幫助他們鞏固所學的知識。對于尚不理解的知識可以進行反復的觀看,直至自己對于這一難點有所突破,改正了學生主動性差的缺點[3]。
三、多媒體教學的具體措施
1.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文學的創(chuàng)作是來源于生活的,語文與生活息息相關,在任何角落都可以發(fā)現語文的影子。因此,生活化的情境教學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利用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貼近于生活的情境中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
例如,在學習《黃山奇石》這篇課文時,“石人酷似仙女,石琴宛如平放的鳳凰琴,狀似仙女坐在琴旁,身體微俯,正在聚精會神地撫弄著琴弦,故名“仙女彈琴”,俗稱“仙女打琴”這一段文字的描述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些難以理解,教師可以用ppt的形式為學生展示生活中一些稀奇古怪的石頭圖片,幫助學生進行想象。因為小學生的閱歷尚淺,他們沒有太多的經歷,對于很多事物還沒有機會親眼看到。圖片展示是最直觀的幫助他們進行觀察的方式,化抽象為具體,幫助他們直觀的進行理解[4]。
2.制作精美課件。
教師在進行教學前要做好具體的教學計劃,深入的研究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知識,將知識點做成課件。但要注意的是,課件的制作要講究實用性,不能一味地追求色彩的豐富,內容的多樣化。否則會讓課件的形式大于內容,失去它本身的意義。在完成課件的制作后,教師要檢查課件是否存在某些問題,文字和圖片的插入是否符合相關情境,視頻和音頻是否能正常播放等,確保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和多媒體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了一種新的學習環(huán)境,為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索將多媒體完美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方法,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出合適的教學模式??萍嫉娘w速發(fā)展和信息技術的普及化已經使多媒體教學成為必然,這種教學模式以其獨有的特點和優(yōu)勢,使得學生對于語文學習有了更大的積極性,幫助他們發(fā)展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靈活性,足不出戶就能接觸到豐富的語文資源,很大程度的幫助他們拓寬了自己的視野。同時,也使得小學語文課堂更加的高效,更加的貼近于生活,推進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任雪.多媒體技術背景下小學語文互動教學策略分析[J].文教資料,2016(12):57-58.
[2]楊萬嶺.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J].中國校外教育,2015(08):74.
[3]李秀英.基于新課程背景談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有效實施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4(08):92.
[4]薛強.淺議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J].學周刊,2011(1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