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豪
【摘 要】語境,即語言環(huán)境,語言內(nèi)容與語言環(huán)境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如溝通過程中的外部環(huán)境,對話產(chǎn)生的空間以及時間、溝通雙方的個體差異等等。初中英語教學作為語言教學,語境的創(chuàng)設和運用不僅是英語教學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英語學習質量的有效手段。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實踐,對語境在初中英語詞匯和閱讀教學中的創(chuàng)設和運用策略做了研究和總結。
【關鍵詞】初中英語;詞匯教學;閱讀教學;語境;創(chuàng)設;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68-01
語境是語言產(chǎn)生和發(fā)展所依賴的背景,也就是說任何語言現(xiàn)象都必須和其所依賴的語境聯(lián)系起來,離開了語境,將語言作為孤立靜態(tài)的語言現(xiàn)象進行分析,是很難理解其真正的價值和意義的。英語教學作為語言教學,必要的語境創(chuàng)設和運用會對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詞匯教學中的語境創(chuàng)設與應用
詞匯是語言表達的基本組成和核心要素,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或者應付考試,學生記憶單詞的主要途徑是靠字面意思去記憶,沒有關注單詞的實際意義與詞義之間的聯(lián)系,單純依靠字母記憶單詞,單詞雖然很快容易記住,但記憶的時間確實很短暫,課后也沒有進行單詞鞏固,暫時記住的單詞很快便會遺忘,因此,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和利用語境來提升學生對詞匯的理解與掌握。
1.借助語境,確定詞義。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由此可見,語言和文化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語言的基礎是詞匯,因此詞匯與文化之間也息息相關。英語是西方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形成和發(fā)展而來的交際符號,英語與漢語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這種差別主要是來源于中西方之間的文化差異,語言是對文化的一種反映,在反映文化的眾多因素中最敏感的就是詞匯,詞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以及人們的需要不斷地發(fā)生變化,因此通過詞匯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語言的巨大差別。而很多語言詞匯的產(chǎn)生都深受文化背景的影響,即使是相同的詞語,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意義,因此在英語詞匯教學中,老師不能僅僅停留在詞匯的基礎層面的講解上,還要借助相應的語境,讓學生了解詞匯的不同意義,將學生從傳統(tǒng)的詞匯學習中解放出來,從而真正地將文化背景與詞匯教學融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化之間的差異,從而更準確地運用詞匯。
例如,在漢語中的“狗”,一般情況下都有一種貶義的色彩,“走狗”等詞語都是最好的表現(xiàn),然而這個詞在英語中卻有很大的不同,“dog”在英語中則是有褒義的色彩,人們常常會說“You are a lucky dog”,因此在教學的時候老師要引入多種多樣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
2.借助語境,猜測詞義。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人們的需要,詞匯的意義會逐漸發(fā)生變化,衍生出很多其他的意義,比如說社會意義、內(nèi)涵意義,以及外延意義。以最后一種意義為例,它主要是在原意的基礎上對客觀現(xiàn)象的屬性進行意識層面上的概括,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老師可以將詞匯的外延意義講授給學生聽,讓學生了解詞匯的外延意義。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了解詞匯,可以將詞匯的理解與閱讀結合起來,閱讀理解中常常會呈現(xiàn)出特定的語境,在特定的語境中,學生可以聯(lián)系文章的上下文,從而更好地理解詞匯的意義,猜測詞匯的真正意義,而不是將其直接與已有的意思進行對接,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詞匯的內(nèi)涵,還能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推測能力。
3.借助語境,選擇詞匯。
一詞多義不僅在漢語中普遍存在,在英語中也同樣存在,在傳統(tǒng)的英語詞匯教學中,僅僅簡單地將詞匯與意思進行對照,這種方式比較死板,隨著詞匯意思的不斷變化,這種方法很難跟上變化的速度和學生學習的需要,會出現(xiàn)很多意想不到的錯誤,因此在詞匯教學過程中,要引入語境理論,要加強學生對詞匯的理解,打破學生理解的障礙,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更好地掌握詞匯的真實意義,從而保證其在做題以及交際的時候能夠選用正確的詞匯,表達自己的意思。
二、閱讀教學中的語境創(chuàng)設與應用
1.文化語境,豐富背景知識。
文化語境是指文章所涉及到的背景文化知識。每個語篇都會包含一定的歷史文化以及民俗風情。這時,文化語境就發(fā)揮了作用。教師要結合自身的英語專業(yè)知識,挖掘每篇文章背后的文化語境,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學生準確把握文章主題。文化語境的介紹方式可以通過口頭講解,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圖片、視頻等方式,或者將兩者結合起來,配合精心設置的問題,啟迪學生的思維。
有了文化語境的積淀,學生在正式閱讀時思考的層面會寬廣很多,不再拘泥于課本中提到的問題,而是將它發(fā)散到與之相關的各個知識點,進行全面的、綜合式的解讀。
2.語言語境,加深內(nèi)容理解。
語言語境即英語閱讀文章內(nèi)部上下文之間的關系。一些長難句和陌生詞匯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在初中生所接觸到的文章的閱讀過程中,此時,學生就需要借助語言語境,聯(lián)系以往的知識經(jīng)驗,去揣摩新知識的含義,并將其運用到特定的語境當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迅速把握文章主題。因此,在實際教學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利用語言語境去攻破知識重難點,掃除閱讀障礙,提升語言感知能力。
3.情景語境,增強閱讀體驗。
新課程改革提倡情景教學方式。同樣,英語閱讀也離不開情景語境。什么是情景語境?即文章創(chuàng)作所涉及到的周圍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不少學生在閱讀時會發(fā)現(xiàn),雖然基本上每一句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閱讀過后,仍然對主題思想沒有充分的認識,這是因為缺乏情景語境的支撐,導致認知模糊。
利用情景語境,能夠帶給學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閱讀體驗,就像探知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樣不斷尋求新發(fā)現(xiàn)。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空間,讓他們通過活動的形式掌握文章的真正內(nèi)涵,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提高閱讀能力。
日本學者西槙光正在“語境與語言研究”中指出語境具有八種功能:絕對功能、制約功能、解釋功能、設計功能、濾補功能、生成功能、轉化功能和習得功能。事實上,語境最基本的功能應當是制約與解釋功能,其它功能都是由它們衍生而出的。正如Sperber 和 Wilson所言:語境是給定的,并且是在言語理解過程之前就已確定,所以語境對語言研究和應用起限制作用。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應當重視語境在英語學習和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在動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的指導下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文化語境、語言語境和情景語境,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和能力。
參考文獻
[1]曠涓.初中英語教學語境創(chuàng)設策略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7):230.
[2]季紅波.初中英語教學語境創(chuàng)設策略探析[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