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香
【摘 要】歷史是我國教育中重要課程之一,歷史的學習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夠使我國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在課程改革后,初中歷史教學引起了廣大行業(yè)內人士的關注,其中史料的對歷史教學的作用成為了熱門探討的話題,史料對初中歷史教學有著巨大的影響,其意義的重要是不容忽視的,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對教學質量問題有所幫助。
【關鍵詞】史料;歷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5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08-01
引言
自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yè)備受矚目,其中基礎教育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問題,初中歷史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得到了重視,伴隨時代變遷,學生的心理也在發(fā)生著變化,歷史的教學管理以及手段應該跟隨時代進行更新,需要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方法實施教學,將歷史史料結合歷史教學達到提升學生積極性以及教學效率的目的。
一、問題
目前,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史料的利用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包括:內容缺乏真實性、方法不合理以及與實際教學不符等。網(wǎng)絡時代的到來給人們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人們可以利用網(wǎng)絡獲取知識,但是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并不簡單,在巨大的數(shù)據(jù)庫面不能判斷知識的可靠性。在對學生進行灌輸?shù)倪^程中,如果教師沒有經(jīng)過細致的檢查就直接灌輸給學生,那么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知識的正確性還會導致教學錯誤。例如:目前很多影視節(jié)目對歷史過程進行了演繹,但實質上是與真實歷史有一定差異,如果學生利用影視節(jié)目學習歷史將會吸取到錯誤的知識。其次,教師在教授初中生學習歷史時經(jīng)常采用直接展現(xiàn)的方式,具體來說就是將自己選中的史料展示給學生,并且有部分教師還會直接給學生呈現(xiàn)分析結果。此種教學方法導致學生缺少對學習歷史的主動性,教師沒有及時的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考,長此以往,會造成學生喪失分析史料的能力,不能夠促進學生對歷史的辯證以及學習。最后教師在運用史料教學時與實際教學不相符也是重要問題之一[1]。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在選擇史料的過程中缺乏對大局的考慮,部分老師從自己的角度去選擇史料沒有對學生特征以及需求進行考慮,導致史料的選擇沒有符合學生的理解以及運用。從而使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停滯不前,甚至對學生的學習心理造成了很嚴重的打擊。
二、策略
1.加強史料運用以及合理選擇史料。
在課改后,初中教師應積極組織教學類活動,對史料運用的問題進行充分的了解,根據(jù)不同的問題應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針對史料運用方面,教師應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增強歷史史料與歷史教學的關系,不斷加強史料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了解原始生活時,應將生活常見的谷物拿到教室中作為參考,以這種方法引導學生了解原始生活,教師通過實體以及圖片展示的方法將史料特征凸顯出來。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物進行講解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以及滿足學生的興趣需要。合理對史料進行選擇能夠使學生學會正視歷史,并且加強學生對歷史的辯證、分析以及理解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洋務運動”內容時,可以對內容中歷史人物特征進行探究,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在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一組矛盾觀點史料,讓學生對其進行分析與研究,判斷歷史對人物的評判并且對不同史料進行分析。教師可以讓小組代表發(fā)表討論結果,最后教師在學生討論結果的基礎之上,結合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可以通過此種方式開闊學生的思維并且引導學生多角度看待歷史,在學習歷史知識中對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
2.應用情境。
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有很多方式方法有待我們去發(fā)現(xiàn)。創(chuàng)設史料應用情境也是有效手段之一,不經(jīng)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在學習歷史的同時獲得正確的歷史觀,教師還可以通過此種方法幫助學生開闊視野,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新文化運動”內容時,可以導入歷史人物蔡元培和章太炎的史料,通過兩位歷史人物的“婚姻啟示”讓學生了解革命爆發(fā)后對革命代表婚姻觀的影響,以歷史背景為原型,組織學生在已經(jīng)創(chuàng)設好的情境中判斷思想觀念發(fā)生變化的原因,能夠大大提升學生對學習歷史的興趣。
3.史料運用的側重。
我國史料分為文字史料與圖片、視頻史料兩種,文字史料是通過文字描寫歷史,而圖片以及視頻史料會將史料內容能直觀的呈現(xiàn)。目前初中學生更加喜歡運用聽覺等來學習,因此圖片以及視頻史料對學生有更深的影響,教師們也常常運用此種史料進行教學。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不同教學內容對史料進行選擇,在不同的時期應該有不容的側重。對于剛剛升初中的學生來講,在選擇史料時應首選圖片史料,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打好學生學習歷史的基礎,并且對于剛剛涉及歷史學科的學生,圖片史料能夠降低學習的難度,從而將學習的有效性提高。而對于已經(jīng)學習過一年歷史的學生,可以加入文字史料,豐富學生歷史知識[2]。
結束語
綜上,在新課改后,有效的利用史料能夠提成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史料對于學生學習歷史有不同忽略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的掌握史料的運用方法,通過合理的選擇史料、設置史料應用情境以及對不同階段學生使用不同種類的史料來促使學生對學習歷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且愛上學習歷史,以及擁有對歷史的辯證能力,從而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效率,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左思路.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史料的選擇[J].教學與管理,2017(8):52-53.
[2]冉飛躍.探究新課改下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J].南北橋,2017(2):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