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容
[摘 要] 為適應新形勢的變化,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個人所得稅法(簡稱新個稅)與原個稅相比,在費用扣除標準、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征稅對象和稅率、稅款計算方法等方面存在較大變化,對納稅人和相關部門都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本文通過對新個稅的變化進行闡述,輔以案例分析,以期對納稅人合理避稅和高校財稅教學一線教師的個稅教學能有所幫助和啟發(fā)。
[關鍵詞] 新個稅;主要變化;思考
[中圖分類號] F81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19)09-0161-02
一、新個稅的主要變化
(一)納稅人判定標準的變化
居住時間判定標準的變化見表1。
(二)征稅對象的變化
個人所得稅的征稅對象由原來的“十一項”改為“九項”。原來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四項并入居民納稅人的“綜合所得”。原來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所得和對企事業(yè)單位的承包、承租經(jīng)營所得合并為新個稅法的“經(jīng)營所得”。取消了原來“第十一項其他所得”。
(三)個人所得稅稅率的變化
居民納稅人綜合所得適用的七檔稅率不變,但是3%稅率由不超過1500元擴大到不超過3000元的級距、10%稅率由不超過4500元擴大到不超過12000元級距、20%稅率由不超過9000元擴大到25000元的級距,縮小了25%稅率的級距,見表2。經(jīng)營所得適用的五檔稅率不變,但也相應擴大了五檔稅率的級距,見表3。
(四)費用扣除標準的變化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費用扣除標準按月?lián)Q算后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年扣除標準為六萬元,月費用扣除標準5000元也適用非居民個人。新增加專項附加扣除,考慮減輕居民家庭負擔,其中子女教育按一個子女每月1000元定額扣除,多子女多扣除;繼續(xù)教育為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體現(xiàn)國家鼓勵居民提高學歷和文化水平,取得職業(yè)資格當年按3600元定額扣除,體現(xiàn)國家鼓勵居民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弘揚“工匠”精神;大病醫(yī)療在80000元限額內(nèi)據(jù)實扣除,一定程度上減輕居民因病致貧的狀況;住房貸款利息按每月1000元定額扣除,居民還貸壓力有所考慮;住房租金分地區(qū)分別以1500元、1100元、800元的定額扣除,考慮了地區(qū)差別;贍養(yǎng)老人與是否是獨生子女有關,分獨生子女按每月2000元定額扣除和非獨生子女每月不超過1000元定額扣除,考慮了居民的贍養(yǎng)壓力。取得經(jīng)營所得的但沒有綜合所得的居民個人,計算其每一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時,與居民個人綜合所得的“匯算清繳”計算一致。
(五)稅款計算方法的變化
稅款扣繳方法因納稅主體不同而異,對居民個人采用“累計預扣法”預扣預繳征稅辦法?,F(xiàn)以全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萬和超過3.6萬兩例介紹“累計預扣法”的應用。
1.居民納稅人個稅預扣預繳計算舉例。小蔡和小鄧都是居民納稅人,但不是一家人,2019年兩人的月工資分別為12000元、30000元,專項扣除分別為3000元、4500元,專項附加扣除分別為1000元、2000元,兩人均沒有減免收入及減免稅額等情況。分別以前三個月為例進行預扣預繳個稅稅款的計算,見表4。
2.非居民納稅人個稅計算舉例。非居民個人應納個稅稅款有別于居民納稅人,不是采用“累計預扣法”,其中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5000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次納稅的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稿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其中前兩項所得扣除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后一項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收入百分之七十計算,均適用按月?lián)Q算后的月度稅率表。安娜女士為非居民納稅人,2019年5月來源于中國境內(nèi)所得總共50000元,其中工資、薪金所得為30000元,勞務報酬所得為10000元,稿酬所得為10000元,則安娜女士5月應向中國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稅款?解析:工資、薪金所得應納個稅稅款=(30000-5000)×20%-1410=3590(元);勞務報酬所得應納個稅稅款=10000×(1-20%)×10%-210=590(元);稿酬所得應納個稅稅款=10000×(1-20%)×70%×10%-210=350(元);安娜女士2019年5月應納個稅稅款總共為4350(3590+590+350)元。
二、新個稅實施帶來的思考
新個稅法的變化不僅僅是費用扣除標準提高,個稅起征點降低,可以少交稅;也不是自行下載APP,由單位預扣預繳和年終匯算清繳就可以了。
(一)從納稅人角度,合理進行納稅籌劃
納稅人身份的籌劃,外籍來華居住或工作人士認定為非居民納稅人身份則可選擇每年的7月2日以后入境,跨年度在中國境內(nèi)停留,并于次年的7月2日前離境,在一個納稅年度內(nèi)不超過183天或選擇一個納稅年度內(nèi)超過183天可以考慮臨時離境超過30天。新增加的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在夫妻工資、薪金相差較多情況下如何合理分配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比如可以把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利息或租金在較高的一方扣除,這樣從整個家庭角度來看整體納稅額有所減少。對于居民個人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的稅收籌劃,需要具體分析,比較利弊,選擇有利的方式來計算個稅稅款。
老王2019年的月工資是10000元,每月五險一金專項扣除3000元,子女教育和房貸利息合計扣除2000元,2018年年終獎72000元,在2019年2月發(fā)放,不考慮其他所得,計算步驟見表5。
(二)從國家角度,加強監(jiān)管,完善各部門個稅相關信息共享機制
納稅人的身份、銀行賬戶信息的確認需要出入境管理機構、公安戶籍管理部門、各商業(yè)銀行等相關部門協(xié)助稅務機關開展個稅確認和征納等相關工作。新增加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應由教育、醫(yī)保、衛(wèi)生、人力資源管理機構、工商管理部門、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民政等機構積極配合提供,實現(xiàn)個稅相關信息橫向和縱向共享,提高透明度。
出入境管理機構、民航、高鐵、金融機構、市場等相關部門依法將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遵守本法的情況納入信用信息系統(tǒng),采取限制出境、坐飛機高鐵、辦理貸款、住星級賓館等措施實施進行聯(lián)合懲戒,增強個人納稅意識。
[參考文獻]
[1]主席令[2018]第9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Z].2018-08-31.
[2]國務院令707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Z].2018-12-18.
[3]國發(fā)[2018]41號.國務院關于印發(fā)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的通知[Z].2018-12-13.
[4]國家稅務總局.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征管如何銜接?稅務總局發(fā)公告了[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352146488412552,18-12-20.
[5]劉湘鈺.個稅新政的影響與思考[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9(14).
[6]徐青,袁玲.新個人所得稅法的實體內(nèi)容變化及籌劃思路分析[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8(12).
[責任編輯: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