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奇秀
【摘要】教育是用愛傳送生命的氣息、是用愛奠定精神的底色、是用愛迎接一生的暖陽。以愛育愛、以愛一生,這是每位教師在執(zhí)教路上不懈奮斗的執(zhí)著,是每位教師師者路上堅持與堅強的意義所在。
【關鍵詞】教育 ?包容 ?愛 ?自由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8-0205-01
在人生的路途中,我想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jīng)歷著些許痛不欲生、撕心裂肺的日子,也忍受過很多舟車勞頓、不為人知的苦楚。在看到別人有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你偶爾也會沮喪失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甚至萌生想要放棄一切的念頭。但為了心底的愛與自由,我們咬著牙一遍遍給自己加油打氣,一次次從坎坷中站起來,我們告訴自己:微苦微澀,都是生命成長的體驗,不要難過、不要灰心、勿忘初心。當我們走在師者的路上,回首向來這年年歲歲不變的心路歷程,盡眼相望這形形色色學生蛻變浮躁后的返樸歸真。我想我們的堅強,將一路坎坷踏成萬馬征途;我們的努力,讓所有的堅持變得有意義。
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中,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于漪,是100人中唯一的一位基層中小學教師。于漪是誰?我想在基礎教育領域,她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這并非因為轟轟烈烈,更多源于心中所愛。她曾寫下400多萬字的論文專著,上了近2000節(jié)的公開課,時至今日,快要滿90周歲的于漪老師依然為教育事業(yè)奮斗著。我們說她是一名真正的老師。
于漪老師的身上充滿了大愛,她用她慈愛的眼,接受著每個色彩不一的孩子,她用她的眼包容著每一個獨具個性的靈魂。她曾經(jīng)說過:“教育本就是愛,教育是滴灌生命之魂。老師教歷史風云、天地人事,目的不是讓孩子學會應對考試,而是喚醒他們的生命自覺,點亮生命之火”。
何為學,通過模仿認知進行學習。何為生?“生”字的意義,是生活或是生存。學生所學的是人生之道。我們要他們所求的學,是要他天天加增的,是高尚的生活,完全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永久繼續(xù)的生活。林清玄曾說:“不管是什么樣的孩子,愛是最好的教育”。
一位美國教師在中國某醫(yī)學院講了這樣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在暴風雨后的一個清晨,一位男士在海邊散步,他發(fā)現(xiàn)沙灘邊的淺水洼里有許許多多的被暴風雨席卷上岸的小魚。這些小魚很快就會因為雨水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而死亡??删驮谶@個時候,男士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小男孩兒撿起一條又一條小魚,將之拋入海中。男士好奇地去問:“你知道嗎?這里有這么多條小魚你是救不過來的?!蹦泻㈩^也不回地回答道:“我知道?!蹦惺扛釉尞惲耍骸凹热荒阒?,那誰在乎呢?”小男孩兒瞪著他明亮的眼睛說:“這條小魚在乎?!庇谑牵麚炱鹦◆~繼續(xù)向大海里扔去,一條又一條。其實,這個故事恰好對應了泰戈爾老人的一句話,“教育的目的應當是以愛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因此,教育之“育”應該從尊重生命開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身身上美好的“善根”,也就是讓學生擁有“這條魚在乎”的美麗心境。
2011年8月28日,溫家寶同志在張北縣第三中學學校食堂,為1000多名教師作了一場精彩的報告。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談到對學生的教育時,溫家寶同志引用了霍懋征的一句名言叫“以愛育愛?!蔽矣X得,這句話是在用淺顯的語言談教育最本質(zhì)、最核心的問題,那就是育人,就是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自由的靈魂。
而我們大多數(shù)的人,經(jīng)歷了人生的波瀾后,往往會變得嚴苛、冷眼,在我們的內(nèi)心會形成許多的標準,并以這些標準來評價另一個人。這些標準用來衡量身心成熟的大人,有時都感到難以負荷,何況是對一個稚嫩的孩子?這難道真的是一個老師應該教會學生的東西嗎?教師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到底為人師者,該借著愛的名義教會他們什么?我想我們應該用我們的愛包容每一個個性的孩子,用我們的愛教會他們?nèi)绾涡蕾p生活中的風景;教會他們?nèi)绾卧诼猛局型O聛砜纯茨莻€真實的自我;教會他們?nèi)绾蜗硎茏约旱膼酆?教會他們認識那個平凡的自己,同時又如何面對這個多元的世界。教會他們?nèi)绾涡挠忻突?,同時又讓他們可猛虎細嗅薔薇。讓上帝的歸上帝,讓凱撒的歸凱撒。
我想這才是以愛育愛的真諦所在,我想這才是我們堅持的真正意義,我想這才是我們心中以愛一生的暖陽。
參考文獻:
[1]王凱.近年來我國師德觀念發(fā)展的三大趨向[J].中國教育學刊.2013(01)
[2]把師德師風建設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N].中國青年報.2017-06-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