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志珍
【摘 ? ?要】幼兒園和家庭雙互動、雙溝通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諧、穩(wěn)固的合作伙伴關系上,它是幼兒園和家庭合作關系中最理想的模式,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在家園雙互動中,要以幼兒園為落腳點,開發(fā)家長資源,使得家長自覺自愿地投入到與幼兒園的活動和溝通上去。合作中要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專業(yè)的指導,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增強家園之間的信任感和認同感,一起為幼兒的健康、全面的發(fā)展而努力。
【關鍵詞】幼兒園 ?家園互動 ?方法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197
家園互動是指幼兒教育過程中,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家庭,都將自己作為幼兒發(fā)展的主體,雙方相互配合、相互了解,以實現(xiàn)幼兒身心的良好發(fā)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如何做到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二者相融相通以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也就成為一個極具價值和意義的研究課題。
一、巧用家長資源
家長資源是一項極為龐大的資源,在幼兒園中他們雖然扮演的是“家長”這個角色,但是在社會上他們扮演的角色卻是多種多樣的,其職業(yè)、特長和愛好等各不相同,這些豐富的資源看似與幼兒教學的聯(lián)系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也可以嘗試將這些資源引入到課堂上,幫助幼兒更加健康的成長,而且家長多元化的社會角色、特長和愛好等,還能夠與幼兒教師之間形成優(yōu)勢互補,發(fā)揮其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如本人在幼兒教育中開展了“我請爸爸媽媽當老師”的活動,就可以先安排孩子們了解家長的職業(yè)及興趣、特長,假如讓他們走進課堂上他們最想給孩子們上一堂什么課,然后再結合實際情況安排家長走進課堂開展教學工作。如在給幼兒講解交通安全及保護自己等方面的知識時,就可以安排職業(yè)是警察的家長在課堂上給孩子們分享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如不按照交通規(guī)定過馬路,可能會引發(fā)哪些不良后果。再比如,在學習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預防疾病的知識時,則可以安排職業(yè)是醫(yī)生的家長走進課堂,通過情景劇表演的方式,使孩子們認識到病從口入,如果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很可能會感染細菌,因此而生病。通過多元化的主題活動,讓幼兒家長真正的走進課堂,了解孩子們在課堂上的真實表現(xiàn),品味幼兒教育之艱難,理解家園共育對于幼兒健康成長的促進作用,這樣對于幼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提供交流平臺
組織父母參與幼兒教育,是家園共育的重要方式。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能在孩子教育中只做旁觀者。由此,幼兒園要摒棄一人主導的家長會,為家長提供一個平等交流的平臺,多開展家長座談會、茶話會、經(jīng)驗交流會等類似的可以讓家長和老師一起各抒己見,家長分享自己的心得,老師分享幼兒的日常。通過開展座談會來拉近家園之間的關系,同時老師可以在學期開始或者結束的時候開展一次家長座談會,收集家長關于幼兒園教育的要求、意見想法;對于家長普遍關心的問題,老師可以提前向家長告知;遇到幼兒園教育管理難題時,通過邀請家長們參與討論,找到最有效的管理辦法。例如幼兒在幼兒園由于與他人爭搶而發(fā)生沖突導致磕碰、劃傷時,幼兒園在解決此問題時必定會考慮到家長的想法,對幼兒如何處理就會陷入兩難境地,此時開展家長座談會與各位家長共同商議,對于自己孩子受傷了是應該教育孩子打回去,還是教育其道歉來解決問題,且家長面對自己孩子受傷是否會失去理智,將錯誤歸咎到老師身上,并通過過激言語影響自己的孩子,導致幼兒形成錯誤的價值觀的問題提出討論,通過這樣的討論來使家長樹立正確的家教意識,當孩子在面對此類問題時,可以采取和諧的舉措來解決問題。
三、誠信交流
家園共育工作進行的前提是家長與教師彼此信任、彼此尊重,通過交流互動掌握幼兒的成長變化特點?,F(xiàn)今為信息化時代,即使網(wǎng)絡與電話交通比較方便,但若不進行面對面的交流,會使家長與教師的溝通存在障礙。親自交流一方面可以拉近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以免出現(xiàn)誤會或者沖突,另一方面可以為親情友情的建立提供橋梁,進一步彰顯家園共育效果。所以,家園共育需要家長與教師面對面的交流。比如說幼兒入園,幼兒園便可以制定出家園共育的方案。先進行家訪工作,也就是教師訪問幼兒家長,與家長交流與溝通,初步了解幼兒的性格與愛好,再邀請幼兒到學校報到,并且幼兒教師引導幼兒與家長一同參觀幼兒園,然后進行“嘗試入園”階段,讓剛?cè)雸@的幼兒與其他幼兒接觸,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最后幼兒教師將幼兒在園內(nèi)的表現(xiàn)情況與家長溝通,基于誠信,家長能夠全力配合幼兒教師做好家園共育工作。
四、家園互動
為了普及家長的育兒知識,提升家長教育能力,加強家園共育的效率,幼兒園需要多舉辦一些拉近家園距離的活動。定期開展家長開放日、親子活動、家長學校等家園活動促進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生活方式,利于家長開展家庭教育時對孩子技能掌握情況進行鞏固。同時幼兒園也要充分利用家長資源,促進家園互動。例如可以成立家長委員會,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管理中,發(fā)揮家長委員會監(jiān)督管理作用;此外可以充分利用各位家長的自身資源,不同行業(yè)的家長具有不同的優(yōu)點長處和技能,邀請有特色的家長到幼兒園開展“家長助教”,確保家長的家園共育中的地位。還可以成立家長義工團和家長工作坊,由家長為主導開展文明勸導、保護校園、紙藝、體育等活動,改變家長被動地位,拉近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關系,促進家長形成家園共育的意識,凝聚幼兒教育的軟實力。
五、結語
在幼兒的成長中,家庭和幼兒園的影響都十分關鍵,幼兒期也是為幼兒未來人生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的時期,如果僅僅是依靠幼兒園或者家庭單方面的力量,幼兒教育的效果是會大打折扣的。因此,家長和幼兒園應當共同承擔起幼兒教育的責任。在幼兒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期和基礎期,家長和幼兒園相互配合,開展家園共育活動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和素質(zhì)培養(yǎng)的前提和有效方式,無論是家長還是幼兒園都將在其中發(fā)揮關鍵作用。
參考文獻
[1]佚名.幼兒園家園合作的途徑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35-36.
[2]葛璐.新媒體時代家園互動合作模式探究[J].教師,2018(9):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