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瀘程
摘 ? ?要: 影視字幕翻譯在文化對外傳播過程中十分重要。本文基于傳播學視角對《非誠勿擾》字幕翻譯進行研究,探討字幕翻譯中的跨文化傳播策略。通過對字幕翻譯進行定量分析,探索在跨文化傳播中應該靈活運用直譯、意譯、縮減、替代等翻譯方法和策略,以最大化地促進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
關鍵詞: 《非誠勿擾》 ? ?傳播學 ? ?翻譯策略
一、引言
我國電影作品對外譯介已經有近百年歷史[1],“廣播影視作為當今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大眾媒體,在對外交流和文化傳播中發(fā)揮著獨特作用”[2]。語言不僅是文化的載體,更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語言文化。一個國家的語言不僅體現著這個國家的歷史文化背景,還體現著當地人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思維方式。翻譯是將源自不同文化背景、社會環(huán)境和思維模式的源語言轉換為目標語[3]。Eugene Nida指出,一個好的翻譯家只有擁有扎實的文化基礎才能翻譯出好的作品,僅停留在語言技能本身是遠遠不夠的[4]。《非誠勿擾》作為我國的電視情感真人秀節(jié)目能在澳大利亞深受喜愛,離不開譯者的辛勤付出。如果譯者僅停留在語言技能本身,這檔節(jié)目不會如此火爆;正是因為譯者不僅在語言技能上有所突破,在文化傳播過程中也盡可能地實現最大化還原,所以這檔節(jié)目創(chuàng)下了澳大利亞電視節(jié)目播放史上最長的非英語類節(jié)目記錄。本文將對《非誠勿擾》法國專場的字幕翻譯進行分析,探討《非誠勿擾》字幕翻譯策略,分析采用何種策略能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為影視作品走出國門提供理論參考。
二、字幕翻譯及其跨文化傳播屬性
所謂字幕翻譯實則是一種輔助理解的手段,目的在于幫助譯入語觀眾在短時間內獲取最大的文本信息,并盡可能地讓他們欣賞到原汁原味的影視作品。字幕翻譯是一種特殊的翻譯形式,對外語影視作品和其他需要配以字幕的視頻文件提供的文字進行翻譯,這些信息多是影視作品中人物的對白,該類文本通常置于屏幕下方[5]。Nedergaard-Larsen指出字幕翻譯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轉換類型:原聲口語濃縮的書面譯文[6]。字幕可以是語際間的,也可以是語內的[7]。語際字幕指在保留影視原聲的情況下將源語譯為目的語疊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8](38-41),《非誠勿擾》(If You are the One)字幕翻譯屬于語際字幕,即保留原音,采用添加英文字幕的方法。
電影字幕的翻譯是通過大眾媒介完成電影跨文化交流的手段之一,具備跨文化交流的特性[9]。為了讓譯入語觀眾更清晰、準確的理解《非誠勿擾》中的對話,字幕相當于一座“橋梁”,架起兩種語言之間的不同文化,而字幕譯者在這個信息傳遞過程中則相當于“守門人”?!笆亻T人”這一概念是由傳播學奠基人之一庫爾特·盧因在1947年發(fā)表的《群體生活渠道》一書中首先提出的,“守門人”在傳播過程中負責搜集、整理、選擇、處理、加工與傳播信息。由于中西文化差異顯著,《非誠勿擾》存在不符合譯入語受眾的文化因素。為了避免文化沖突,字幕譯者需要對這部分文化相關內容進行過濾和篩選,在保證譯入語觀眾理解的基礎上,像原語觀眾那樣感同身受。
三、《非誠勿擾》字幕翻譯中的翻譯策略和方法
電影中的字幕翻譯屬于文本翻譯,要遵循漢英互譯的基本原則和技巧。但是,電影字幕作為一種特殊的文本形式,具有聆聽性、綜合性、瞬時性、通俗性和無注性的特點[10],要根據不同內容采取合適的翻譯策略和方法;在傳播活動中,把受眾的利益擺在首要位置,將受眾的根本需要作為傳播活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無論是信息內容的選擇還是信息產品的制作,都應該體現“為受眾服務”的宗旨[11]。
(一)化繁為簡
英語重形合,強調通過詞匯銜接、句法手段等方式體現邏輯關系,功能性大于內涵。中文重意合,強調通過內容的內在邏輯,更具畫面感和意境。由于影視劇字幕翻譯受到時間和空間雙重技術性因素的制約,在翻譯成目標語時應盡可能不增加篇章的長度,“在有限的時空里最有效地提供相關性最強的信息”[8](38-41)。因此,譯者不能像翻譯文學作品那樣完全忠實于原文,譯者在翻譯時要采用濃縮、簡化和省略的技巧。
例句1:中國的鄉(xiāng)親們,你們好。
譯文:Hello, fellow countrymen.
這一句話中“中國的鄉(xiāng)親們”譯者在翻譯時做了減法,因為雖然是法國專場,但是節(jié)目是在中國錄制的,所以男嘉賓說的鄉(xiāng)親們自然是中國的鄉(xiāng)親們,故譯者在翻譯時做了減法,將“中國的”省去了,直接譯為fellow countrymen,相當于中文里的“父老鄉(xiāng)親”,用在此處簡潔明了,達到傳播的效果。
例句2:古代的時候,他彈了一首《傾國傾城》給皇帝聽,結果把他的表妹介紹給了皇帝
譯文:Once upon a time, a musician played a song to the emperor. Then he introduced his cousin to the emperor.
《傾國傾城》是中國古代傳送愛情的名曲。在文化譯介過程中,由于影視字幕的瞬時性,譯者如果對《傾國傾城》這首曲子進行翻譯,譯入語觀眾會很難理解,為什么他彈了這首曲子就把表妹嫁給了皇帝?為了不給自己翻譯造成難度,不坑自己,也不讓譯入語觀眾費解,譯者在譯介傳播的時候化繁為簡,刪去了這一專有名詞,用通名a song泛化了,這樣更有助于譯入語觀眾理解。
(二)語義對等
例句3:我老家是《水滸傳》的發(fā)源地
譯文:The classical novel Water Margin originated in my home town
《水滸傳》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這句話是男嘉賓介紹自己家鄉(xiāng)時特意強調的《水滸傳》的發(fā)源地。譯者在翻譯時采用的是杰克遜(J .H .Jackson)翻譯的版本,采用直譯的方法,省去了《水滸傳》中的文化因素。由于字幕翻譯具有瞬時性,對于字數有限制,難以加腳注,譯者作為傳播主體,對傳播內容進行了篩選和過濾,充分考慮譯入語觀眾的利益。
例句4:你太低調了
我本來就低調
譯文:Youre so approachable.
Thats how I look.
“低調”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頻率低的聲調,比喻緩和的或比較消沉的論調;二是隱藏自己的能力不顯示出來、不張揚,一種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此處的“低調”應該是第二個意思。譯者將其譯為approachable,筆者通過查詢《柯林斯高階詞典》,發(fā)現approachable的意思是If you describe someone as approachable, you think that they are friendly and easy to talk to.,該詞未能很好地表達原語的意思。以往美劇和電影中有將“低調”譯為cool and reserved,或者a low profile等;此處筆者建議改譯為Youre so modest.。因為modest的意思是If you say that someone is modest, you approve of them because they do not talk much about their abilities or achievements.《柯林斯高階詞典》,更接近原文。后面還有一句“我本來就低調”則采用的省譯,翻譯得很巧妙。
(三)替代法
根據功能對等理論,“重構”是解決文化差異的方法之一,指將源語的深層結構轉換成目的語的表層結構[12]。替代法又稱轉換法,即使用近義詞或另一角度的詞實現替代。尤其是在翻譯過程中涉及兩種語言之間的文化詞匯,可采用替代法使譯入語讀者便于理解。
例句8:你是不是生活中是那種喜歡撒嬌的男生?
譯文:Are you a guy who likes making soft approaches?
撒嬌的漢語意思是為了某人或者某某事,通過示弱的方式達到心理預想的目的,是一種相對女性化的表現。譯者在譯介傳播時采用替代,用一個soft,充分體現撒嬌的含義,譯入語觀眾看到這個make soft approaches后能體會到撒嬌的含義,和中國觀眾一樣感同身受。
例句9:又要提星座,真的太坑爹了。
譯文:But putting ones star sign in a form is over the top.
“坑爹”一詞是網絡流行語,一般用于諷刺、嘲笑或吐槽不滿。指與本人的意愿有很大的出入。對于這一網絡新詞,譯者在翻譯傳播時通過替代的方法,用over the top替代“坑爹”。Over本意是在…之上,the top意為最高點,連起來表示超過了最高點,其實可以理解為太夸大的意思。西方國家人們在使用社交媒體時常使用的OTT就是over the top的簡稱,意為“你太夸張了”。譯者通過這種替代讓譯入語觀眾體會到“坑爹”的具體意義,有助于文化對外傳播。
四、結語
本文探討了《非誠勿擾》字幕翻譯的跨文化傳播策略,在傳播學視角下,對《非誠勿擾》中的文化內容采用直譯、意譯、縮減和替代等方法和策略,有助于使譯文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慣,通俗易懂,言簡意賅,流暢通達,便于譯入語觀眾接受,從而達到文化傳播的效果。影視作品翻譯的研究一般停留在電影、電視劇紀錄片領域,相比以往字幕翻譯的研究,本文選取真人秀節(jié)目為突破,具有現實意義。十九大指出要文化自信,實現中國“走出去”就必須將富含中國文化的影視作品推出去。《非誠勿擾》(If You Are the One)正好是不二選擇。我國要加強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文化“出海”,要讓外國人通過節(jié)目了解我們的語言文化和風土人情,就必須用外國人易于接受的方式表達。翻譯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對外傳播效果,對受眾對傳播的理解和認識有影響。作為譯者,我們應當充分理解傳播內容,牢記“為受眾服務”的原則,采用合適的翻譯策略和方法,實現弘揚中華文化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金海娜,邵海靜.中國無聲電影英譯初探[J].當代電影,2015(8):118.
[2]閏成勝.國產影視作品的譯制與國際傳播[J].中國翻譯,2014(4):8.
[3]金惠康.跨文化交際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3.
[4]譚載喜.奈達論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4:38-39.
[5]杜志峰,李瑤,陳剛.基礎影視翻譯與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66-67.
[6]Nedergaard-Larsen, Brigit. Culture-bound Problems in Sub-titling[J]. Perspectives,1993(2):42.
[7][英]Shuttleworth, M.& Cowie, M,著.譚載喜,譯.翻譯研究詞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8]李運興.字幕翻譯的策略[J].中國翻譯,2001(4):38-41.
[9]唐衛(wèi)華.論電影的跨文化傳播與字幕翻譯[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1):346-348.
[10]錢紹昌.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中國翻譯,2000(11):61-65.
[11]樊亞平.試論確立受眾中心的兩個層面[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4):147-152.
[12]郭建中.文化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67.
致謝:感謝韓靜教授提供英文字幕的《非誠勿擾》視頻和熱心幫助,特此感謝!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吉首大學校級人文社科研究項目(18SKY73)階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