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鋒
摘要:所謂聲樂表演,主要就是借助標準化、正規(guī)化訓練實現聲音清晰度和聲音準確度的定位,彰顯音樂形象和音樂特點,同時還需要借助真情感表達音樂魅力。聲樂作為一門突出的表演藝術,在練習過程中是以在舞臺上表演出更好的演繹作為根本目的。聲樂的演唱對于優(yōu)秀的表演者應該具備豐富的技巧,具備優(yōu)美的聲音且音域十分的寬廣,在表演中藝術的表現性更為的突出,能夠做到對藝術完美狀態(tài)更好的呈現。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聲樂表演屬于聽覺藝術的一種,在一定程度上所表現出來的內容屬于視覺性的一種。在綜合狀態(tài)的表演中,舞臺效果需要經過不斷地加以強化,才能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形體藝術在聲樂表演中的運用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形體藝術;聲樂表演;運用
一、引言
聲樂表演的關鍵為形體藝術,恰當應用形體藝術有利于深刻詮釋音樂,因此,在日常訓練過程中需要做好演員基本功訓練,同時還需要掌握形體訓練的基本原則,這樣才能夠發(fā)揮出形體藝術在聲樂表演中的輔助作用。在聲樂表演過程中,需要確保形體藝術和作品風格一致,手勢特征也需要采取適度原則,實現體態(tài)步法、面部表情、手勢動作寫作配合,確保表演者能夠在聲樂表演中穩(wěn)定發(fā)揮,充分調動觀眾情緒,激發(fā)舞臺活力,提升聲樂表演感染力。
二、聲樂表演中形體藝術的重要意義
無論藝術表現形式如何,最重要的表現形式是表達情感和精彩的表現形式,聲樂表現形式除了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演出愉快的歌曲外,還必須有適當的物理表現形式,能夠引起情緒并引起舞臺上的氣氛,因此這是對歌手本人的考驗。贊助者必須掌握強有力的基本技能,熟悉舞臺藝術表現形式,熟悉舞臺上的所有過程,把歌曲和身體表現形式結合起來,以便引起聽眾的熱情。作為聲樂演出的基本要求和角色的基本前提是,每個歌手都必須具有唱歌的真實性,才能充分理解歌曲本身的內涵,理解其含義,并對歌手進行適當的常規(guī)訓練。再者,歌者本身應該具有極高的音樂素養(yǎng),而且不能忘記它的大量音樂知識。對于聲樂演員來說,日常的艱苦練習是必要的,掌握演唱技巧和方法只是表演的基礎,只有掌握基本技巧,才能在演唱過程中突破創(chuàng)新和取得一定的效果。
三、聲樂表演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對于表演課程的重視
在表演課程中教授適當的專業(yè)是發(fā)展和提高學生表演能力的有效途徑。為了應對高校聲樂教學的現實,許多學校在課時開放和課程質量方面都缺乏教學實踐,這表明職業(yè)發(fā)展空間很大。在許多學校,在聲樂學生需要表演的情況下,課外表演很難在短時間內提高表演水平,表演能力不足成為限制學生技術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因素。今后的聲樂教學活動需要把重點放在發(fā)展和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上。
(二)學校未形成針對聲樂專業(yè)表演能力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
聲樂表演與舞蹈表演、戲劇表演、提高聲樂表演能力、需要針對職業(yè)學生的舞臺表演需要進行教學,而大學聲樂教學并不構成有針對性的舞臺表演教學制度,這兩者之間存在很大差異。雖然一些大學開設了專門的課程,但在舞臺質量的全面提高、舞臺表演能力的教學評估方面仍然存在許多不足,這限制了學生表演能力的發(fā)展。
四、形體藝術在聲樂表演中的運用對策
(一)重視臺位訓練
舞臺站位在形體表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舞臺站位變化有利于提升表演的欣賞價值,因此,演唱者的舞臺站位方面訓練非常重要。舞臺變化訓練主要是演員在節(jié)奏協調和步伐調整方面保持一致。每位歌手在表演過程中都需要注意臺位變化和節(jié)奏間的融合,音樂進奏、音樂間奏同伴舞的配合過程中,需要實現資源間的交流。在舞臺上,演唱者可以適當變化臺位,邁開步伐,同觀眾之間形成有效互動。臺位訓練時,需要重視舞臺黃金分割點,按照4比6的舞臺比例,實現臺位的最優(yōu)化。演唱者在學習臺位變化時,需要將腳下步伐起步和音樂節(jié)奏相結合,掌握起步與轉身的最佳時機與所走距離長短。在邁步訓練時則需要重點關注步伐節(jié)奏、步伐長短以及步伐頻率,盡可能保持優(yōu)美,保持腳下地站立重心和走路重心的穩(wěn)定性,確保重心轉移和節(jié)奏之間的協調。此外,在臺步訓練中,還需要確保起步、交流、轉身等和音樂配合,還需要考慮到男生、女生在站姿與步伐方面的差異。
(二)重視學生專業(yè)演唱技巧和舞臺表演能力的協同發(fā)展
為了提高聲樂學生的綜合素質,需要進行職業(yè)培訓,以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專業(yè)教學活動注重培養(yǎng)和教授他們的專業(yè)歌唱技能,并通過教學活動提高他們的表演能力,以便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例如,教師應仔細觀察學生在歌唱、肢體運動時的表現,分析如何更好地展示作品和藝術創(chuàng)作,如何進行動作設計,以提高舞臺表現力和表現力,從而指導學生,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歌唱水平,同時共同提高舞臺表演水平。
(三)保證形體動作的協調性
1、在聲樂表演中,保證站姿的標準性與協調性
在聲樂藝術表演過程中,表演者應注意調整歌唱姿勢。通常,表演者的站姿也能充分體現出其日常訓練的強度以及聲樂表演的舞臺經驗,因為大多數未經過專業(yè)訓練的表演者往往不注重站姿。根據實踐經驗可知,表演者站姿的標準性與發(fā)聲效果緊密相關,換言之,只有保證站姿的標準性,才能確保發(fā)聲效果達到舞臺表演要求。表演者的各個器官是相互協調的,在抬頭挺胸時,整個胸口會更加開闊,氣息也更加順暢,可以在短時間內吸足氣;在低頭含胸時,會導致胸口沉悶,氣息不暢,聲帶受壓迫,進而影響發(fā)聲準確性,甚至是出現破音。由此可見,表演者的站姿與發(fā)聲技巧和舞臺表演效果息息相關。
2、依靠手勢動作傳遞情感
要想深度表達聲樂作品所蘊含的內在情感,表演者還需運用一系列的肢體語言。為此,聲樂藝術表演者往往將肢體語言稱之為外部語言。在舞臺燈光的聚焦下,表演者的手勢動作非常清晰,表演者的任何動作都會影響舞臺表演效果。由此可知,聲樂藝術表演者要想為受眾準確地傳遞聲樂作品的藝術情感,就需保證肢體動作的協調性、連貫性,以及動作與音樂節(jié)奏、內容的有機結合,以此增強整體舞臺表演效果。通常來說,聲樂藝術表演者的手勢動作主要包括如下幾類:(1)指示性手勢,也就是指引方向、傳達指令的手勢;(2)情緒性的手勢,也就是利用手勢動作,凸顯表演者的情緒變化;(3)象征性的手勢,也就是利用手勢表達強烈的情感色彩;(4)模仿性的手勢,主要是指表演者結合聲樂作品中的事物的基本特征,結合藝術想象與情感想象虛擬呈現。
(四)神態(tài)的訓練
第一,控制面部表情,以便更好地表達音樂本身所代替的情緒,以便表達某些特定的面部表情、憤怒和悲傷,例如微笑表情,從而使觀眾心情愉快并享受視力。此外,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不能模糊不清,不能堅定不移,不能透露內心的情緒和想法,不能通過目光交流和與聽眾的交流失去靈魂,而心靈的表現是最高的表現。演員不僅想給觀眾看歌曲、音樂,而且想給觀眾看音樂故事、漫長的愛情故事或悲傷的過去,這樣觀眾就可以隨著你的歌曲和表演進入音樂故事。
(五)眼功的訓練
在藝術表演中,廣大公眾認為眼睛是表達精神的主要方式,為了在聲樂舞臺上表達情感和精彩的內容,一系列表演中的技巧是效果的主要保障,需要靈活地應用于眼睛,因為在藝術表演中,大眾經常聽到表演藝術劇,表演人臉的藝術劇是主要表現形式,表明表現眼睛精神和講道是表達內涵的重要保障。在聲樂表演中,他有同樣的特點。眼功在訓練中,基本程式所包含的動作訓練主要有眼珠的上下左右四個方位轉動,環(huán)動、眼神地定住,眼神放光等。能夠有效地鍛煉眼睛,通過這種運動方法,能夠進行常規(guī)的眼睛鍛煉。表演時的眼睛是聲樂表演者充分表達其精神和內涵的重要工具。由于對眼睛的靈活應用,歌曲和作品以及表演者自己的情緒發(fā)生了變化。為此目的,在學習眼神的過程中,應該達到心中所有的東西,在表演中所表達的意思應該更加鮮明。在教學過程中,歌唱的舞臺狀態(tài)必須與表演時所表現的特點完全結合起來。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聲樂表演中,聲樂演唱者自身需要具備扎實的表演功底,在舞臺的表演過程中,如果實踐經驗較為一般,就會造成在表演中,整體的舞臺實踐無法做到對其表演能力的有效支撐,在表演中所呈現出的綜合性狀態(tài)沒有做到演唱實力的充分發(fā)揮,在演唱中對觀眾所產生的藝術感染力較為一般,需要提高對聲樂的訓練效果,提高對舞臺表演的相關訓練,訓練方法的應用,將多年的表演經驗積累結合實踐,對聲樂舞臺的表演效果實現更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杭天惠.聲樂藝術教學中表演技巧的培養(yǎng)分析[J].普洱學院學報,2018,34(04):103-104.
[2]李想.高校聲樂專業(yè)學生舞臺表演能力培養(yǎng)[J].戲劇之家,2018(24):212.
[3]張穎.形體藝術在唱歌表演中的合理運用[J].黃河之聲,2018(10):30.
[4]李曉思.芻議聲樂表演的形體語言藝術[J].中外企業(yè)家,2018(18):177.
[5]辰瑜.論影視表演語言技巧、形體動作、聲樂的綜合訓練[J].教育教學論壇,2018(24):112-113.
[6]母子茹.聲樂技巧在聲樂表演藝術中的重要性及有效運用[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05):258-259.
[7]童彤.淺析聲樂表演藝術中形體語言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8(11):74.
[8]王卿.試析聲樂表演中形體藝術的運用[J].北方音樂,2018,38(06):59.
[9]嚴露.簡析聲樂表演藝術的形體語言[J].黃河之聲,2018(20):19.
[10]張敏.聲樂演唱技巧在聲樂表演藝術中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9(01):88.
[11]茅華梅.聲樂表演藝術審美在聲樂演唱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教育,2018(24):184-185.
[12]趙娣.關于聲樂表演中的個性化情感表達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34):137.
[13]王素菊.論聲樂表演藝術的情感處理[J].黃河之聲,2018(18):43-44.
[14]趙飛.關于聲樂表演藝術的審美體現研究[J].黃河之聲,2018(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