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慶華
摘 要:隨著中國對花生需求的增加,選擇種植花生的農民數(shù)量也在增加。然而,如何實現(xiàn)高產優(yōu)質已成為困擾農民生產的一大難題。在花生生產中,許多因素都會影響花生的品質,因此我們必須使用科學的種植方法來種植花生種植花生以確保更高的品質和產量。
關鍵詞:花生;栽培技術;種植效益;措施
花生在我國是一種重要的農業(yè)經濟作物,由于自身的適應性較強、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被廣泛種植。當前我國的農業(yè)結構不斷發(fā)生調整,花生的種植栽培技術也不斷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
一、影響花生產量的因素
1.地域特征及土壤酸堿度。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地區(qū)作為花生的高產區(qū),受到當?shù)剞r業(yè)部門的高度重視?;ㄉ鷮Φ匦巍⑼寥赖乃釅A度要求較高,只有在適宜的土質環(huán)境下,才能提升產量。第一,花生的生長環(huán)境必須干凈,周圍不能有雜土、雜物,否則會直接影響花生的生長速度。第二,花生對土壤的酸堿度要求比較高,一般情況下,花生屬于喜酸性農作物,土壤的pH值最好在6~6.5之間,而且花生最適宜的土質為沙性土壤,其更利于花生的茁壯生長。在沙性土壤中,花生根系發(fā)達,利于結瘤,土壤通透性好、松緊度適中,產出的花生粒大、果殼光亮,品相好,經濟價值高。第三,在花生生長過程中,需要供給大量的水分,而唐山地區(qū)的土壤多是上虛下實,透氣效果較好,不僅利于水分的吸收,同時土壤肥力高,為提高花生產量提供了天然的保障。
2.花生品種。花生品種多樣,在選擇時,應遵循緊湊型原則,因為緊湊型花生品種具有抗倒、抗旱、抗病、豐產等特征。種植之前要對花生種子進行預處理,在處理過程中,要確??諝庀鄬穸龋荒苁狗N子吸入過多水分或濕度過小,這樣都不利于種子的發(fā)育和生長。在花生剝殼時,種植戶應選擇晴朗的天氣,不可在陰雨天完成剝殼過程。去殼的種子需要在室外晾曬1~2 h,在對種子進行分類時,盡量將劣質、受損嚴重的種子剔除掉,這樣可以保證種子的成活率以及出苗率,利于后期花生植株的正常生長。
二、花生栽培技術
1.種植前。選地、整地?;ㄉ贿m于連作,因此,在選地時,要保證所選之地近幾年未種植過花生。此外,盡可能的選擇土壤層較厚的沙質土壤,同時保證土壤疏松、雜草少、酸堿度適中。要保證土壤在下雨時不易積水,干旱時水的滲透效果較好;整地技術有利于將所選的土地的土壤整理成適合花生生長的環(huán)境。在整地過程中要保證深翻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同時減少土壤中有害病菌與害蟲,有效防治病蟲害。適當?shù)氖┘佑袡C肥,提高土壤的肥力;選種。種子的選擇直接關系到花生的優(yōu)質高產,種植者必須重視種子的選取。通常情況下,選擇標準是直立型、株型緊湊、花期集中、適應性與抗逆性強。
2.種植時。種子處理。在種植前,對種子進行處理可保證發(fā)芽率與植株的健康生長。在種植前21d左右的時間內將種子剝皮,以提高發(fā)芽率;曬種,剝皮前晾曬2d,在種植前再曬2d,這一操作降低了種子水分,利于出芽;種子的篩選。選出顆粒飽滿的一級種子用于耕種,據(jù)種植者介紹這有利于提高近10%的產量;拌種。用甲基托布津進行拌種,有利于預防病蟲害,保證花生優(yōu)質高產;播種。根據(jù)選擇花生的播種方式。主要是選擇露地播種、還是薄膜覆蓋播種,選擇人工播種、還是機械播種;把握合適的種植時機。這主要依據(jù)土壤的溫濕度狀況,適合播種的時機是土壤層5cm處的溫度達到12℃,土壤握能成團,松則散開時就可播種;播種密度的確定。播種的密度會對花生植株生長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花生的產量。
3.管理時。苗期管理。要做的是引苗出土與補苗工作,以保證花生的出苗率,進而保證花生的產量。引苗出土這項工作最主要的是薄膜覆蓋種植方法時要做的工作。在幼苗即將出土時,撤去薄膜、釋放幼苗。同時用較松散濕潤的土進行輕微覆蓋,保持溫濕、遮蔽陽光,及時查看出苗率,并進行補苗工作,保證花生株苗齊全;養(yǎng)分管理。植株開始開花后對養(yǎng)分的需求大幅增加,這期間要注意補充其所需的磷、鉀、鈣等養(yǎng)分,在施肥過程中應控制施肥量,使其滿足花生生長所需的量即可,避免養(yǎng)分過多導致植株徒長。同時也要按時進行灌溉,補充水分。病蟲害防治。病蟲害是影響花生優(yōu)質高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種植者必須重視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其中花生栽培期常見的病害有倒秧病、病毒病、葉斑病、網(wǎng)斑病、銹病,其中倒秧病多是由種子攜帶病毒引起的多爆發(fā)與幼苗期與后期。而病毒病多是可依靠蚜蟲傳播,因此,對花生幼苗的危害極大。對病害的有效防治方法主要以農業(yè)方式手段為主,對種子進行嚴格的篩選、拌藥等工作及加大土地整理力度,降低病原菌的數(shù)量,提高花生種子的抗病性與生長能力;還可用藥劑進行防治。常用的化學藥劑有抗蚜威可濕性粉劑、吡蟲啉、粉銹寧可濕性粉劑等,選用化學藥劑時要選擇相應濃度的藥劑,按照科學的方式進行噴灑。在有效防治病蟲害的基礎上,保證不會破壞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ㄉR姷南x害有蚜蟲、紅蜘蛛等。這兩者都以啃食植株為食,嚴重影響花生植株的正常生長,對于蟲害的防治開采用無害的生物防止措施,即引進蟲害天敵進行蟲害的防治,如蚜蟲的天敵有瓢蟲、草蛉與食蚜蠅等。
三、提高花生種植效率的對策
1.改進栽培技術。在選擇適宜的花生良種的基礎上,要結合新型栽培技術,包括壟作播種、土膜覆蓋栽培技術等,根據(jù)種子種類合理選擇調節(jié)劑,事先做好測土配方,配合滴灌技術實現(xiàn)水肥一體化,開展輪作倒茬種植。播種過程中,如果土壤水分過大、容易板結、通透性差,會嚴重影響種子的發(fā)芽率。如果土壤過于干燥,會影響種子吸脹,降低發(fā)芽率。所以,需要將土壤水分控制在60%左右,以手抓成團、松手散落為宜。
2.及時灌溉。在花生播種完成后,需要及時灌溉,提高出苗整齊度。如果生長中期雨量過大,需要重點做好田間積水排水工作,否則容易爛根,影響產量。
3.提高深加工水平。要提高花生種植的經濟效益,推動花生產業(yè)鏈發(fā)展尤為重要。應全面推動桂平市花生食品加工業(yè)發(fā)展,提高花生產品的應用范圍,不斷開拓新的加工領域,實現(xiàn)多層次、多品種、高質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并對花生食品加工時產生的副產品、廢物進行二次利用。
總之,花生的栽培技術已經經歷了一定的發(fā)展,并通過不斷采用新的技術手段和科學管理方式提高產量,幫助農業(yè)生產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林萍.花生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途徑探討.2017.
[2]賴洪枚.淺談花生栽培技術與提高種植效益的措施.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