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瀕臨消失的擲鐃鈸絕技

      2019-09-25 18:46:26黃輝全
      閩南風 2019年9期
      關鍵詞:常春香花僧人

      黃輝全

      擲鐃鈸集舞蹈、音樂、雜技表演于一體,尤擅長飛拋鐃鈸而出色,行話稱“演金”,亦稱有飛鈸、舞鈸、戲鈸。因它具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基礎、驚心動魄的觀賞價值而被列為民間宗教舞蹈,收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福建卷》和《中蹈志·福建卷》。漳州市和泉州市分別將其列為“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被文化部列入中國第二批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項目。

      作為一種佛門雜技表演項目,擲鐃鈸武藝技巧高,又能強身健體,“于是人爭習之。然其初時,亦止僧道外教者流,從而學習且炫為法術,用為護教之法”。后逐漸被道教和民間所吸收,成為一種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形式,至今約有900年的歷史。

      香花武僧 獨門功夫

      擲鐃鈸為佛門十八絕技之一。有關擲鐃鈸表演的起源,說法不一。有的說是來自佛教羅漢 “飛鈸尊者”的傳說,能使鐃鈸在他手中飛來飛去,出招變化各種動作,故稱“戲鐃鈸”。在漳州地區(qū),傳說十八羅漢中手持銅鈸的尊者、漳州五云派之潛云派系香花僧人所創(chuàng),經(jīng)民間輾轉流傳,由香花僧人在龍海常春巖口傳身教流傳下來。并從漳州傳播北至泉州、仙游、龍巖,南至廣東汕尾和潮汕地區(qū),東至臺灣,西至廣東梅州等地,常春巖開基祖先香花僧人,帶著十八般武藝和渾身佛門絕技,其中最突出的獨門技藝就是“戲鈸”,以及經(jīng)書和中醫(yī)學秘方驗方來到龍海市東泗鄉(xiāng)虎渡村常春巖,授徒傳藝。所授之徒個個文武兼?zhèn)?,且精通醫(yī)學,常春巖以武僧的戲鈸武術和行醫(yī)濟世之名,流傳閩南和南洋一帶,代代相傳至今。

      據(jù)了解,香花僧人一般在7歲左右進寺廟, 16歲正式宣誓入門。戲鈸有著較高的技術含量,技巧較多,表面看似易懂,實為奧妙,學而艱辛,一整套功夫非三至五載難成。

      香花僧以香花、佛事為本,文武同修。作為特殊的佛教派別,香花僧同屬臨濟禪宗。但不同于正統(tǒng)的佛教叢林的是,香花僧可以建家立室,可以帶發(fā)常駐佛寺,可以從事佛事活動,如“紅白事”做醮、安龍、做火光等。數(shù)百年來,香花僧侶歷經(jīng)傳承與發(fā)展,獨創(chuàng)香花音樂風格“香花曲”,還進行南少林武術套路和拳術的表演,同時有上刀梯(桿)、打竹竿(耍輪)、穿五方、吞刀吐火、舞鈸、打火城等,場面很是熱鬧。相繼涌現(xiàn)出釋妙興、正勛、宗麒、宗麟等一批德高望重、造詣很深的香花名僧,在閩南一帶頗有影響。如東山香花僧經(jīng)過眾多僧眾的傳承、發(fā)展,流傳甚廣,主要有九座寺(古來寺)、黃碧派(恩波寺)、開元派(寶智寺)三大流派。

      耍鈸之技 飛鐃之舞

      擲鐃鈸表演以鐃鈸為主要道具,動作剛健有力,技術性強。一副重近1.5公斤,直徑約40厘米的銅制大鈸,在表演者手中左右翻轉,變換著各種高難度動作表演幾十種節(jié)目,持續(xù)兩個多小時毫無重復,有時也可由藝人即興表演,自由發(fā)揮。

      擲鐃鈸表演藝術,傳承方式主要通過口傳心授,由于資料的缺失,這一過程中,不但自身技藝得到鍛煉,而且視野得到拓寬,加上對戲鈸技藝的深刻理解和極強的悟性,不但傳承了老一輩飛鈸藝人的傳統(tǒng)技藝,而且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礎上有所完善創(chuàng)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技法。

      常春巖戲鈸表演分為三組:

      第一組:吐珠、弄花、單週、虎翻墻、單背、雙背、單週(可加虎翻墻、採茶、嫦娥照鏡)、披翔。

      第二組:趕單竹帶缽、單竹過五指山、單竹過五官(也可用雙竹過五官,可加搖蓮花)、接竹(可加雞啼谷、目連挑經(jīng)、喜鵲過枝)、刀槍技(可加碗、盤,或其它雜技)、鑼技、軟竹。

      第三組:吐珠背(可加單腋背、直銅倒、雙腋背、連環(huán)缽、虎上叉、頂籃、下地牡丹)、迴輸、下地照鏡(可加咬缽)、翻轉缽、搖珠(可加獅咬球)、叫雞入袖(收尾)、上大人(腳站在藥缺罐上)、拋番薯片、食指擊破甘蔗塊,收式。

      戲鈸藝人目前還掌握著鐃鈸的多種技巧:弄花、大抽、虎翻墻、單背、雙背、披翔、趕竹、過五指山、過五官、雙接竹、刀槍、弄鑼、咬鈸、上大人、軟竹等等。

      擲鐃鈸與南音、布袋戲、木偶等一起被稱為“民間十八種藝術”。擲鐃鈸耗表演時間較長,體力消耗大,通常由兩人輪流進行。傳統(tǒng)的表演動作除“轉鈸”“飛鈸”“繞鈸”外,還有“拿大頂”“耍草帽”“耍球”“托酒瓶”“鉆火圈”“高竿頂鈸”“踩高蹺”等種種高難度動作,演出驚心動魄。在表演程式上,擲鐃鈸除開頭的“請鈸”“推山”“擊擦鈸”“右輪鈸”“拋鈸”和結尾的“直如送”“誘包子”為固定順序外,表演者可隨意選擇動作即興表演。表演除了打擊復雜的節(jié)奏外,還要表演出上下翻飛的動作,表演動作變化繁復,無固定臺位,無固定調(diào)度,演員或正位,或側位,時而從左到右,時而從上到下,時而從前到后。銅鈸上下翻飛,有獅吼龍吟之勢,萬馬奔騰之威。表演過程中主奏、伴奏樂器雖然形態(tài)、擊法各異,但節(jié)奏統(tǒng)一,韻律和諧。表演時根據(jù)樂曲情緒不同,所表演的動作也不相同,時急時緩,任意發(fā)揮,起烘托作用。

      飛鈸不僅是表演的道具,也可作為武器殺敵。龍海常春巖第二十世傳人釋妙興,戲鈸武藝精通,鏢和銅錢用手隨發(fā)出百發(fā)百中,可在幾十步遠入木三分之二。明代嘉靖年間倭寇進犯東山時,東山香花僧與當?shù)氐能娒褚坏溃晃窂姳?、抵御外侮,曾用飛鈸和鏢錢制敵,令倭寇敗逃。

      至今東山香花僧人在做“和尚戲”中,仍保留一項帶有雜技性質(zhì)的擲鑼鈸和鏢錢等動作剛健有力、技術性強的南少林武僧表演項目。

      搶救保護 傳承創(chuàng)新

      常春巖歷代多出高僧,其中以妙通僧人最為著名。傳說他們武功精湛,練就一身輕功,能腳踩水田間的稻茬過田地,不沾一點泥水;能踩在瓷茶壺上戲鈸。如今,常春巖每逢佛祖生日,常春巖第二十二代弟子甘亞瑞等僧人表演了弄花、大抽、虎翻墻、單背、雙背、披翔、趕竹、過五指山、過五官、雙接竹、刀槍、弄鑼、咬鈸、上大人、軟竹等多種戲鈸絕活,讓瀕臨消失的絕技得以搶救、保護和傳承。

      一副百年銅鈸已在甘亞瑞手中傳承了35年,銅鈸上的補丁蓋住了歷史塵封的記憶。每年在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釋迦牟尼佛成道之日,所有常春巖佛門弟子聚集在一起,文僧人在佛祖前誦經(jīng),武僧人表演戲鈸、雜技等,令人擊節(jié)贊嘆。漳浦佛曇鎮(zhèn)后許村的陳氏“絕活世家”在當?shù)厥羌矣鲬魰?。年近五旬的陳忠平是漳浦陳氏“絕活世家”的第二代傳承代表,不僅完整繼承其父陳木火老先生各式各樣的“絕活”,還不斷創(chuàng)新出新“絕活”,研究出“演金”一百零八般招式,即借助傳統(tǒng)的金屬演奏樂器來進行各種各樣的技藝表演,包括“踩壺輕功”“鼻子吹功”“獅咬球”“抱佛印”“帶缽起竹”“過五指山”“過五官”“雙接竹”“咬缽”“上大人”“軟竹”“單抽”“蝦蛄戲鈸”“樹葉吹奏”“木偶絕技”等,大大豐富了“絕活世家”的表演樣式,且表演難度更大。

      身如桅桿腳如船,伸縮如鞭勢如瀾。藝人們用手中的鐃鈸,隨著氣勢磅礴、震撼人心的音樂,做著上、下翻飛的舞姿。但見表演者雙腿不動,惟靠雙膝不停地屈直和腰部多方位擺動。舞鈸動作一個接一個,鈸在手中閃爍飛轉、鈸纓凌空飄動;鐃在周身翻纏,忽屈忽伸,金光奪目,讓人深有神威難撼,法力無邊之感。

      猜你喜歡
      常春香花僧人
      必然的結果
      必然的結果
      讀者(2024年3期)2024-01-29 05:41:37
      常春作品
      另一天
      衛(wèi)士
      當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23:40:14
      C band microwav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pseudomorphic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結香花
      心聲歌刊(2021年2期)2021-07-16 07:05:52
      鄭巢與僧人交游詩歌考
      澄香花開——旅美新銳鋼琴家李賀澄梓專輯簽贈會小記
      Kinetics of Glucose Ethanolysis Catalyzed by Extremely Low Sulfuric Acid in Ethanol Medium*
      湖口县| 友谊县| 志丹县| 内黄县| 永修县| 峡江县| 沁阳市| 韩城市| 神木县| 高雄市| 同德县| 大关县| 南康市| 赤峰市| 祁连县| 洪洞县| 阿尔山市| 云南省| 西平县| 南城县| 崇文区| 武隆县| 郎溪县| 邛崃市| 湘潭县| 南澳县| 藁城市| 彰化县| 漾濞| 巍山| 湖南省| 惠来县| 洛扎县| 定日县| 东平县| 云和县| 竹溪县| 当阳市| 泾阳县| 射洪县| 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