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中
興趣
名言速記: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獝垡蛩固?/p>
素材分析:
興趣,使人克服困難;興趣,使人廢寢忘食。蘇德超就是利用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巧妙地激發(fā)了學生們對哲學的興趣,才使得自己的課變得這樣受歡迎。
一個晚上,武漢大學教5樓的一間教室里人頭攢動,就連教室的過道里也坐著學生,他們聚精會神地看向黑板。學生們越聚越多,不一會兒,教室內已聚集了100多人,因為座位不夠,還有不少人在站著聽課。
只見一位40歲左右的教授健步走上講臺,看著滿教室的學生,他朗聲問道:“一個人疼痛到昏厥,那這個人是否還在疼痛?”
短暫的沉默后,有學生舉起了手。教授正要請他發(fā)言,沒想到突然停電了。黑暗中,教授還是請剛才舉手的學生繼續(xù)發(fā)言,并說大家可以討論半個小時,如果討論完還沒有來電,就直接下課。有學生打開了手機,用上面的手電筒功能照向講臺,教授風趣地說,現(xiàn)在我已經足夠閃亮了。
兩小時后,教室才恢復供電??稍谶@兩個小時里,100多位年輕人和一位教授,一直在黑暗中討論著哲學的難題“形而上學”,沒有一個人離開。
這堂在暗夜中開始的哲學課,被載入了武漢大學畢業(yè)生的畢業(yè)歌里——“黑夜哲學對話,眼眸里升起燈塔”。這名在暗夜中仍給學生上課的教師,就是武漢大學哲學系的網紅教授蘇德超。
幾年來,蘇德超精心鉆研,大膽改革,以開發(fā)學生智力為己任,練就了獨門秘籍,愣是把一堂冷門課“加熱”成了生動有趣、學生喜聞樂見的熱門課。
他的秘籍就是懂得給學生講“接口”,找到課堂的“沸點”,隨時隨地向學生提出各種乍一聽好笑、細一想深奧的問題。他拋出的問題就像在課堂上點了一把火,燃起了學生討論的新高潮。
蘇德超善抓課堂“沸點”,吸引學生興趣,“勾引”著學生“不換臺”,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是難能可貴的。他的付出得到了學生們的高度評價,也使他聲名遠揚。學生們親切地稱他為“燭光導師”,他的課也成了“很多人每周的理性之光”。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蘇德超之所以能在課堂上找準“接口”和“沸點”,源于他在平時付出的辛勞,也源于他的睿智和開拓進取、勇于改革的精神,愿我們的大學校園出現(xiàn)更多像蘇德超這樣的“燭光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