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畢明
本期沙龍主題:變厲害。
知乎上36 個神問答、被沙龍兄弟姐妹們戲稱為“36 計”的第23 計。
第23 個神問答:
問:要怎么努力,才能成為很厲害的人?
答:只要埋頭過完自己的坎,自然有人會分心落后,最后你自然就是一個很厲害的人。
這知乎上網友的問答,真是越來越厲害了:竟然討論“怎么成為很厲害的人”。
啥樣兒是“很厲害的人”?首先想起了李白的兩句: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瞅把詩中人厲害的。應了網友那句:“你這么厲害,你媽知道嗎?”
人家媽媽知道不知道,咱們不知道,但歲月一定知道他是如何千辛萬苦練功的,誰也不是天生神功,又不是哪吒。
但這時,我們再看那回答,有味道了,歌詞大意:專注,沖,然后,你就厲害了。
專注,有多少人做到了心無旁騖?沖,有多少人全力以赴了?
咱們說著孩子:“我讓你努力學習,是為了將來你有更多選擇!”做的呢?用自己固步自封的下半生,去映照孩子必須努力的上半生。孩子真沒瞅見“很厲害的人”,就瞅見氣急敗壞的咱們了。
講個故事。
前兩天去接孩子,碰到了一位相熟的家長。我曾在沙龍?zhí)徇^,這女娃不上學,是選擇在家自我教育,特例。每次學期末回班參加考試,成績都極優(yōu)秀。開學,五年級了。
這媽媽跟我有個對話。
“我這學期想讓她回學校的,可她不干,我心也累,上班總擔心獨自在家的她?!?/p>
“孩子給理由了嗎?”
“她說上學她個子大總坐后面,前面男生淘氣,影響學習,不喜歡無效社交?!?/p>
“你快寬心吧。我們送孩子上學校,能學習、了解社交,進而會取舍是目標。她都懂有效、無效了,階段達標。我家娃,剛從外星落到地球,男孩女孩真不一樣?。 ?/p>
“是啊,學校一學期的課程,她一個月就可以搞定,自我管理得也不錯?!薄皣K嘖,這娃厲害了。保持和孩子的溝通吧?!薄八貏e有主意,她爸是省高考狀元,反而比較不在意學習形式了?!?/p>
“一家子厲害的人!”
“真不是,咱們必須堅定,不能讓那些焦慮的家長帶跑了!”
曾經,和朋友說起最近厲害的電影以及后面厲害的人。朋友的一句話很犀利:“電影需要想象力,雖說想象力無限,但格局有限啊,格局會反制想象力?!?/p>
所謂“厲害”也一樣吧,你有厲害的格局嗎?格局從何而來?不是學習,差異在學習的能力。學習的能力從何而來?問李白。 (朱子)
李巖
我和唐堯是發(fā)小,上學之前就在一起玩兒。我上二年級時他的作文《生動的一課》被選入小學生作文選,這篇作文不僅成了作文選本的書名,封面的圖案也是他的形象。這下他成了小名人,學校廣播了他的作文并號召向他學習。那時候他不到十歲,我比他小兩歲。于是,他看什么書我也跟著看,他對什么事感興趣,我也要去湊熱鬧。唯一不和他同步的是他喜歡運動,我不喜歡。之所以不喜歡是常看到他運動之后,胳膊腿兒上永遠傷痕累累。
唐堯在上大學時學數(shù)學,學得好好的臨畢業(yè)留校之際卻選擇退學出走,說是去追求藝術生活。最后折騰回故鄉(xiāng)買了一個農家小院定居下來,美其名曰“懷著鄉(xiāng)愁尋找家園”。
雖然我常以與堯為伍,有時候也會為他的選擇而困惑。當年人們紛紛出國留學或在大城市淘金時,他卻歸野,在山莊花溪的清幽靜謐中,悠然度日?;蛟S就像蘇軾的臨江仙《夜歸臨皋》所云:“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轂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p>
由于相距遙遠,我對他的情況所知有限。忽有一日看到一本《知音》雜志,翻開一看,竟有一篇關于他的文章。寫他與一位曾是霹靂舞比賽冠軍的重慶姑娘過起“神雕俠侶”式的山居生活,后來兩人的生活被中央電視臺的《半邊天》和《東方時空》做了專題報道,湖南衛(wèi)視等媒體也廣為傳播,結果兩人被譽為“世紀末最后的童話”。
得知此消息后我暗自發(fā)笑,這生活能算是隱士嗎?
不過唐堯這段十多年的山居生活,使從前如“陀螺般旋轉”的他有了充足的閱讀時間。他最喜歡說“每個個體生命的活法才是真正重要的藝術”,“每個人一生的生命體驗就是哲學、宗教和藝術的全部意義”。他出版了兩本有關藝術的著作,那是他用語言浮雕出來的美學思想。長江南岸那個擁有花溪和芭蕉的家,也被向往這種生活的朋友們印在心中,成了不收門票的打卡景點。
這么看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他的生活本身。
本以為他從此“小舟從此逝”,升仙成佛。沒承想他忽然回到北京,被北京奧運會組委會聘為雕塑項目藝術總監(jiān),然后風生水起地做起藝術作品策展人。事業(yè)成功與他潛心讀書有密切關系,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他和他的舞蹈明星夫人演繹了一場從鄉(xiāng)間到都市的愛情童話,如今再說起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漂亮的舞蹈明星夫人說:“為什么要‘常恨’?凡事想了就做,做了就了了?!?/p>
董巖
夜里睡不著,吃了安眠藥仍舊睡不著,網上隨意翻著,看了一小段曾仕強關于家庭教育的視頻,安眠藥有短期失憶的作用,所以大部分內容第二天都忘了。只記得他說,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他傳遞個觀點,這世界不是二分法的,即非對即錯。應該讓他知道,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是不同的樣子,所以越長大越要知道沒什么標準答案。沒有人能夠把這個世界的一切完整地納入自己的視野,每個人只能夠從自己的立場、自己的知識結構與經驗視野中獲得自己的理解與見識。
朋友陳潔一直是個優(yōu)雅淡定的女人,經歷過不少事,但她總是有條不紊地解決。陳潔的媽媽是小學老師,從小就給她們姐妹的生活制定出嚴格的時間表,她覺得受益終生。后來她曾經一度也從事教育工作,更深刻地意識到習慣養(yǎng)成有多么的重要。于是,打兒子出生起,陳潔便制定出縝密的時間表,兒子一直很優(yōu)秀,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都是海淀名校里的優(yōu)等生,陳潔也對自己的教育理論與實踐很滿意。
計劃嚴謹、喝酒不醉,
算厲害不?
當然算,不算馬上就讓你知道厲害。
討論厲害本身就沒標準答案,
因為活著不是就做一件事,多維。
哪一個角度厲害,都是厲害;
想用一處厲害博事事厲害,
不是不厲害,是根本做不到。
陳潔的兒子留學歸來后,跟著父親在外地創(chuàng)業(yè),雖然不能時常見面,她還是相信,自己在孩子18 歲之前給他養(yǎng)成的好習慣,會讓兒子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況且兒子跟在老爸身邊她還是很放心的。直到兩年后,兒子十二指腸胃潰瘍發(fā)病,回京養(yǎng)病,陳潔才知道,這兩年兒子有時追劇到凌晨三四點,有時候打游戲忘了吃飯。在機場接到兒子,看著他消瘦發(fā)青的臉色,陳潔除了心疼,還有些抱怨老公沒有照顧好兒子。陳潔開始擼起袖子,想著法子給兒子養(yǎng)身體。
幾個月的精心照料,兒子身體養(yǎng)好,又回到父親身邊放飛自我,陳潔終于松了口氣,她又有時間和朋友們吃吃飯、聊聊天。陳潔說兒子熬夜是最讓她接受不了的,朋友意味深長地說:“我聽過這么個觀點,我們總希望孩子少走彎路,但其實我們曾經撞過的墻,跌過的坑,孩子們都不能幸免,他得自己撞一遍?!标悵嶞c頭:“我是過度保護?!迸笥牙^續(xù)說:“所以對于孩子來說,有個堅定的內心,能管住自己挺難的。”陳潔嘆氣點了點頭:“堅持自我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我現(xiàn)在也管不了了?!?/p>
或許成長就是這樣的,夾雜著無奈、夾雜著失落還有一些不甘心,以及自我否定。我們花好長時間來認識自己,強大自己,但當所謂的困難來檢驗時,終究還是很輕易的就崩潰了。這時,我們才明白,內心那座城墻,沒那么堅不可摧,有原則、內心堅定得需要更長的時間去修煉。
木匠
差不多快一年沒見到老金了,正好周末有空,于是,一個電話打過去:“老金,好久沒一起小酌了,周六中午,出來坐會兒?”
“嗯,飯可以吃,酒就免了?!崩辖鹨蝗缂韧厮?,不過為什么“酒就免了”呢?我和他認識也小40 年了,一起喝過無數(shù)頓酒,記得有次去他家,叫他出來喝酒,臨出門兒,就聽他老婆在里屋高喊了一聲:“你一會兒,少喝點!記得明兒一早,還得陪我回娘家呢。白酒,最多不能超過兩瓶??!”
周六,老金一落座,就把酒杯倒扣在了桌上,“喝酒,誤事!”
老金家在農村,大學畢業(yè)后,漂在北京,多年下來,一文不名。后來,他家鄉(xiāng)的一個發(fā)小包工隊來北京找活兒干,特意找他到酒桌上去拼酒,老金喝贏了,不但贏了訂單,還贏出了自己的新天地——入職酒桌對手的公司。后來,老金便憑借著他在酒桌上的“大殺四方”,贏得了不少人脈資源,為公司創(chuàng)造了不少利潤,同時自己也節(jié)節(jié)高升,現(xiàn)在已經是公司的副總了。所以,老金過去常說,“咱能有今天這樣的幸福生活,真得感謝咱娘給了咱一個好胃!”
“喝酒,誤事?你……幸福生活不要啦?”我打趣道。
“什么幸福生活,我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老金長嘆了一聲。
這天,老金剛從工地回到公司,就接到了前臺的電話:“下面有一位先生和一位女士找您,沒有預約,但他們說和您認識,您看……”老金想,既是熟人,那就見見吧。
不一會兒,一胖一瘦兩個人走進了老金的辦公室,一進門,瘦子就大喊了一聲“金哥,還記得我不?”“你是?”“我,小董呀!兩個月前,在李總的飯局上,咱們見過。好家伙!那天,您可是把我灌得三天沒起來床??!哦,這是我們公司的畢總……聽說貴公司最近又開了一個工地,準備進八百噸鋼筋。正好,我們公司有這些貨,我們畢總聽說我跟金哥您認識,這不就來了嗎?”
“這……”老金剛要開口?!鞍?,這都到飯口了,地兒我已經訂好了,下樓一拐彎就到。走,咱們邊喝邊聊。金哥,您可能還不知道吧,我們畢總,也是海量……”
讓老金沒想到的是,這位畢總果然海量。自己都喝得去衛(wèi)生間吐過一回了,人家那還什么事兒沒有呢。結果,老金暈暈乎乎地就同意了從他們那進貨。還簽了合同、打了40 萬首款。
到貨的時間過了兩天,貨還沒到。老金急了,趕緊給畢總打電話,沒想到畢總卻說,他也在找小董呢。再一問,原來他是被小董兩千塊雇來跟老金拼酒的。到現(xiàn)在,小董還沒跟他結賬呢……
“你說,這酒我還能喝嗎?我得準備打官司追款了?!崩辖痤j然。
彭立昭
白水洞,那是一個大山深處梯田層層的花瑤古寨。滿妹靜坐于院子里,阿媽正在給她“絞臉”?,幖疑倥搅耸辶鶜q就要“絞臉”了。這“絞臉”就是用兩根絲線張開在少女的臉龐上,飛快地絞合,將臉龐上的汗毛拔光。絞過臉龐的滿妹,滿臉通紅,燦若桃花。
她剛起身準備去做飯,一個年輕人踏步進了她家的門。滿妹認識,奉天,一個瑤家的小秀才。自從愛上收集山歌后,他已收集了上百首花瑤山歌。奉天揚一揚手中的小型錄音機,向她發(fā)問,“唱曬嗎”(唱歌嗎)?“上次你整理的還不會?!薄皼]事,多來幾遍?!比缓?,他將錄音機掛在樹上,讓滿妹聽他錄的新歌謠。
沒過多久,一群群“挑花”的瑤姑瑤嫂,大家爭先恐后地來院子里演唱!她們唱著清亮婉轉的山歌,奔放、熱烈、多情。可當她們坐下來,拿起針線,畫面一下子便靜了下來。滿妹給人的印象便是如此,動如脫兔,靜若處子。
傍晚,炊煙裊裊升起。奉天被留在滿妹家吃飯。老酒醇,臘肉香,南瓜甜,豆角脆,糝子粗,河魚細……
會唱山歌、96 歲依然硬朗、撿廢品,
算厲害不?
當然算,不算你抻一個試試?
討論厲害本身就沒標準答案,
因為活著風物長宜放眼量。
哪一個年齡段厲害,都是厲害;
想用一段厲害博全程厲害,
不是不厲害,是你的全程是多長?
“深山老林路幽幽,郎想妹妹春到秋。妹是金雞地上跑,郎是天鵝白云游。十八哥呀快加油,一世姻緣要早收?!憋埡?,滿妹用漢語演唱了他整理過的山歌,瑤家風味有趣多了?!吧礁锜o假戲無真”,他夸獎她。
多年后,滿妹追隨奉天,考上了中專,畢業(yè)后被分配在縣總工會工作?;楹?,他們仍努力地走山寨收集整理山歌,堅持了多年。他們遴選出來的一部分山歌成為湖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亦成為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那是后話。
滿妹見的世面多了,眼界自然開闊了不少。一次,她帶姑娘們出外演出,唱花瑤山歌。沒想到,好些演員頭上戴的包頭(鮮艷夸張的帽子)掉了下來。包頭是由紅黃藍綠等彩色毛線編織而成,長長的小彩帶纏繞在頭上,包在頭上很漂亮,但不牢固,尤其是給生活、生產勞動等帶來諸多不方便。滿妹是地道的花瑤,這種滋味,這種煩惱,這種感受,她深有體會。“改吧!”不茍言笑的奉天很支持她。
炎夏,風紋絲不動,蟬鳴得厲害。她用竹篾條編成一個斗笠般的錐形骨架,在頂部預留一個大圓圈,然后將花帶編滿錐臺形骨架的正反兩面,再在最外圍綴一圈彩珠,后邊垂兩條色彩艷麗的長須穗。既有古老的風韻,又帶著現(xiàn)代的時髦,它使花瑤姑娘更加艷麗,更加光彩照人。
奉天沖她說了句:“還不錯!”那一晚,她失眠了,腦子里各種各樣的包頭、腰帶、新娘裝等圖案,像浮在藍天上的云朵,散開,復又聚攏,她情不自禁地比畫著,夢,撐開了……
李雄峰
9 層住著一位老太太,兒女都在國外,只因老太太的外孫子浩浩是我兒子的兒時玩伴,所以,我們都喊老人家“浩浩姥姥”。
浩浩姥姥今年已經九十六歲了。十年前,老伴去世了,兒女又不在身邊,老人家成了名副其實的空巢老人。然而,老人家的晚年生活,我認為值得很多人學習借鑒。
老伴去世之后,我從浩浩姥姥的臉上和精神狀態(tài)上,絲毫看不出孑然一身的寂寥。我總對老人家說:“您活得可真是開心!”“不開心能怎么著啊,我不能自己尋死去啊,活一天就努力開心一天、樂呵一天吧,別自己找別扭!”我就覺得姥姥活得可真明白。
浩浩姥姥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早上五六點鐘就出門遛早兒,然后買早點,再帶回點青菜,回家吃了早飯,歇上一會兒。八九點鐘,老太太便招呼著另外三位老姐妹兒,今兒你家,明兒我家,湊在一起打麻將。中午十二點左右,牌局散了,老太太們各回各家。浩浩姥姥自己會簡單地煮點面條,焯里點青菜,軟軟爛爛地吃了,再歇上一會兒。下午兩三點鐘,四位老太太又聚齊了,繼續(xù)搓麻。而后,散帳,吃晚飯,歇了。日子如此輪轉,浩浩姥姥天天樂樂呵呵。
頭兩個多月前,我看見浩浩姥姥獨自一人坐在小區(qū)的花園里,不禁疑惑:不對啊,這會兒應該是打牌的時段,莫非……
“口害,有段日子沒打牌了——我們四個老姐們兒,走(去世)了倆,其中一個才八十多歲,比我還小幾歲呢,如今也湊不上人了……”聽到這一番話,我不知該如何安慰老人家,九十六歲的老人,看過了那么多人世間的生死,其中的感受一定比我豐富得多得多。我心里特怕老人家一蹶不振,暗自用老人家曾經說過的話為老人加油:努力地活著!
扯句題外話,12 層租住進來一家人,一對年輕的小夫妻,每天朝九晚五地上班,孩子也上了幼兒園。為了照顧孩子方便,于是把身在外地的父母接了來??蛇@位老父親偏偏閑不住,竟然每天穿上一件藍布大褂,推上一輛小三輪車,在小區(qū)里轉悠著撿拾廢品,然后賣了換錢。我不知道這對小夫妻是怎么想的,反正要是我,是不會同意家中老人去撿破爛兒的。
最近這一個月,我就發(fā)現(xiàn),浩浩姥姥又開心起來了——每天早晨推著自己的小推車,不僅遛彎兒,而且有個廢紙箱子、空飲料瓶子,也撿回來,而且隔三岔五地把這些廢品歸置得整整齊齊,再用小推車推去賣……
努力活著,還能活出樂兒,我就服浩浩姥姥!等我退了休,我也去幫著姥姥撿廢品。那會兒,姥姥該是一百多歲了。
掃碼訂閱《北廣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