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超峰
摘? ?要:本文通過行動研究法,構建了以微課為載體的“三維六環(huán)”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自學探究。這種教學模式對于落實“以生為本,以學定教、以學促教、以學評教、合作探究”的新課程改革理念具有積極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微課;三維六環(huán);翻轉課堂;自學探究;行動研究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fā)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對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將起著支撐和引領作用。
微課:是“微型教學視頻課程”的簡稱,它是以5~8分鐘的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教師針對教學的重難點、易錯點、易混點或拓展點為目標而設計的適合學生利用各種終端設備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新型課程資源。微課具時間短、選題小、設計精、效果好的特點。
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在課外通過教師提供的微課視頻完成知識的學習,再通過課堂上的合作探究,教師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從而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達到更好教學效果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以微課為載體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目的是遵循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規(guī)律,為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實現(xiàn)提供了可能。
有些教師在課堂上直接進入新知識的傳授,“滿堂灌”現(xiàn)象嚴重;有些老師將自主學習放在課堂,由于時間緊、任務重,許多學生沒來得及理解就被老師帶進了知識傳授環(huán)節(jié);也有些學生理解能力較差,只聽一遍并不能理解知識的內涵,從而造成當堂檢測的效果大打折扣。
造成物理課堂低效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部分教師過多關注自己“教什么?”,忽略學生“學什么?”;二是部分教師以為講完了,學生就學會了,只關注自己“教了什么?”,忽略學生“學會了什么?”;三是部分教師只關注學生是否“學會”,忽略了學生是否“會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導致課堂低效的主要原因。
針對當前課堂存在的普遍問題,如果教學中采用“三維六環(huán)”教學法,即以“自主、合作、探究”三個維度為中心,通過課前的“導、學、思”和課堂的“展、評、測”六個環(huán)節(jié)為重心的基于微課為載體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落實“以生為本、以學定教、以學促教、以學評教、合作探究”的新課程改革理念具有積極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下面筆者就以八年級物理“浮力”復習課為例,談談基于微課為載體的翻轉課堂引導學生自學探究的實踐研究。
3.1? 導:即微課導學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制作微課視頻時,要重視微課引入的新穎性、知識講授的精準性、任務配發(fā)的有效性和下節(jié)預告的激趣性。
例如,在錄制“浮力”復習微課時可按以下四個步驟:首先展示如圖1所示的情境“將同一個雞蛋先后放入甲、乙兩個完全相同但盛有不同濃度鹽水的杯中,雞蛋靜止時兩杯中的液面恰好相平,請問:哪個雞蛋所受浮力大?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強哪個大?”進行課題的導入,從而引起學生的思維沖突;第二步是教師引導學生精準地進行公式推導,點評易錯點和易混點,歸納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第三步是任務配發(fā),把剛才所學內容的知識點進行拓展變式,讓學生在訓練中領悟和鞏固所學知識;第四步是下節(jié)預告,教師可通過“同學們,今天所學的內容是漂浮或懸浮的情況,如果一只玩具青蛙在甲容器中漂浮而在乙容器中沉底,那又怎樣比較它們所受浮力的大小呢?”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3.2? 學:即自主研學
這是翻轉課堂的亮點,它將傳統(tǒng)的課堂關注教師“教什么?”轉變?yōu)閷W生“學什么?”,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性,更好地落實分層教學,體現(xiàn)因材施教。
例如,學生可以在家里這一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里利用各種終端設備進行自主研學“浮力”微課,實現(xiàn)了將“課堂”延伸到“課外”的轉變,學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如果有些同學跟不上教學節(jié)奏,這部分學生可以按暫停播放按鈕并動手筆記或是反復觀看微課視頻直到完全理解。
3.3? 思:即思考質疑
如果說引領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在于啟發(fā)學生思考,而推動思考的則是一些具體的學習任務。
例如,在學生通過自學領悟了解題過程后,接著思考任務清單中的拓展變式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將原題進行如圖2所示的拓展變式:“在鉛筆下面粘上一塊橡皮泥,它漂浮于容器中,如果在這杯清水中逐漸加入濃鹽水,則鉛筆所受的浮力怎么變?鉛筆浮起來些還是下沉些?”,通過這一變式訓練,讓學生在動手中體驗感悟所學知識的內涵。如果對“浮力”的知識存在困惑時,可以在線重看微課、在線討論或是將學習中存在的困惑記錄下來在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提交討論。
3.4? 展:即探究展示
小組合作學習可采取“421”的模式。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方式,將四位同學組成4人群學習合作小組,2位同桌組成對學互助小組,自己作為獨立學習個體。在翻轉課堂模式中,按自學、對學和群學的方式螺旋進行,讓學生從傳統(tǒng)課堂的“聽”到翻轉課堂的“展”轉變,讓學生從被動學到主動學,從共識到我見,從展示到分享,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第二天的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小組成員交流微課學習心得,可以讓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先說學到了什么并提出困惑。然后小組成員進行互幫互助,教師參與其中,最后由小組同學一起進行自學探究展示,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質疑能力。
3.5? 評:即點評歸納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對學生的學進行點評,要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體梳理形成知識網絡,讓學生從發(fā)散思維過渡到聚合思維。
例如,教師對小組的展示要適時的點評,既要點出亮點,也要點出改進的地方。要著重點評知識的重難點、易錯點、易混點、易漏點,特別要總結“一題多變”到“多題歸一”的思維提升。
3.6? 測:即檢測提質
教師要想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需要設置與本堂課內容相關的問題進行檢測,并通過限時訓練來檢測必備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科素養(yǎng),領悟核心價值。
例如,為了有效實施分層教學,教師可將與本節(jié)“浮力”微課視頻中有關的習題設計成“基礎達標”“能力提升”“拓展創(chuàng)新”等幾個模塊給每一位學生提供自助餐式的校本檢測習題,做到精選精練,從而讓優(yōu)秀學生吃好、讓困難學生吃飽。為了提高效果,還可把課堂檢測設計成積分制,讓學生在競爭中體驗到學習的成功感。
基于微課為載體的“三維六環(huán)”翻轉課堂引導學生進行自學探究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了教師從關注自身的“教”到關注學生“學”的轉變,實現(xiàn)了從“課堂”延伸到“課外”的轉變。體現(xiàn)“以生為本,以學定教,以學促教,以學評教、合作探究”的新課程改革理念,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積極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