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蕾
[摘要] 目的 探究消毒供應中心護理質量控制對院內感染的預防效果。方法 該院消毒供應中心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行護理質量控制預防院內感染,對比質量控制前(2016年1月—2017年1月)、控制后院內感染率、護理質量評分差異。結果 質量控制后院內感染率低于質量控制前,無菌區(qū)、物品、環(huán)境管理評分高于質量管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質量控制用于消毒供應中心可預防院內感染,改善器材消毒不徹底、滅菌不規(guī)范等現(xiàn)象,提升護理質量。
[關鍵詞] 消毒供應中心;護理質量控制;院內感染預防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6(c)-0036-02
院內消毒供應中心主要負責清洗、消毒、發(fā)放醫(yī)療器械,涉及眾多科室[1]。且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好壞嚴重影響醫(yī)護質量及患者生命安全,需加強重視。近年相關報道顯示,院內感染率明顯升高,且院內各科室均已做多方排查。故該研究在消毒供應中心以質量控制手段預防院內感染,觀察其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消毒供應中心共有31名工作人員參與本次試驗,且中途無人員流動。男11名,女20名,工齡2~13年,平均工齡(7.9±5.7)年,學歷:???9名,本科12名。該次護理質量控制前后基礎資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消毒供應中心護理質量控制方法如下:(1)提高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素質。①更新工作人員工作理念。因消毒供應室設備引入、理念升級等問題影響消毒供應效果。故加強工作人員工作重視度及學習積極性,積極參與新理念的學習中,規(guī)范標準操作流程,提升院內消毒滅菌工作質量。②科學護理安排工作人員。依照工作人員工作能力,適應崗位做好人員編排。當前消毒供應中心大部分工作人員均具有護士學歷及中級職稱,故需積極鼓勵新人繼續(xù)學習參與職稱評定。③加強對消毒供應室人員的培訓。確保工作人員熟悉各崗位職責,工作流程及要求等,針對不同物品的質量標準,清洗消毒及報錯措施進行了解。鼓勵工作人員參與考核、競賽中,不斷提升工作技能,更好適應本職崗位[1]。
(2)完善消毒供應中心質量控制體系。①依照國家、省制定的消毒管理規(guī)范、消毒管理標準健全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明確崗位責任分工,落實員工獎懲條例,完善相關標準,力求消毒供應工作質量相關標準。②建立醫(yī)院感染質控小組,負責制度制定、工作監(jiān)督及消毒質量控制[2]。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制定并落實解決措施。
(3)做好清洗、滅菌質量管理工作。①工作人員清洗器械時應傳代相應防護用品。清洗器械過程中依照器械材質、污染情況確定清洗劑及清洗方法。如遇精密儀器或表面難以清洗的儀器設備可借助超聲清洗機清洗[3]。對于污染嚴重的儀器可浸泡在堿性酶清洗液浸泡10 min后以自動清洗機或手動清洗。管腔設備可借助高壓氣槍或高壓水槍清洗。若遇無機物污染儀器設備可將其浸泡在除銹劑、酸性清洗劑中清洗。②滅菌人員需嚴格檢查包外滅菌標識及有效期。滅菌工作需依照說明書進行。不同物品包及敷料包分層存放,間隔距離應為2.5 cm以上,確保蒸氣可順利穿透。③嚴格依照院內規(guī)章制度及相關標準約束滅菌行為。熟識《醫(yī)療機械消毒技術規(guī)范》具體內容及要求,于日常工作中嚴格要求自身工作[4]。
(4)加強消毒供應監(jiān)管。①定期檢測供應室無菌物品存放環(huán)境,溫濕度是否合宜。無菌物品存放區(qū)空氣細菌含量需低于200 cfh/m3,物品包裝及檢查區(qū)空氣細菌含量需低于500 cfh/m3,物品表面細菌含量需低于10 cfh/cm2。②定期對滅菌包行細菌學檢測,并相應檢測壓力鍋。每周以生物指標反應滅菌效果,每日清晨滅菌前對空鍋行B-D試驗并做好各項檢查工作,保證滅菌質量。
(5)完善消毒供應中心硬件設施。及時對消毒供應中心滅菌器械,滅菌時設備進行校驗維修。如機器老化嚴重需及時更換設備。及時購進封閉式無菌送物車降低運送污染率。及時添置符合包裝要求的包裝材料。
1.3? 評價指標
對比質量控制前、后院內感染率、護理質量評分差異。①無菌區(qū)管理評分[2]:量表含滅菌器管理、一次性無菌物品管理、空氣消毒、人員著裝、標識五項。百分制,分數(shù)愈高效果愈好。②物品管理評分[3]:量表含無菌物品存放、物品轉運、不合格物品處理、物品儲存四項。評分同上。③環(huán)境管理評分:量表含無菌區(qū)、清潔區(qū)、污染區(qū)三項。評分同上。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經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連續(xù)校正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對比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院內感染率
質量管理前,院內器械消毒不徹底致院內感染3例,滅菌不規(guī)范致院內感染3例,發(fā)生率為19.35%;質量管理后,院內器械消毒不徹底致院內感染1例,無滅菌不規(guī)范致院內感染者,發(fā)生率為3.23%。質量管理后院內感染率顯著低于質量管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26,P=0.045<0.05)。
2.2? 護理質量評分差異
質量管理前無菌區(qū)管理評分為(70.1±10.3)分,物品管理評分為(75.3±6.9)分,環(huán)境管理評分為(79.1±7.3)分;質量管理后無菌區(qū)管理評分為(89.9±10.1)分,物品管理評分為(90.3±7.3)分,環(huán)境管理評分為(90.1±7.7)分。兩組質量管理前后無菌區(qū)、物品、環(huán)境管理質量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642,P=0.001<0.05;t=8.314,P=0.001<0.05;t=5.772,P=0.001<0.05)。
3? 討論
消毒供應中心提供的醫(yī)療器械需直接或間接被醫(yī)務人員和患者使用,需嚴格依照無菌要求操作。但因院內人流量大,工作任務繁重,院內感染事件頻發(fā)。故該院消毒供應中心為進一步提升護理干預質量,降低院內感染率,該院消毒供應中心擬行護理質量控制措施以提升消毒供應工作效率[5]。該文提及消毒供應中心護理質量控制措施共五項,即提高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素質,完善消毒供應中心質量控制體系,做好清洗、滅菌質量管理工作,加強消毒供應監(jiān)管,完善消毒供應中心硬件設施。提升工作人員素質可改善消毒供應效率;質量控制體系完善可提升員工約束力度;清洗、滅菌質量管理可保證工作合規(guī);消毒供應監(jiān)管可實現(xiàn)消毒供應質量持續(xù)提升;硬件設施完善可減少消毒不合規(guī)物品的產生[6]。上述五點用于消毒、滅菌工作中,可糾正器械消毒滅菌不徹底、消毒滅菌不規(guī)范現(xiàn)象,有效預防院內感染。此外,消毒供應室護理質量提升還需注重以下幾點[7]。①加強護理人員清潔衛(wèi)生意識。嚴格規(guī)范護理人員洗手操作,避免未經洗手致二次污染。②不允許護理人員多次在無菌間病房及公共區(qū)走動。③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也需注重合理布局,明確安全區(qū)和污染區(qū)[8]。
綜上所述,護理質量控制措施用于消毒供應中心可有效預防院內感染,提升器材消毒質量,規(guī)范滅菌行為,提升消毒供應中心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顧菁華,張繼英,徐虹.消毒供應中心對口腔診療器械采用追溯系統(tǒng)集中管理的效果評價[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22):5246-5248.
[2]? 雷君,龐俊,雎林,等.醫(yī)院供應室消毒與滅菌質量管理分析[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11):1137-1138.
[3]? 秦年,黃浩,何小燕,等.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電子化信息追溯系統(tǒng)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5):505-507.
[4]? 黃夢然.護理質量控制對預防消毒供應中心院內感染的應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8,25(22):74.
[5]? 井艷,于霞.消毒供應中心護理質量控制對減少院內感染發(fā)生的影響[J].系統(tǒng)醫(yī)學,2018,3(3):150-152.
[6]? 龔文紅,夏朝君,唐小敏,等.全程質量控制聯(lián)合層級管理模式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的效果[J].循證護理,2017,3(2):158-160.
[7]? 李文梅,付琴.消毒供應中心護理質量控制對院內感染的預防效果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36):174-175.
[8]? 謝齊珍.消毒供應中心護理質量控制對預防院內感染的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5,26(10):1300-1301.
(收稿日期:201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