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鋼琴這個樂器都被稱作是“音樂之王”,當然它也確實使得西方諸多國家誕生了一批杰出藝術家和經(jīng)典的音樂作品。在鋼琴藝術發(fā)展的過程中,每個國家都在鋼琴基礎教育上演變出了符合自己國家的鋼琴藝術特點,而這樣的藝術特點毫無疑問將會是推動整個國家藝術發(fā)展的重要條件。雖然中國在鋼琴教育體系中也有著不小的發(fā)展,但也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所以下文將主要以西方國家奧地利的鋼琴教育體系為討論探析的重點,目的則是從中吸取經(jīng)驗,然后打造出具有普遍適應性的鋼琴體系。
關鍵詞:鋼琴教育體系;中國;奧地利
鋼琴學的發(fā)展是起源于意大利人制作的第一架鋼琴,在這之后的漫長時光里逐漸經(jīng)歷了許多的改良和完善,最終才造就了這件優(yōu)秀的鍵盤樂器。中國是自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開始進行社會發(fā)展的轉型,這才使得原本以學校為教育中心的專業(yè)鋼琴教育開始逐漸面向市場并向市場進行普及,而在進入九零年代之后,鋼琴的社會教育也再次迎來了全新的發(fā)展機遇,在當時素質教育和美式教育的帶動下,開始學習鋼琴的群體呈現(xiàn)出成倍增長的趨勢,這樣的趨勢在近十年里都十分明顯,但因此而產生的問題也明顯的凸顯了出來,鋼琴教育市場呈現(xiàn)出一片虛假而又繁榮的假象。但這樣長時間沉淀出的問題絕不可能一夕之間就順利解決,只能先借鑒一些鋼琴教育體系發(fā)展先進的國家的經(jīng)驗,再結合本國的國情進行反思和借鑒,探索出一條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鋼琴教育之路。
一、分析和討論奧地利先進的鋼琴教育體制
(一)遵循傳統(tǒng),基礎扎實
奧地利這個國家在音樂上有悠久的歷史沉淀,被世界譽為“音樂王國”。古典音樂三杰貝多芬、海頓、莫扎特就已經(jīng)直接奠定了奧地利的古典音樂會享有世界級的地位,這也是奧地利人的驕傲和他們國家音樂傳統(tǒng)的核心。因此奧地利政府基金對此進行了大力的支持,而鋼琴藝術也作為傳統(tǒng)古典音樂的靈魂被列入至奧地利學生在進行義務階段學習時的課程當中了。奧地利的鋼琴教育會在因循傳統(tǒng)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將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趣作為重點。在學校學習鋼琴的兒童必定會先經(jīng)過一年的預備期,他們要在這一年當中先學習和訓練自音樂的基礎知識,以此作為基礎后就能建立起相對良好的音樂感和節(jié)奏感。在正式的鋼琴教育中他們側重學習古典的音樂作品和現(xiàn)代的音樂作品,其目的是要讓學生感受到古典音樂作品中歷史的厚重感和現(xiàn)代音樂作品中音樂蓬勃發(fā)展的時代性。毫無疑問奧地利的鋼琴教育專業(yè)化都是真正建立在學生對鋼琴抱有興趣和愛好的基礎之上,是時代文化與民族文化兩者的雙向促進。
(二)鋼琴教師從業(yè)門檻高
在教育行業(yè)教師的資質是決定著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在不論在社會教育中還是在學校教育中都是如此。奧地利在選拔音樂教師的政策上十分嚴格,他們將教師分為兩類進行培養(yǎng),一類是滿足于社會需求的專門音樂老師,另一類是普通學校中的音樂老師。其中音樂學院培養(yǎng)的學生是主要是側重于私人的音樂教師和??埔魳方處?,而高等的音樂師范學校則是側重于培養(yǎng)在普通小學中任教的音樂老師,由此可以看出的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音樂教師依據(jù)不同情況都有著明確的分門別類。但無論是哪一種教師,他們的教育部門都對其教育水品進行著嚴格把控。但他們將這種權利都分散到了各個不同的教師協(xié)會中,由不同的協(xié)會去負責不同的學科,也由他們負責進行教師和各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溝通,進而促使協(xié)會間減少“人情世故”方面的可能會產生的負面影響。而這些教育結構的獨特性質就會致使鋼琴教師獲得資質的過程需要經(jīng)受不斷的考驗,資質證書也會和根據(jù)不同的層次和水平進行頒發(fā)且會隨著每次的考核結果不同給予更換,這樣一來鋼琴教師的整體素質就會提高,教學質量也會隨之上升。
(三)社會與學校鋼琴教育相結合
在奧地利鋼琴教育是采用著精英教育和普通適用教育相結合的方式,這就意味著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必定緊緊相連??傮w來說奧地利的音樂教育機構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音樂社團機構,第二種是學校的義務教育,第三種是社會性的音樂學校。其中學生在學校義務階段學習鋼琴則是為了進入社會性的鋼琴教育機構中,而學生在社會教育機構中學習的鋼琴知識將會通過參加社會亦或者學校組織的活動進行反映和體現(xiàn),這三者也由此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動關系。學生在社團表演活動中的表現(xiàn)也直接反映著社會教育機構鋼琴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水準高低,而且這也十分便于英才教育機構進行水平鑒定,這樣的學校鑒定方式和優(yōu)勝劣汰的學校生存法則使得學校問題變得顯而易見。
(四)具有專門的英才教育的機制
奧地利具有比較完善的鋼琴英才教育機制,例如他們?yōu)榱虽撉偬觳沤⒘讼鄬目己藱C制,是由專業(yè)的教育研究人員研發(fā)出的包含著校外成績、比賽結果、校內成績等各項指標的考核機制,即鋼琴天才在成長的每一步當中都會一直接受來自于教育部門的考核。他們還在2009年的時候授出了針對于一些年輕藝術家的多達九十多種的啟動獎學金,在這九十多種之中有三十五項是授予舞蹈、表演、音樂領域的,從這項舉動中就可以看出奧地利政府對音樂行業(yè)的高度重視。
二、中國如何尋求鋼琴教育體系的發(fā)展
我國鋼琴教育的產生背景和歷史的發(fā)展軌跡以及文化方面的背景都與奧地利大不相同,所以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一定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盲目的進行追趕,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準自己鋼琴教育的道路,學習他們在鋼琴教育方面的經(jīng)驗,并能為自己所用。
(一)構建中國鋼琴教育體系的民族化
中國在鋼琴教育上相比奧地利是沒有什么傳統(tǒng)優(yōu)勢可言的,在近一百多年的歷史探索中一直延續(xù)的情況都是不斷的借鑒和學習,并在這種情況下嘗試探索出一條只屬于中國的鋼琴教育路途。在建國后的六十多年里中國的許多鋼琴家也創(chuàng)作了很多具有民族風的鋼琴作品,但這些作品都存在著體裁單一的問題。在進行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國家依然走的是西方國家的老路,有關專業(yè)鋼琴的教育中使用的教材和演奏作品也基本都還是西洋作品。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大家都認為鋼琴是西洋樂器且可供演奏的題材也十分豐富,可實際上鋼琴本身不存在這種界限,它本身也并非西洋音樂的載體,它是不應該分國家和民族的。當然從文化的層面上來說,確實存在著中西方的差異,中國學生演奏西方音樂時的音樂語境把握必定不如西方學生,這也是中國音樂學生在進行國際比賽時面臨的短板。但是現(xiàn)今中國經(jīng)濟正在飛速發(fā)展,促使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用新的眼光審視中國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這種情形下我們國家的鋼琴教育應該進行適當?shù)恼{整,調整回民族化的鋼琴教育。
(二)建立合理的考評競賽機制,選拔培育鋼琴精英
奧地利整個國家的國土面積僅僅只有八萬三千多平方公里,人口總數(shù)據(jù)二零一三年統(tǒng)計才為八百多萬,他們與中國廣闊的國家面積及眾多的人口無法相比,因此他們管理起來也比中國容易許多。而他們長久的音樂歷史和氛圍也不是我們立即就能達到的,鋼琴教育的體制結構自然也不能生搬硬套。但他們國家對于鋼琴教育的競賽考核機制卻是我們可以借鑒并從中吸取經(jīng)驗的。
實際上在我國現(xiàn)今所實行的教育體制中也已經(jīng)有相關鋼琴教師的考評制度和相關人才的選撥制度了,但在社會教育中總是很缺乏優(yōu)秀的鋼琴教師,因此輕易并不敢辭退或更換老師。所以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實行階段性指標考核,讓考核不合格的人進行培訓后再決定去留問題。除此之外各個協(xié)會組織也應該明確自己需要履行的職責,并由教育部門做帶頭,承辦一些各級各類的鋼琴比賽,建立一個新的考評機制,然后從這之中選撥出優(yōu)秀的專業(yè)人才。
(三)貫通學校與社會間的鋼琴教育
在我們國家的社會鋼琴教育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到現(xiàn)今實際才短短的二十幾年,目前在我國的高校專業(yè)領域好沒有辦法向奧地利一樣去實行“雙軌制”的鋼琴教育體系,因此我們國家的鋼琴教師沒有辦法分清是普通大學的音樂老師還是音樂學院的專業(yè)老師,學生也普遍分不清自己具體是不是鋼琴專業(yè)的學生。
大學時期的音樂教育是要對社會教育負責的,因此作為鋼琴適齡階段內的義務制的中小學應該主動出擊,爭取政府的劃撥經(jīng)費進行鋼琴教育。社會教育則要面臨如何強化品牌,維護形象和建立長遠的市場機制等一系列問題。從這些方面看,不管大學還是中小學的鋼琴教育都應從社會教育中汲取長處并建立起長期進行合作的橋梁。
三、結語
我國在鋼琴教育上相較于西方國家顯然是落后許多的,所以一定要多向西方國家優(yōu)秀的鋼琴教育體系學習,但在此過程中也一定要找準自己的方向,走準自己路子,只學習后改進絕不盲目的跟風和施行其他國家的教育機制,在不斷地改進和積淀中形成屬于自己的鋼琴藝術教育機制。
參考文獻
[1] 楊磊.中國鋼琴教育的民族化與奧地利鋼琴教育的國際化之比較[J].藝術評鑒,2017(22):80-81.
[2] 楊磊.奧地利鋼琴教育體系對中國鋼琴教育發(fā)展的啟示[J].四川戲劇,2018,212(04):173-175.
[3] 楊磊.從奧地利育英式鋼琴教育看中國鋼琴素質教育[J].黃河之聲,2016(13):22-23.
作者簡介:高菲(1987.11- ),女,漢族,安徽淮南人,助教,碩士,從事鋼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