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燕
“主題閱讀”就是在完成現(xiàn)行教材編排的課內(nèi)閱讀教學任務外,向?qū)W生提供一定數(shù)量具有與課內(nèi)閱讀有內(nèi)在關聯(lián)的文本材料、文章,讓學生圍繞相關主題進行更廣泛的閱讀。在教學中除了關注怎樣“讀”,提升閱讀能力,更重點訓練學生怎樣“寫”,交給寫作方法,使學生學會寫作思維方法?!白x寫聯(lián)動”的教學主要根據(jù)教材、主題閱讀文本,精心選擇讀寫結(jié)合點,引導學生從閱讀材料的學習過程中吸納語言文字的內(nèi)在規(guī)律,在表達中輸出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讓“讀”、“寫”成為彼此互補,實現(xiàn)讀中學寫、讀寫互促、以寫鞏固讀的有機統(tǒng)一。
《人物描寫一組》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七組第一篇課文,選入了《小嘎子與胖墩比賽摔跤》、《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三個片段。單元導語要求“感受作家筆下鮮活的人物形象,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并在習作中學習運用”。為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三個片段寫人方法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寫小嘎子側(cè)重動作描寫和心理刻畫,嚴監(jiān)生突出“伸著兩個指頭”的動作細節(jié),“鳳辣子”則出現(xiàn)了大段的外貌描寫和語言描寫。即使是人物動作描寫,具體寫法也有區(qū)別:小嘎子是一連串“猴兒似的”的連續(xù)動作,嚴監(jiān)生是“伸著兩個指頭”的動作特寫,王熙鳳則只有兩次“攜手”“上下細細地打量”“仍送至賈母身旁”“便用帕拭淚”等故作熱情、恭謹?shù)牧阈莿幼鳌?/p>
教學這一課,我設計了兩個教學板塊:第一個板塊是出示“自學提示”,指導學生“比較閱讀三個片段,劃出其中的精彩語句或段落,想一想,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有哪些相同之處、不同之處,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第二個板塊是“猜猜他(她)是誰”,遷移運用寫法,選一個自己熟悉的人物,寫一個人物片段,是典型的讀寫聯(lián)動。
讀寫聯(lián)動的課型特點,就是“讀為基礎,寫為延伸,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中學寫,讀寫結(jié)合”。其中“讀為基礎”、“讀中學寫”,是強調(diào)閱讀鑒賞中悟透寫法的必要性。這樣的課,可以每課時讀一篇文章,寫一個片段;也可以兩節(jié)課讀兩篇文章,寫一篇文章。我認為讀多少、寫多少,沒必要定死,可以靈活掌握。一課時可以讀一篇,也可以讀兩篇三篇;兩課時讀三篇、四篇,都可以——重要的是為什么讀,要讓學生領悟什么寫法,領悟得透徹不透徹。
領悟?qū)懛?,可以由一篇入手,也可以兩篇三篇放到一塊比較閱讀。
小嘎子機警靈活,怎么寫出這性格特征的?作者一方面是抓動作描寫,“猴兒似的蹦來蹦去”;另一方面刻畫心理,“一向仗著手疾眼快,從不單憑力氣”、“欺負對手動作不靈”、“總想使巧招,下冷絆子”、“有些沉不住,剛想……不料……”這些正面描寫,把小嘎子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側(cè)面寫胖墩兒,動作描寫也很出色,起到了烘托作用。
這些動作描寫之所以精彩,一是恰當?shù)厥褂脛釉~,“虎式兒一站”、“蹦來蹦去”、“塌腰”、“合襠”、“鼓眼珠”;二是比喻貼切生動,“公雞掐架似的”、“猴兒似的”、“走馬燈似的”。讓學生反復讀一讀,畫出那些最能體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寫,說說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不這樣寫效果會受到什么影響,就能有所領悟。如領悟不深,老師可以找出幾個典型語句,刪掉細節(jié)描寫,讓學生對比體會;也可以找一個缺少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不出人物性格特征的習作片段,與課文對比評析。寫法悟透了,就可以觀看一段人物動作、表情特征明顯的活動視頻,然后應用寫法現(xiàn)場練筆。
我把三個片段一起放給學生,比較人物描寫方法的異同,難度大一點,但學生感受會更深刻、更豐富。要通過比較悟透方法,需要注意指導策略。
1.要教給學生比較方法。先由一篇入手,看看是從哪幾方面寫的,每個方面寫了什么,是怎么寫具體、寫生動的;再與第一篇比較,先看相同的,再看不同的。
2.要提供比較的思維支架??梢援嬎季S導圖,也可以做成表格,使比較更高效。
3.比較要分層展開??梢韵葟拇蟮姆矫孢M行比較:三個片段各是從哪些方面來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從這幾方面來寫有什么好處;三個片段如果換一換寫法行不行,為什么;你由此受到什么啟發(fā)——這是第一層。再進一步深入,就某一方面描寫而言,三個片段寫法有什么異同,是怎么寫具體、寫生動的,不這樣寫效果會受到什么影響;你由此受到什么啟發(fā)——這是第二層。最終落腳點,都是“你由此受到什么啟發(fā)”,由對別人寫法的賞析,過渡到自己對寫法的感悟,納入自己的認知結(jié)構(gòu)。
比較閱讀三個片段,看看作者各是從哪些方面來刻畫人物性格特征的,又是如何寫具體些生動的,你由此受到哪些啟發(fā)。把你的理解用下面的表格表達出來(或畫一張思維導圖,把你的理解清晰地表達出來)。
這里沒提相同不同,但分出了“從哪些方面寫”、“如何具體寫”兩個層次。表格列出來,相同不同一目了然,說與不說效果都一樣。比較的方法、思維支架、分層,都體現(xiàn)出來了。
接下來的當堂練筆,學生興致很高,是因為老師提出的要求有挑戰(zhàn)性——
1.不寫姓名,寫清人物最明顯的特點如外貌、性格、興趣愛好、經(jīng)常性的動作等;
2.寫完后小組內(nèi)猜一猜寫的是誰,選出寫得最像的一篇,準備全班交流。
寫完后當堂交流,三篇都能猜出寫的是誰,說明還是抓住了明顯特征,但差不多都是外貌、服飾方面的特征,白白的、胖胖的、小眼睛、粉色發(fā)卡等等,看上去“形似而無神”。與性格相關的內(nèi)容有,但都比較散,如有點小氣、不喜歡完成作業(yè)等,一提而過,不是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描寫表現(xiàn)出來,是“貼標簽”一樣貼上去的。
課后進行反思:一是閱讀賞析時寫法沒悟透,沒搞明白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描寫都是為性格刻畫服務的,兩張皮;二是寫作要求第1條比較散亂,沒抓準讀寫結(jié)合點?!巴饷?、性格、興趣愛好、經(jīng)常性的動作等等”,都是人物特點的大的方面,散亂地堆積起來,沒聚焦到一個核心——性格的某一特征上。
這一課的讀寫結(jié)合點是用最典型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特征。練筆要求要抓準這一點,明確突出出來。第1條可以這樣改——
選一個我們班都熟悉的人物,抓住他(或她)最突出的性格特點,通過典型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出來。不要提人物姓名,請大家猜猜你寫的是誰。比一比,看誰寫得最像。
讀寫結(jié)合點,要通過練筆要求準確表達出來。這樣才能搭起閱讀鑒賞與習作應用的橋梁,促進寫法的應用遷移。
1.評議要由“猜猜寫的是誰”、“寫得像不像”向深層次開掘?!安乱徊隆敝皇羌ぐl(fā)練筆興趣的手段,引導評價的誘因。為什么這樣猜,抓住人物什么性格特點,是如何具體描寫的,這樣寫好不好,為什么,這才是評議的重點。落腳點是寫法分析,是引導學生在寫人方法上有所感悟。
2.評議中要多用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梢远嘟袔酌麑W生交流,然后比一比,看看誰寫得最好,哪個地方寫得好,為什么;哪些地方還不夠好,怎么改會更好。只讓學生讀一讀印象不深,最好打開實物投影,把學生寫的片段放出來,讓學生結(jié)合具體語句來談。
3.評議可以多層次開展。第一個層次,全班評議,給大家提供例子,教給評議方法。第二個層次,同桌互相評議,尋找閃光點,提出修改建議。第三個層次,小組交流評議,交流展示同桌評議的成果。多層次展開,可以擴大活動參與面,讓更多同學有參與機會,也可以逐步提高自主評議、合作互評的能力。
讀寫聯(lián)動課,抓住三個要點:一是讀中聯(lián)想寫作內(nèi)容,解決言之有物的問題。例如讀的是寫公雞的,可由此展開聯(lián)想,讓學生寫小貓、小狗等。二是從讀學寫,解決言之有法的問題。寫公雞是從頭寫到腳,我們寫猴子也可以從頭寫到腳;寫公雞先寫外形再寫它的生活習性,寫其它動物也可用這樣的方法。三是語言的吸收和表達。
【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小學語文“主題閱讀”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1201740649)】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