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秀良 林惠嬌 彭 健
(江西省泰和中醫(yī)院外三科,江西 泰和 343700)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膝關節(jié)痛風性關節(jié)炎發(fā)病率不斷增加,臨床中內分泌科的規(guī)范化治療仍然無法控制膝關節(jié)疼痛、腫脹等癥狀;我院骨科在臨床中應用膝關節(jié)鏡清理術配合中藥外敷取得一定的治療效果,為此在臨床中收集有價值的病例進行探討,分析總結其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膝關節(jié)痛風性關節(jié)炎并接受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的患者90例,符合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按照就診順序編號為1~90號,按照隨機化原則,分為A、B、C 3組,每組30例。A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60歲;采用膝關節(jié)鏡清理術治療。B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齡60歲;在采用膝關節(jié)鏡清理術治療的基礎上外敷中藥。C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齡68歲;為對照組采用單純的中藥外敷。3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標準 (1) 膝部癥狀明顯,年齡20~75歲者;(2)病程3年以上者;(3) 在參與研究前未行其他治療者;(4) 自愿參加并同意手術治療方案者;(5) 簽署知情同意書者;(6)1個月內未使用任何治療痛風的藥物,6個月內未使用激素類藥物者。
1.3 排除標準 (1)合并有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的嚴重原發(fā)性疾病者;(2)患有精神病患者、老年癡呆等疾病,不能配合完成試驗者;(3)晚期關節(jié)重度畸形、僵硬、喪失勞動能力者;(4)妊娠或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及對本藥過敏者;(5) 合并先天性、代謝性、感染性等膝關節(jié)疾病患者,如類風濕關節(jié)炎、骨性關節(jié)炎等;(6)資料不全影響判斷者,無法配合試驗或不同意參加本試驗者;(7)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者;(8)正在服用激素或非甾體藥,參加其他臨床研究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
1.4.1 A組(單純關節(jié)鏡清理術治療組) 具體方法:手術方法如下具體介紹。(1)進行常規(guī)的術前準備(全面評估患者身體情況,如精神狀況、有無合并嚴重的內科疾病,能否耐受手術;手術常規(guī)器械準備;術前禁食8小時;備皮等),評估手術風險,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手術麻醉選擇腰硬聯合麻醉[1-2]。(2) 采用連續(xù)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患者仰臥位,患肢驅血后常規(guī)用大腿止血帶,壓力設定為45~55 kPa,首次使用時間不超過90 min。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巾,根據足部大小將無菌手套套至踝關節(jié)上部。使用史賽克公司30°關節(jié)鏡,選擇膝關節(jié)前內側入路和前外側入路,一側作為關節(jié)鏡置入通道,一側為操作通道,按照正規(guī)的操作順序進行膝關節(jié)檢查,觀察并確認關節(jié)內病變的部位與范圍,如尿酸結晶覆蓋的范圍,是否有軟骨剝落,交叉韌帶是否有侵蝕,增生的滑膜的病變范圍,檢查完后用刨刀刨削髁間窩增生的滑膜組織及皺襞,并輕輕修整破壞比較大的軟骨,注意不可刨削太過,用髓核鉗夾出較大的游離體,如剝脫的軟骨及大塊的游離結晶,用刮匙輕輕刮除了半月板和軟骨上易脫落的結晶,對沉積較深、粘貼比較牢固的結晶物,切不可蠻力刮除,不然會造成半月板和軟骨的二次損傷,加大半月板的撕裂和軟骨的缺損,用藍鉗修平游離緣呈絮狀改變的半月板,對處理過的地方用等離子氣化消融,具有止血作用。對嚴重侵蝕的交叉韌帶及內外側副韌帶,不可過多刨削,應盡量保留,這些結構決定了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關節(jié)腔內游離組織及病變組織盡量反復沖洗干凈,如果滑膜刨削過多需置一根引流管,縫合切口,無菌敷料加壓包扎,手術完畢,松止血帶[3]。
1.4.2 B組(中藥外敷聯合關節(jié)鏡清理術治療組) 具體方法:手術方法同1.4.1,術后14 d拆線后給予膝關節(jié)中藥(黃連100 g,黃芩100 g,黃柏100 g,黃梔子100 g,紅花60 g,桃花60 g,制沒藥60 g,制乳香60 g,制川烏60 g,制草烏60 g,澤蘭60 g,蒼術60 g,冰片60 g(另包),當歸尾100 g。水煎250 mL,由本院藥劑科配制),敷料浸潤后外敷,棉墊覆蓋,用繃帶包扎1次/d,1周為1個療程[4-7]。
1.4.3 C組(對照組) 單純的予以中藥外敷,敷料浸潤后外敷,棉墊覆蓋,用繃帶包扎1次/d,1周為1個療程[8-10]。
1.5 觀察指標 術前、術后1個月、3個月從Lysholm評分、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2個方面評估其療效。
1.6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Lysholm評分>90,1<疼痛視覺模擬評分<1.6;顯效:70<Lysholm 評分<90,1.6<疼痛視覺模擬評分<2.5;有效:50<Lysholm 評分<70,2.5<疼痛視覺模擬評分<4;無效:Lysholm評分<50,疼痛視覺模擬評分>4??傆行?(痊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數據導入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進行方差分析(F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3組膝關節(jié)痛風性關節(jié)炎并接受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的患者Lysholm和VAS評分比較 經完全隨機的方差分析,結果提示3組治療前Lysholm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3組治療前VAS評分經完全隨機的方差分析,結果提示V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2。
表1 治療前3組患者Lysholm評分比較 (,分)
表1 治療前3組患者Lysholm評分比較 (,分)
組別 例數 Lysholm評分 Min A組 30 45.13±4.80 37 Max 55 B組 30 45.50±4.95 36 55 C組 30 45.68±4.67 38 54 F值 P值0.102 0.90
表2 治療前3組患者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比較(,分)
表2 治療前3組患者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比較(,分)
組別 例數 VAS評分 Min A組 30 8.11±0.86 5.6 Max 9.0 B組 30 8.26±0.90 5.8 8.8 C組 30 7.94±0.74 5.9 9.1 F值 P值1.10 0.33
2.2 術后3組膝關節(jié)痛風性關節(jié)炎并接受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患者Lysholm和VAS評分比較 治療后Lysholm膝關節(jié)評分兩兩比較:術后1個月A組與B組比較,PA-B<0.001;A組與C組比較,PA-C=0.008;B組與C組比較,PB-C<0.001;術后3個月A組與B組比較,PA-B=<0.001;A組與C組比較,PA-C=0.001;B組與C組比較, PB-C<0.001。治療后VAS評分情況兩兩比較:術后1個月A組與B組比較,PA-B=0.003;A組與C組比較,PA-C<0.001;B組與C組比較,PB-C<0.001;術后3個月A組與B組比較,PA-B<0.001;A組與C組比較,PA-C<0.001;B組與C組比較,PB-C<0.001。見表 3~4。
表3 治療后3組患者Lysholm膝關節(jié)評分情況的比較 (,分)
組別 例數 術后1個月Lysholm評分 Min Max F值 P值術后3個月Lysholm評分 Min Max F值 P值A組 67.15±3.75 60.00 75.00 30 B組 71.54±5.08 63.00 80.00 22.85 30 C組 63.76±4.48 54.00 74.00 30 0.000 77.02±3.51 70.00 83.00 83.75±3.30 78.00 90.00 54.38 0.000 73.52±4.64 67.00 91.00
表4 治療后3組患者VAS評分情況的比較 (,分)
組別 例數 術后1個月VAS評分 Min Max P值術后3個月VAS評分 Min Max P值A組 3.15±0.42 2.50 3.80 30 B組 2.78±0.46 2.30 3.90 0.000 30 C組 3.61±0.52 2.70 4.30 30 1.65±0.65 0.70 2.60 1.08±0.47 0.70 2.30 0.000 2.06±0.57 1.10 2.70
2.3 3組膝關節(jié)痛風性關節(jié)炎并接受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的患者總體療效比較 通過A、B、C 3組總體的療效比較,3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通過兩兩比較,可得出:B組(中藥外敷聯合關節(jié)鏡清理術)的療效要比A組(關節(jié)鏡清理術)好,A組和B組的療效同時要比C組(對照組) 好。3組數據經過ridit檢驗比較,P<0.05,總體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同時兩兩比較,A組與B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A組與B組分別跟C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5。
表5 3組膝關節(jié)痛風性關節(jié)炎并接受關節(jié)鏡微創(chuàng)手術的患者總體療效比較 (例)
辨證論治是中醫(yī)診斷治療疾病的特色之一,古代許多醫(yī)者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對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病機,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一般都會采用辨病與辨證互相結合的辦法,對其分型,并根據分型提出自己的治療方法。崔曉軍將本病分為5種證型[11-13],具體為濕熱內蘊證、風寒濕痹證、痰瘀阻滯證、脾腎陽虛證和肝腎陰虛證。隨著中醫(yī)藥事業(yè)的發(fā)展,應用中醫(yī)診斷治療并結合現代手術治療各種證型痛風性關節(jié)炎具有較好的療效。
本課題首次采用中藥外敷聯合關節(jié)鏡清理術的方法治療痛風性膝關節(jié)炎,通過將中醫(yī)學和現代醫(yī)學相結合,有效改善患者疼痛腫脹癥狀,改善患膝關節(jié)功能,療效顯著,但本課題仍有其不足之處。如課題試驗的樣本量過小,應進行長時間、更大樣本的研究;視覺疼痛評估主觀誤差大,每個患者的疼痛閾值不一樣,難以做到精確的比較,如果有特定的運用儀器讀數,就可以減少主觀誤差;隨訪時間過短,難以評估運動功能,療效分析不全面等;且本文對治療效果的研究還有一定的局限,比如患者治療前后的尿酸水平變化未作詳細的研究,下一步可以進行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