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凡 , 劉 松 , 李江華 *, 堵國成 , 陳 堅
(1.江南大學 工業(yè)生物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蘇 無錫 214122;2.江南大學 生物工程學院,江蘇 無錫214122)
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簡稱 PVA)是一種主要以1,3-二醇鍵的化學結構存在的、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一般無味且呈粉末狀。由于PVA具有許多優(yōu)良特性,如乳化性、成膜性、高粘度、熱穩(wěn)定性等,被廣泛應用于紡織、造紙等行業(yè)[1-5]。PVA作為紡織工業(yè)中織物上漿的漿料,能夠使織物不易發(fā)生腐蝕和化學變化,同時可以增強織物的韌性。但為了加強棉織物對水的吸收[6],經過上漿工藝的織物在成品前必須經過退漿處理以去除PVA。此外,退漿廢水中的PVA亦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污染[7]。因此,開發(fā)PVA高效降解技術成為研究熱點。
目前PVA的降解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8]。物理法有泡沫分離、超濾、光催化、微波輻射等技術。盡管這些技術會產生一定的處理效果,但它們操作起來較復雜,投資費用和運行費用都較高,因此工業(yè)化應用難度較大[8]?;瘜W法是采用酸、堿或氧化劑在高溫條件下破壞PVA的長鏈結構使其降解,但易對棉纖維造成較大損傷,且能耗高。PVA是為數(shù)不多的生物可降解的水溶性材料[9],采用生物方法降解PVA具有運行費用低、二次污染少等優(yōu)點,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
PVA生物降解包括微生物法和酶法[3]。目前,研究者們得到的可以降解PVA的微生物包括單菌[10-12]、共生菌[13-15]和混合菌[16-17]。一般情況下,對于0.1%~0.5%質量分數(shù)的PVA,大多數(shù)細菌將其降解90%以上需要3~12 d[9],降解速率較低。就PVA的降解過程而言,其本質上是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3種已報道的 PVA 降解酶:PVA 氧化酶(SAO,EC1.1.3.30)、PVA 脫氫酶 (PVADH,EC1.1.99.23)和氧化型PVA水解酶 (OPH,EC3.7.1.7)。生物降解PVA過程如下(圖1)。第一步:PVA在SAO(以 O2作為電子受體)或PVADH(以 PQQ作為電子受體)的作用下,脫氫氧化生成對應的酮基化合物;第二步:酮基化合物被 OPH水解[18]。其中,對SAO的研究還沒有深入到基因水平[19],只停留在野生酶的純化和性質研究等方面。
在前期工作中,研究室實現(xiàn)了Sphingopyxissp.113P3 PVADH基因[20]和OPH基因[21]的異源高效表達。在此基礎上,研究對PVADH和OPH雙酶降解PVA的工藝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實現(xiàn)PVA酶法高效降解。
圖1 推測的PVA降解途徑Fig.1 Conjectural PVA degradation pathways
1.1.1 菌株 PVA脫氫酶 (PVADH)產生菌P.pastorisGS115/pPIC9K/tPVADH[20]及氧化型PVA水解酶(OPH)產生菌E.coliBL21(DE3)/pET20b(+)/soph[21]為本實驗室構建所得。
1.1.2 培養(yǎng)基 YPD液體培養(yǎng)基:葡萄糖20 g/L,蛋白胨 20 g/L,酵母提取物 10 g/L;
YPD固體培養(yǎng)基:葡萄糖20 g/L,蛋白胨20 g/L,酵母提取物 10 g/L,瓊脂 20 g/L;
BMGY液體培養(yǎng)基:甘油10 g/L,蛋白胨 20 g/L,酵母粉 10 g/L,YNB 13.4 g/L,100 mmol/L 磷酸鉀緩沖液 pH 6.0,生物素 4×10-3g/L;
BMMY液體培養(yǎng)基:蛋白胨 20 g/L,酵母粉 10 g/L,YNB 13.4 g/L,100 mmol/L 磷酸鉀緩沖液 pH 6.0,生物素 4×10-3g/L,甲醇體積分數(shù)1%;
LB培養(yǎng)基:酵母粉 5 g/L,蛋白胨 10 g/L,NaCl 10 g/L;
固體LB培養(yǎng)基:酵母粉 5 g/L,蛋白胨 10 g/L,NaCl 10 g/L,瓊脂 20 g/L;
TB培養(yǎng)基:酵母粉 24 g/L,蛋白胨 12 g/L,磷酸二氫鉀2.3 g/L,磷酸氫二鉀12.5 g/L,甘油 5 g/L。
1.2.1 培養(yǎng)方法 將P.pastorisGS115/pPIC9K/tPVADH活化培養(yǎng)后,以體積分數(shù)3%的接種量接入BMGY培養(yǎng)基中,于30℃、200 r/min轉速下進行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24 h后收集菌體并重懸到BMMY培養(yǎng)基中,以體積分數(shù)1%甲醇為唯一碳源,于28℃、200 r/min轉速下進行誘導表達。甲醇每24 h補加體積分數(shù)1%,在上述條件下誘導120 h。
將重組菌E.coliBL21(DE3)/pET20b(+)/soph接種在LB培養(yǎng)基(含100 μg/mL氨芐青霉素)中,于37℃、200 r/min轉速下進行種子發(fā)酵。在培養(yǎng)12 h后菌液的OD600達到 4.5~5,以體積分數(shù)3%的接種量接種入 TB培養(yǎng)基 (含100 μg/mL氨芐青霉素),進行誘導,于25℃、200 r/min轉速下恒溫發(fā)酵108 h。
1.2.2 響應面實驗設計 根據(jù)單因素實驗和爬坡實驗,選擇 PVADH 酶量(100~150 U/mL)、pH(7~8)、溫度(39~43℃)為自變量,PVA降解率為響應值,應用Design-Expert V 8.0.6軟件設計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試驗(表1)。
表1 響應面實驗因素水平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s
自變量與響應變量之間的關系可由一個擬合的二階多項式方程描述[23]:
式中,R為PVA降解率(%);A為PVADH酶量的編碼值;B為pH的編碼值;C為酶反應溫度的編碼值;β0為常數(shù)項系數(shù);β1、β2、β3為線性系數(shù);β11、β22、β33為二次項系數(shù);β12、β13、β23為交互系數(shù)。
1.2.3 PVA濃度檢測方法 PVA濃度的測定(用改良的Finley法[22]):在10 mL比色管中分別加入待測樣品400 μL,25 g/L的硼酸3 mL和0.1 mol/L I2-KI 0.3 mL,用去離子水定容到10 mL,混勻后放于室溫下避光靜置10 min,在690 nm處測定其吸光值。PVA降解率計算如下式(1):
式(1)中,β為PVA降解率,α0為反應前的 PVA質量濃度(g/L),α1為反應后的 PVA 質量濃度(g/L)。
為優(yōu)化PVA的降解條件,研究了PVADH酶量、OPH酶量、酶反應溫度、pH、Ca2+濃度和底物質量濃度對PVA降解率的影響。單因素實驗的初始條件為:PVADH 150 U/mL、OPH 10 U/mL、酶反應溫度37℃、pH 7、Ca2+濃度1 mmol/L、 底物PVA質量濃度 1 g/L,PQQ 濃度 6 μmol/L,反應 1 h。
初始條件下,研究PVADH酶量和OPH酶量對PVA降解的影響。結果顯示,PVADH酶量在0~200 U/mL的范圍時,PVA的降解率隨著PVADH酶量的增加而提高;進一步提高PVADH酶量,PVA降解率略有降低;故確定PVADH酶量為200 U/mL(圖2(a))。在0~8 U/mL的范圍內,PVA降解率隨著OPH酶量的增加而增加;當OPH酶量在8~14 U/mL的范圍時,降解率變化不顯著(圖2(b))。由于OPH催化的底物是PVADH的產物,OPH對降解率的影響依賴于PVADH的催化速率?;诖?,選擇OPH酶量為12 U/mL。
圖2 PVADH酶量、OPH酶量、酶反應溫度、pH、Ca2+濃度和底物質量濃度對PVA降解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PVADH concentration,OPH concentration,enzymatic temperature,pH ,Ca2+concentration and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on PVA degradation efficiency
如圖2(c)所示,當溫度升高至47℃時PVA降解率達到了最大值,更高的溫度可能使PVA降解率下降。由圖2(d)可知,PVA最適酶解pH 為9。Ca2+可以作為酶促反應的激活劑和穩(wěn)定劑,0~1 mmol/L的Ca2+提高了PVA的酶促降解率,進一步提高Ca2+使 PVA 降解率明顯下降(圖 2(e)),故最適 Ca2+濃度為1 mmol/L。在以上初始酶反應條件下,PVADH和OPH能有效降解1 g/L PVA,提高PVA質量濃度導致降解率下降(圖 2(f))。
基于以上單因素實驗,選擇PVADH酶量、pH、酶反應溫度3個影響顯著的因素進行最陡爬坡實驗,從表2來看,爬坡實驗第3組PVA降解率最高,因此響應面的中心點應該在其附近產生。故以第3組條件為后續(xù)實驗的中心點進行分析。
通過爬坡實驗確定了Box-Behnken實驗的中心點為PVADH酶量 125 U/mL、pH 7.5、酶反應溫度41℃。根據(jù)中心點,Box-Behnken試驗設計及結果見表3。利用Design-Expert V 8.0.6軟件對表3的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多元回歸擬合,PVA降解率 (R)對PVADH 酶量(A)、pH(B)、酶反應溫度(C)的二次多項回歸方程為:
表2 爬坡實驗安排表Table 2 Design and results of path of steepest ascent experiment
對模型進行方差分析。由表4可得出,試驗設計模型P<0.0001,即該模型具有高度的顯著性;模型中,單個因素中的B、C對PVA降解率的影響顯著,交互項AB對PVA降解率的影響較顯著,二次項A2、B2及C2對PVA降解率的影響顯著。由F值可知,單因素對PVA降解率的影響順序為B(pH)>C(溫度)>A(PVADH酶量)。模型的失擬概率僅為0.0711,說明擬合的回歸方程符合實際情況。相關系數(shù)R2=0.9841,校正系數(shù)RAdj=0.9638,即不能由此模型進行解釋的降解率總變異只有3.62%,這表明模型與實際情況擬和較好,可用此模型對PVA降解率進行分析和預測。
表3 Box-Behnken設計試驗方案及響應值Table 3 Box-Behnken design and the correspondingresults
表4 回歸模型的方差分析Table 4 Analysis of variance results for response surface quadratic model
為更直觀地理解實驗因素對PVA降解率的影響,利用Design-Expert V 8.0.6軟件得到了二次方程的三維響應面圖,如圖3所示。呈馬鞍形或橢圓形的等高線表示參數(shù)與參數(shù)之間交互作用顯著,呈圓形的等高線則表示參數(shù)與參數(shù)之間交互作用不顯著。由此,交互項AB影響較顯著,AC、BC次之。
圖3PVADH酶量與pH、PVADH酶量與溫度及pH與溫度交互作用的響應面圖Fig.3 Response surface showing the effects of AB、AC and BC on PVA degradation efficiency
利用Design-Expert V 8.0.6軟件預測出雙酶酶法降解PVA的最佳降解工藝:PVADH 122.54 U/mL,pH 7.69,酶反應溫度40.77℃。在此條件下,PVA的降解率為34.15%。根據(jù)實際情況,對該預測的工藝條件進行修正:PVADH 123 U/mL,pH 7.7,酶解溫度41℃。在此條件下,獨立進行3次實驗,反應1 h,得到的PVA降解率的平均值為34.07%,與理論值相符,說明該工藝可靠。
目前,大多數(shù)研究者大都采用自己篩選的菌種,不同的菌種涉及到的PVA降解酶組合也都不盡相同。一般認為PVA酶促降解經由PVADH脫氫得到酮基化合物 (氧化型PVA),OPH再將氧化型PVA水解為小分子。但也有學者認為氧化型PVA的結構并不穩(wěn)定,它的降解也可以自發(fā)進行[7]?;诖?,有必要對PVA酶促降解過程進一步驗證。結果分析顯示,PAVDH和OPH雙酶共同降解PVA 4 h后,PVA接近完全降解;而PVADH單獨降解PVA時,PVA質量濃度總體上在下降,但經過大約12 h,PVA才基本降解完全。上述結果表明,PVADH可以單獨降解PVA,但降解速率較慢,而OPH可以加速氧化型PVA這種不穩(wěn)定結構的進一步降解,從而提高降解速率。
圖4 降解效果對比Fig.4 Comparison of degradation effects
生物法是一種“綠色環(huán)?!钡奶幚砑夹g,它將微生物或PVA降解酶應用于紡織退漿工藝或下游的廢水處理中,具有對織物損傷小、排污少、廢水處理簡單、處理能耗低、對設備要求低等優(yōu)勢。本研究應用響應面法和多項式數(shù)學模型對PVADH和OPH雙酶降解PVA的工藝條件進行優(yōu)化。得到的優(yōu)化條件為:PVADH 123 U/mL,OPH 12 U/mL,pH 7.7,酶解溫度 41 ℃,Ca2+濃度 1 mmol/L,PQQ 濃度 6 μmol/L,反應1 h,對1 g/L PVA降解率的平均值為34.07%,與響應面的預測值(34.15%)基本一致。當酶解反應經過4 h,降解率達到了95%以上。大多數(shù)細菌將0.1%~0.5%質量分數(shù)的PVA降解90%以上,一般情況下需要3~12 d[9],與微生物法相比該雙酶降解工藝可實現(xiàn)PVA的快速降解。研究結果為進一步酶法生物降解PVA的放大和應用奠定了基礎。
但該雙酶降解工藝需要外加微量PQQ,PVADH只有結合輔助因子PQQ才具有催化活性,而PQQ的添加提高了使用成本。因此為盡快實現(xiàn)酶法降解PVA的應用,提高酶法降解PVA的競爭力,今后應積極開展對可替代PQQ的廉價輔因子的研究以及對PQQ體外再生系統(tǒng)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