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粉
教師無疑是讀者中一個特殊群體,教師讀書的獨特價值和意義在于不僅豐盈自己,而且惠及每一個孩子的成長。它是教師工作的一部分,更應該是教師的一種生活方式。好書引導我們走向詩和遠方,閱讀能夠助力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正如北師大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石中英所說,教師的高度,決定學生的高度。教師閱讀的深度與廣度,自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看待世界的高度與深度。每位教師如能將自己的閱讀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生命結合在一起,給他們的成長一個有力的注腳,這便是教師閱讀的價值所在。
對教師而言,閱讀是最好的成長路徑。如果你想成為優(yōu)秀的教師,成為更好的自己,擁有更好的品性,那么,就要堅持天天閱讀。因為閱讀的本質,是自我教育;終身閱讀,意味著終身堅持自我教育。一個會自我教育的人,人生步入了正向軌跡,就會一天比一天更好,最終累積起來發(fā)生質變,整個人也就會脫胎換骨。
閱讀意味著思考與體悟。國學大師錢穆曾經(jīng)指出,讀《論語》,要日日讀,不只是知道那些話、那些思想,更是要去懂得其背后的智慧。錢穆先生之所以要求人必須天天讀《論語》,當然不只是把文字死記硬背下來;更重要的是,通過每天的閱讀去感悟孔子的思考,體悟人生的哲理,并在此過程中讓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
閱讀會帶來尊重與理性。喜歡閱讀的人具有反思能力,能看到超出自己思維能力與見識之外的東西,即使無法理解,也能夠尊重、接納那些“異己”觀念,并會尊重這種差異,心態(tài)也由此變得更為寬容,自身底蘊也就變得更為豐實。閱讀一定會帶來包容與尊重、理性與理解。
閱讀能夠提升氣質與品性。曾國藩曾說:“唯有讀書能改變氣質?!遍喿x的過程,不僅僅是獲取知識的過程,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思維能力得到了訓練,你的大腦更加活泛,你的視野更為廣闊;反思會讓你更具包容心,更有理性;氣質與修養(yǎng)、品性與境界,亦能在閱讀中得到潤澤與滋養(yǎng)。
有一位哲人曾說: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讀書,正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來。而閱讀之所以重要,正是因為閱讀幫助我們認識了世界,認識了教育,也認識了自己。愿每一位教師都能愛上閱讀,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為江蘇省興化市戴南中心小學書記、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