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巍
摘 要:在初中的三年學習生活中,由學習合作和人際合作兩大社會活動組成。而人際合作部分,對學生今后步入高中、步入大學、步入社會有更大的影響。下面,本人就多年的教學管理經(jīng)驗,從“結合文化教學”“小組合作教學”“課外實踐活動”三個方面,對改善班級人際關系,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角度進行教學管理探究。
關鍵詞:班級人際關系;初中教學;學習動機
人際關系是組成一個人一生中的重要因素,對于初中三年的學習生活而言,更是重要。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才能夠保證初中學生學習的質(zhì)量和效率。但就實際情況來看,很多的初中生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針對這個問題,廣大初中班主任有必要認真思考,初中班主任們要認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以把學生培養(yǎng)成對社會有積極作用的人才為己任。故本人在此,進行下面的探討。
一、結合文化教學,增強學生學習動機
由于初中學生面臨著人生的第一個重要的關卡——中考,再加上初中學校對于升學率的硬性要求,造成了廣大初中教師教學上面的應試教育。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組織者,應該重新按照新課改的教學要求進行重新規(guī)劃,要與各科教師積極溝通,讓他們結合學科文化知識進行教學,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
例如,班主任假如是英語專業(yè)課的教師,那么班主任在平時的教學中,就可以結合英語的文化背景進行教學。從廣大初中生對英語的反應來看,不少初中學生對英語的學習不夠熱情和有興趣。有些教師不理睬學生的心理現(xiàn)實,反而一意孤行,繼續(xù)貫徹中考制度下的應試教育。久而久之,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也會變得疏遠。教師應該用英語文化背景進行教學,告訴學生教授這些英語知識,不僅僅是為了中考,更重要的是為了中國的富強,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班級的凝聚力,改善學生們之間的人際交往關系。這樣結合文化背景教學,學生之間的自然會充滿團結感,又怎么會對學習產(chǎn)生消極心理呢?
二、小組合作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我國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初中的課堂學習,應該從以學生為主體的角度入手。班主任可以和各科的教師積極的溝通,呼吁各科教師采取新興的教學方法,幫助各科教師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幫助他們貫徹落實素質(zhì)教育。只有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的富強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例如,班主任可以倡導各科教師采用小組合作教學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將班級劃分成幾個小組,“A組”“B組”“C組”等組,在每個小組內(nèi)設置一個小組長,方便和教師及時進行溝通。然后教師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就可以給每個小組分配學習任務,然后讓學生自主預習,將預習作業(yè)上交給小組長,再由小組長統(tǒng)一匯報給教師。在課上教授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將學習任務分配各各個小組,讓每個小組進行合作學習、討論,然后進行分享。對于課下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教師無法有效地監(jiān)督學生,對于小組長來說也不方便檢查,故這部分可以不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作業(yè)完成后的第二天才能夠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他們在課堂上充分討論自己不會的題目,然后順利完成自主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成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往互動,久而久之,就算有一些學生的人際交往方面比較薄弱,但是在小組合作學習學習模式下,都會逐漸改善,獲得提高的。
三、課外實踐活動,構建良好學習氛圍
班主任在班級的學習生活中,還需要組建一些課外實踐活動,要讓學生從書本,考試的循環(huán)中解放出來。要讓學生意識到,這些知識的學習是和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的,是能夠在生活實踐中應用。通過這樣的課外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地構建學生學習的良好氛圍。
例如,班主任可以和化學教師組織一場課外實踐活動,關于城市土壤酸堿度的實踐活動。土壤的酸堿度對于初中化學課本來說,并不屬于教學大綱的范疇。但是在這個實踐中卻可以用到相關的化學知識和專業(yè)的技能,像是酸堿度的檢測方式、土壤的采集取樣、土壤酸堿度的成因、如何平衡土壤中的酸堿度,這些問題可以成為一個個的實踐環(huán)節(jié)。通過這些實踐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運用自己儲備的化學知識和技能,成功地提高化學學科的水平,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能力。對于實踐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學生需要查找相關的專業(yè)知識,這又可以鍛煉學生檢索化學專業(yè)知識的能力,而上述提到的能力,都是新時代優(yōu)秀青年必備的技能。
綜上所述,班主任作為一班之主,要在平時的教學管理中起到引導的作用,要充分意識到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具體來說,班主任可以和各科教師積極互動,讓他們采用學科背景知識進行教學,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進一步改善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還要積極展開課外實踐互動,讓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
參考文獻:
[1] 向成權.小學班主任管理中人本主義的體現(xiàn) [J] . 新課程(小學),2015(12).
[2] 范恒云.試論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人本主義的體現(xiàn) [J] . 新課程學習(上),2014(4):84----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