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領
摘要:全民健身意在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全面提升國民健康水平。大學生作為青少年代表應當積極參與全民健身隊伍,然而高校學生運動積極性普遍不高。對此,高校應當組織相關體育活動,激發(fā)學生健身動機,為學生提供一個健身平臺。
關鍵詞:全民健身;身體素質;健康水平
國務院于2016年3月提出“健康中國2030”戰(zhàn)略規(guī)劃,其中針對學生健康建設,我國于2014年頒布“三走”政策,意在倡導學生走出宿舍,加強運動。在此時代背景下,高校應當發(fā)揮主導作用,加強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關注,全面提升學生健康水平,從而實現(xiàn)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標。對此,校方應當加強對學生的了解,開展相關健身活動,激發(fā)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全面推進健康中國的發(fā)展。
1大學生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現(xiàn)狀分析
科技發(fā)展極大程度的豐富了大學生課外生活,學生無需走出房間便可了解實事,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大學知識教育提供了便捷,而與此同時,科技的發(fā)展降低了時空距離對獲取知識的難度,卻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實踐的積極性,從而致使學生缺乏運動動機,導致大學生身體素質普遍較低。體育課作為高校健身的主要場所,雖將體育運動納入選修課范圍內,然而體育課課時有限,一周兩次的運動頻率無法滿足高校學生運動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學生的飲食習慣對其自身健康也有一定影響,大部分學生偏愛油炸食品,飲食不規(guī)律,平時缺乏運動則導致學生健康水平堪憂。除此之外,校方的體育設施無法滿足學生運動需求也是影響學生健康水平的關鍵原因,室內的體育運動場所空間較小,無法滿足學生運動需求,且運動項目較為單一,難以激發(fā)學生運動興趣,增大了學生健身阻力[1]。
2全民健身背景下大學生身體素質與健康水平提升措施
2.1加大體育場所的開發(fā)力度
高校健身場所過于狹窄,部分高校雖設有健身房,收取的費用相對較低,缺乏強制性,學生在購買健身卡大多出于一時興起,缺乏督促與經濟損失低的雙重因素下導致學生健身缺乏持續(xù)性。因此,校方應當加大體育場所的開發(fā)力度,促進群體運動,以群體帶個體。如可以增設羽毛球體育場、足球運動場等,這類運動多為兩人或多人運動項目,在運動時需要同伴,在具備場所條件后,可營造出良好的運動氛圍,學生運動積極性將會有所提升,從而奠定學生健康水平提升的物質基礎。
2.2豐富體育運動項目
體育運動項目缺乏吸引力,導致學生運動興致不高,因而在此過程中,校方可以最大限度的豐富體育運動項目,如健美操、瑜伽、滑板等等。在此過程中,可組織學生觀看競技體育視頻,在普及學生常識時,也可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體育,從而發(fā)現(xiàn)運動的魅力。在引進運動項目的同時,校方也可充分利用男性同學對籃球、足球運動的熱愛,掀起運動風潮,讓更多學生參與到運動隊伍當中來。健身是終生習慣,短暫的興趣難以養(yǎng)成健身習慣,需要長久的堅持才能提升學生健康水平。因此,在豐富體育運動項目時,應當讓學生更加了解體育運動,校方需要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可與體育運動員建立合作關系,以國家榮譽感延續(xù)學生運動興趣。
2.3開展競技體育運動
競技體育自帶感染力,因而在激發(fā)學生對運動的興趣時,校方可開展相關競技體育活動,分析當前現(xiàn)狀可知,高校中,籃球、足球、跳高及短跑等運動競技比賽較為常見,在此基礎上,校方可增設一些趣味性強的競技體育運動,如滑冰、體操[2]。在此過程中,可增設背景音樂的評比項目,讓競技體育運動更富層次感。部分大學生表現(xiàn)欲較強,但在運動上缺乏天賦,自然而然的便放棄了運動健身的選項,因此為全面提升大學生身體素質,校方可引進相關輔助因素,讓學生主動去了解運動的節(jié)奏美,從而自發(fā)性的去運動。
2.4宣傳健身文化
如當前許多社交APP都開通了計步功能,校方可以此為平臺宣傳健身文化。如微信平臺將運動與公益相結合,可行之有效的調動國民運動熱情。因而針對高校健身,校方可建立專屬的運動平臺,在平臺上不定時的發(fā)布健身信息,也可邀請運動達人撰寫運動專欄,以文化陶冶學生身心。與此同時,在運動平臺上也可定期發(fā)布相關飲食習慣,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此基礎上,可加強運動互動性的建設。目前很多交流平臺在運動互動性上缺乏研究,不利于國民運動積極性的培養(yǎng)。因此,學??稍诖嘶A上進行完善,在運動平臺上設置交流入口,學生可通過該入口分享運動經驗,豐富體育運動文化時,也可宣傳健康生活方式,從而調動學生運動興趣。
2.5開發(fā)室內運動
在校方運動場所有限的情況下,校方可開發(fā)室內運動,在學生宿舍中安裝運動游戲設施。與此同時,校方也可充分發(fā)揮科技力量,從當前學生心理狀態(tài)出發(fā),引進高科技的體育運動模擬設施,讓運動與科技相結合,加強運動健身的現(xiàn)代化健身。在此基礎上,學生自身也應當自發(fā)性的去運動,在體育課之外培養(yǎng)運動習慣,如在飯后可以在宿舍樓里走幾圈。除此之外,學校也可開展擺脫手機娛樂的相關活動,讓學生充分利用智能手機的優(yōu)勢,在相關APP上學習運動知識及室內運動方法。在此背景下,學生身體素質將會有所加強。
2.6發(fā)揮學校社團力量
在引導學生參與健身隊伍時,校方可注重對社團的建設,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健身平臺。如校方可創(chuàng)建有氧運動社團,讓更多學生了解有氧運動,創(chuàng)新傳統(tǒng)運動觀念,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運動的魅力。與此同時,社團的運動形式可為學生提供一個交際的平臺,可避免學生沉迷手機出現(xiàn)亞健康等相關問題,從而全面提升學生健康水平。在此基礎上,校方之間也可建立合作關系,定期進行運動社團交流會,保持運動社團生命力,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也可拓展學生人際交流渠道。
結語
綜上所述,全民健身視野下,高校應當加強對校園運動的研究,提升學生運動興趣的同時,為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提供相關資料。在此基礎上,校方可建立校園運動與社會運動之間的關聯(lián),促使學生擺脫手機,走出宿舍,以自己的雙眼了解社會,以人性的魅力吸引學生去運動。與此同時,校方可加強體育運動文化的建設,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讓學生自發(fā)的去運動,以運動加強學生身體素質,全面提升學生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吳維民,劉新巖.全民健身視野下有效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的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6):230-231.
[2]曲連珠.全民健身視野下有效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的途徑與對策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8(10):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