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秋
摘 ?要:情感教育是新課改以來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素質教學背景下德育和美育實施的重要途徑。而語文知識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表達,為學生的情感教育提供了有力載體。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不僅能夠有助于學生深刻領悟文章內涵、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而且對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以及個審美能力的形成也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感教育;理性;審美
“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它能讓創(chuàng)作者因情而文思如泉,讓欣賞者為文章的感情所打動。在情感教育上,語文這門人文性極強的學科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案腥诵恼撸跸惹椤痹谡Z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以情感來豐富教學效果,以情感來撥動學生內心的共鳴,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而且也能夠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的發(fā)展。由此可見,情感教育是當下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另外,情感教育模式的廣泛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如何有效讓學生在理解文章情感的基礎上形成自我的情感表達是情感教育的關鍵,同時,也是批判性思維的雛形?;诖?,筆者將從“情感導入、整體理解、理性總結”三個角度入手,談一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
一、情感導入,激發(fā)興趣
導入是教學中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中做到先發(fā)制人,吸引學生注意力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情感類語言或故事進行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而保證學生學習效率,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雨巷”這一課文章時,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我先讓學生想象“暮春的江南,在一條悠長悠長又寂寥的小巷中,下著凄冷的蒙蒙細雨,有一位撐著油雨傘的姑娘緩慢而行于小巷中......”以此來作為導入,引導學生內心產生對美的憧憬。之后,我再讓學生自主閱讀這首現(xiàn)代詩,反復閱讀來感受詩歌的意境和詩人的情感。進而我借助詩中雨巷、籬笆墻、油紙傘等意象,提出問題“為什么作者要這么憂傷呢?”讓學生仔細揣摩作者的寫作動機并聯(lián)系時代背景來分析作者的情感。最后,我讓學生總結作者的思想情感,不光要求學生發(fā)現(xiàn)詩歌的音律美、意境美,也要讓學生從作者情感的角度把握本詩,了解詩人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一種略帶憂傷卻又苦苦追求夢想的執(zhí)著美。通過這樣的導入,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作者所歷所想,深入理解詩歌。
二、整體理解,把握深意
理解是獲取文章情感的首要前提,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一方面,要靠教師的精心講解,激發(fā)學生內在感情,使其產生共鳴。另一方面,也要依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從整體把握文章,從字詞上挖掘情感,體會作者思想的深度和廣度,抓住思想精華。
例如,在教學“采薇”這一課時,我會讓學生先自主朗讀詩歌,整體感受詩歌,接著我再以余光中的《鄉(xiāng)愁》進行導入,對故土的情結對一個人的影響常常是終生的,有時甚至讓人魂牽夢繞,蕩氣回腸,為什么?進而再讓學生分層次朗讀詩歌,了解詩歌主旨,并讓學生找出相應的詩句,如,“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表達了詩人思鄉(xiāng)之苦。之后,我讓學生從字詞的角度來挖掘詩人的情感,比如,文章的中“薇”,暗示時間的流逝,時節(jié)的交替,而人物內心的焦慮和痛苦也隨之加重;讓學生思考“柳”字在詩歌中的重要內涵。最后,我讓學生談一談對文章的最后一句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認識,深刻體會作者的別有深情、非可言喻、只可意會的情感。
三、理性總結,提高審美
情感是雙向的,要注重輸入和輸出的平衡。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要求學生充分理解文章情感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的感情反饋,培養(yǎng)學生有意識地將范文之美融于自己的寫作之中,要求學生對文章中的因素進行理性的總結和概括,自上而下,總結成由內容到形式上美的規(guī)律,進而讓學生用于寫作中,提升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意識和能力。
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這一片現(xiàn)代文時,我會讓學生通讀課文,并標注每段大意,理清文章整體脈絡和基本思想,之后,再讓學生將文章中認為美的句子和描述方法加以總結,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進而讓學生在課堂上對句子進行鑒賞。最后,我會讓學生根據文章的寫作手法來寫作一篇散文,任意角度,題目不限,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做到仿內容之最美,獨情感于一身,寫出對生活的見解,對自我的表達。
綜上所述,無論是對學生身心發(fā)展還是提高語文教學效果,情感教育都發(fā)揮著積極作用,情感不等同于感性,人是情感的動物,情感包括感性和理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區(qū)分開來,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真正將情感教育落實到實處,教育才能真正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我們的教育才能不斷向前發(fā)展,學生才能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參考文獻:
[1]胡娟. 探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情感教育[A]. .教師教育論壇(第四輯)[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3.
[2]尹宇飛.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滲透情感教育的教學探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08).
[3]佚名. 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強化情感教育[J]. 語文天地(高中版),2019(5):75-76.
[4]王鳳偉. 談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J]. 學周刊,2012(2):174-174.
[5]高麗娜,于曉飛. 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 中國校外教育,2014(35):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