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東
摘 ?要:作為一名聾教育學校(聾校)的教師,聽課需要融入聾校特殊對象的特殊需求,本文從自身多年的教育教學及參加的教研活動的視角,對聾校教師怎樣去聽課,聽什么,以什么方式去聽,聽完之后怎樣融合到自身的教育教學,融入新課程教學目標中,完善自身的教法做了一個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聽課;聾校教師;手語;角色的轉變
聽課,是一名教師必須參與的教學活動,是一名新教師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是完善教學方法、增強駕馭課堂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一名新教師盡快成長的最佳途徑,是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共同推進的重要手段。聽課聽什么,記什么,是需要有計劃、有需求地確定目標而開展的教學行為,不是簡單的以一本聽課、記錄本而開展的教育活動。聾校教師面對的教育對象不同,對于聽課,在與普通學校存在著共性的同時,也有著自身巨大的特殊性,那么怎么聽,聽什么,怎么計劃,就值得我們研討,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聽課方式,才能從中得到自我所需,提升自我教學能力,更好地完成新課堂教學目標。以下將從整個聽課的過程對聽課的基本要素做一簡單的分析。
一、聽課前準備
一般來說,聽課是有針對性,要從課堂中真正學到所需,聽課前需要做一系列準備,首先要了解授課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最好能借來課本先預習,掌握課程標準和課程實施的新要求,看看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點、難點、疑點,特別是教學內(nèi)容中涉及到的新手語,是否掌握。再了解授課班級學生學習狀況及能掌握的程度狀況,最后了解授課教師的教學理念及教學理論是否與自己的相似,不相似在何處,相似在何處,換自己來上本節(jié)課,會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聽課不先熟悉教材,不掌握授課教師的教學意圖,匆忙走進教室就是帶耳不帶心的,更加不會有收獲,只是走走形式或者是完成教學任務的把式。
二、怎樣去聽課
聽課,聽什么,記什么,是根據(jù)每個教師的不同需求來核定的,在課堂上正式聽課時,我們該如何去聽,如何去記,如何真正融入到課堂當中,如何適時轉換角色以學生、授課教師、聽課者的角色去多方位融入課堂,是聽課者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聽課要求。
(一)聽教學設計
每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都有自身特有的組成因素和要素,在聽課時,我們要聽授課教師對課程各部分的順序和時間分配的設置。不同的課程內(nèi)容,它的設置也是不相同的,在聽課時,聽課者就需要去聽授課教師是怎樣設計課堂結構的。例如,采取何種方式引入新課,能最大程度引起學生對新課的好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如何利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設計出恰當?shù)木毩暷J?,加強學生多感官對課程的認識,強化知識的吸收和應用;如何將課堂的40分鐘時間合理安排在每個環(huán)節(jié);如何組織學生鞏固新知,如何設計板書及作業(yè)等。授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是整堂課的脈絡和靈魂,是授課教師對課程的理解和教學方向,只有聽清楚了授課教師整堂課的教學設計,才能融入到課堂中,保持與授課教師的教學理念相一致,以授課教師的角色參與課堂,最后從課堂中得到自身所需要的東西。
(二)聽板書及練習設計
板書的設計是課程脈絡的縮寫,一個好的板書設計,能加強學生對整節(jié)課的知識掌握,增加學生對新課的直觀認知并強化記憶,便于課后小結及復習。聽課者在聽課時,應當去聽授課教師在板書設計時,板書是否突出重點、難點,是否簡潔便于記憶,聽板書是否能涵蓋課堂教學的主體大意。
練習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授課教師在設計練習時,需要考慮到每一個學生。聽課時,需要聽授課教師能否依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來設計具有針對性、實踐性的練習,聽練習是否達到了為學生鞏固新知、擴展提高的目的,作業(yè)的布置是否兼顧了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學生需求。
(三)以角色的轉變聽課
聽課者在聽課時,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景,適時轉變角色,從不同角度以不同身份,全方位了解、融入課堂。
1.以學生的角色聽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新知,學習新知。授課教師的教學是否適合學生,學生是否最大程度掌握新知,就需要聽課者及時轉變角色,從學生的角度,按學生的水平去聽課,想一想,以學生的認知能力是否聽得懂,學得會,授課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手語是否表達清楚、準確,是否是學生掌握的手語。
2.以授課教師的角色聽課。在轉換為學生的角色去聽課后,聽課者與授課教師的教育教學肯定有沖突或認同的地方,聽課者就需要適時結合自身實際,以授課教師的身份來融入課堂。想想如果我來上這堂課,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應該怎樣講,怎樣設計,我的教法構思與授課教師的有什么區(qū)別,我應該吸收授課教師的哪些方式方法及理念,從而完善自身的教法,這就是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
(四)聽課堂氛圍
課程的改革,始終離不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因此課堂的教學,必須以學生的學習為根本,體現(xiàn)學生主體,最大化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于是,聽課時,要聽學生是否主動全員參與,聽學生與教師的互動情況,是否能跟上教師的節(jié)奏,聽師生、同學之間的配合、合作情況,聽學生的發(fā)言及情緒,要聽學生的發(fā)言是否緊扣課文中心,情緒是否飽滿,是否振奮,后進生積極性是否有調(diào)動。例如:在分小組教學時,學生的參與度是否積極,是否主動,是否全員、是否圍繞中心問題進行討論提出問題,是否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等等。
三、聽課后的總結反思
聽課是為了使自己吸取別人的閃光點與教學經(jīng)驗,使自己在教學上能有所提高,所以,在聽課后不能一聽了之,更不能想著我課上已經(jīng)記錄很詳細了,有需要再翻看,這樣是對授課教師的不尊重。聽課后,我們應該及時與授課教師交談,交換意見及自身的感悟,參與授課教師的課后反思、總結,整理自身的聽課記錄,記下自我反思之法、借鑒之處,融入自身的教學思考,在今后的教學中,付諸實施。
綜上所述,聽一節(jié)完整的課,是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多角色地去融入的,聾校面對的是一群特殊的群體,在彌補身體的缺陷進行教育教學的同時,更需要采用更加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以最直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將知識進行傳遞,但是這些特殊的教學方式、方法及理念,需要從不斷的實踐中得到,從同行交流及教師的課堂中獲取,聽課就成為了必然,而正確的聽課方式往往能讓我們更直觀地面對所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以正確的聽課方式參與授課者的課堂中,從課堂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結合自身理解完善自我的教育教學,到在日后的教學中才能不斷提升自我專業(yè)能力。
參考文獻:
[1]袁曉萍,教師之間聽課聽什么_怎么聽,人民教育,2018.
[2]吳傳剛,聽評課理念的轉變,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4.
[3]章艷萍,同行聽課對高校教師專業(yè)能力的促進作用,高校論壇,2018.5.
[4]崔允漷,聽評課:一種新的范式,教育發(fā)展研究 2007.9B.
[5]鄧昌海.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學聽課評課研究[ D] .江西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