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和
摘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基于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提出的新的英語課程要求,其內(nèi)涵是突出育人,重點聚焦如何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形成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文章主要探討基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要求,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的一些變化,與廣大英語教師進行分享交流。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英語? 教學方式? 思維能力
時下,關于核心素養(yǎng)的話題成為教師教育教學研究方向的熱點和重點,也是一個教師成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課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基于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提出的新的英語課程要求,其內(nèi)涵是突出育人,重點聚焦如何結合英語學科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形成能夠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確定英語素養(yǎng)為小學英語學科的最終培養(yǎng)目標之時,教師就應該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合理的轉變,尊重小學生們的情感體驗,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結合筆者自己在備課、研課、觀課以及學習《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過程中接觸到的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與理論,筆者覺得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理念讓我的課堂更加注重對單元整體知識的把控,更加注重對學生的語言創(chuàng)新能力、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在單元整體備課中明晰思路
現(xiàn)行使用的PEP版(三年級起點)教材,編者在編排中體現(xiàn)了一定的教學思路,但如果對教材的研究、挖掘不深的話,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混沌的意識,導致整個單元就單純地囿于某一兩個句型?!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所闡述的基本課程理念中提到了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xù)性。在筆者所在學校的英語組教研活動中,一直強化的就是單元整體備課,通過整體思路推進分課時教學,讓師生帶著清晰的目標去教學。
?二、在對話練習中打磨語言使用能力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許多老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對話的積極性隨著年級的升高越來越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老師通常把對話搭檔局限于同座位之間,另一方面是教師對對話的練習主題限制過多,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發(fā)言的興趣和欲望?!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英語學習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鼓勵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通過多種方式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在日常的對話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目標,筆者主要在對話教學中做好以下課內(nèi)外活動。
1.抓好鋪墊,明確練習句型
語言訓練的規(guī)律是輸入在先,輸出在后。在每一個對話訓練之前,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加強語言輸入,如視頻、動畫、師生之間的對話等形式,語言輸入內(nèi)容一定要主題鮮明,讓學生明確這堂課的對話練習主題句型是什么,做好問答的銜接,特別是有多種回答方式的時候讓學生學會不拘一格,靈活作答,而不是墨守成規(guī)。有了這個輸入的鋪墊,師生對話到學生之間的對話過渡就容易許多。
2.自尋搭檔,找到滿意對話人
在進行對話訓練時,考慮到學生都會有自己班內(nèi)的好伙伴,于是筆者經(jīng)常在生生對話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下位自由尋找自己中意的搭檔展開對話。學生有了選擇對話對象的自由,就像打開了話匣子,練習氣氛一下子沸騰起來。在教室的各個角落都可以聽到各種不同的對話聲音,看不到學生的拘謹和膽怯。當然,總有少數(shù)同學因為交際能力不強而尋找搭檔不夠積極,這時筆者給他們的任務是至少得在一對搭檔旁邊傾聽。由于有了這樣的自由選擇權,很多學生的練習速度、效果有了顯著提高,最主要的是對話練習變成了一項他們覺得開心、輕松的活動,擺脫了心理負擔,為后面的練習展示做了充足的準備。
3.展示風采,訓練傾聽能力
在學生自由練習后重要的一項活動就是展示他們的練習成果。一方面,教師通過學生的展示了解他們對對話知識點的掌握效果,另一方面,培養(yǎng)其他學生的傾聽和判別是非能力。在這些展示中,學生的對話都是“禮尚往來”型的互問互答,以增強互動性。
同時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展示中,筆者還非常重視學生傾聽能力、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yǎng)。筆者一直要求學生做到一旦有人站起來對話練習,所有活動立即停下,專心聽展示的內(nèi)容。為了督促和檢驗傾聽效果,筆者經(jīng)常在每一組的學生展示完后隨機提問其他同學以達到促進傾聽的目的。比如給對話編號,問學生練習的是幾號對話,某某同學剛才的對話中說喜歡什么食物、什么飲料,某某同學周末經(jīng)常干什么等等問題。這樣的要求促使學生漸漸養(yǎng)成傾聽發(fā)言的習慣。
4.寫出新意,答案不拘一格
對話的最高境界顯然就是在適當?shù)膱龊嫌玫皿w的語言進行交流,學以致用。因此在教學中除了教師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以外,學生不拘一格的表達訓練也是這種交流的日常準備。平時,筆者在這樣的對話訓練結束后,一定會安排學生根據(jù)主題句型做幾種不同回答。如PEP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 ”句型,老師的要求是用always, sometimes, often, usually 四個詞寫出不同類型的答案,程度副詞、具體活動不得一樣,促使學生發(fā)散思維,動腦筋去思考問題。
對話課在語言和知識方面?zhèn)戎赜谌粘=浑H用語的學習,在語言和能力方面?zhèn)戎赜诼犝f能力的訓練,在文化知識方面?zhèn)戎赜诹私獗締卧粘=浑H用語的背景和語言運用的得體性。從對話練習中我們可以很好地訓練學生的聽、說、寫三個維度的能力,加上對教材中的對話原文的熟讀成誦,相信會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學習興趣乃至人際交往技巧、文化交流意識。
三、在句型框架中寫入生活
書本上的對話練習給學生提供一種基本的句型結構框架,有了這個框架,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把我們的生活大膽地帶入對話中。如在PEP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In a nature park”中主要介紹公園里存在的一些景物,據(jù)此筆者讓學生先觀察我們周圍有哪些公園,學生一一列舉,我把公園名字一一板書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挑選自己去過的某個公園,根據(jù)所見編寫實實在在的句型:“Is there a? ? ? in the park?”“Are there any? ? ? in the park? ”學生的對話效果清晰明朗。
四、在主題思維導圖中“大開腦洞”
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和頻繁,它能夠很好地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綜合思考能力、邏輯能力。往往一個主題可以引發(fā)眾多的問題思考,尤其是對學生的英文寫作有很大好處。在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I have a pen pal Read and write”教學中,筆者首先讓學生通過大量的圖片認識“ad”(廣告),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出寫一個好的“ad”應該具備的元素,然后讓學生當堂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的社團或者尋找搭檔的廣告。學生在思維導圖的指引下設計了個性化的標題、活動信息等,讓人眼前一亮。每次碰到英語小短文寫作時,筆者都會先引導學生畫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jù)著思維導圖的提綱練習寫作,學生至少在表達層次能做到清晰明了。
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需要慢慢積累歷練,但是當學生們具備一定的素養(yǎng)時,即使忘記英語所學知識以后,還具備使用英語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要突出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持之以恒地進行引導訓練,將要滲透的核心素養(yǎng)有機地融入教學之中。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