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蕾
音樂,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其形式,種類,風格多種多樣,而每一首樂曲當中更是包含了文化、情感、精神的內(nèi)容含義十分豐富,而音樂的口頭傳唱在加上當今社會的科技進步,讓人們接觸音樂更是十分的方便快捷。音樂除了能給人們帶來聽覺上的享受外,對人們的愉悅感和身心健康也有著積極的作用,本文將對此展開探討。
音樂 愉悅感 身心健康
【中圖分類號】G 6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3-0030-01
音樂作為一種傳達感情的藝術,節(jié)奏、旋律、歌詞等組合而成的樂曲等不僅能給聽者帶來感官上的享受,同時也能讓人從其中找到情感的共鳴,或是成為聽者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讓人們從中獲得愉悅感。此外,現(xiàn)代醫(yī)學表明,音樂的感染對人的身心健康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美妙動聽給人以享受的音樂能夠積極調(diào)劑人的心理情緒,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
1.音樂引起的愉悅感
在形式上,音樂是以聲波為載體,一切可發(fā)生的物品經(jīng)過藝術化處理給人帶來情感體驗的都可成為音樂。正如其定義:音樂是指有旋律、節(jié)奏或和聲的人聲或樂器音響等配合所構成的一種藝術。在人們聽音樂的過程中,旋律變化多種多樣,不同的聲音組合,不同的樂器演奏帶給人們的體會是不一樣的,然而都會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能通過人們的聽覺器官引起各種情緒反應和情感體驗的,柏拉圖曾說:“節(jié)奏和和聲可以洞入我們的靈魂深處。”從而引起人們的愉悅感,甚至讓人產(chǎn)生對音樂“上癮”的感覺。科學表明,當人們聽到越喜歡的音樂,大腦中多巴胺的分泌就越多,從而讓人們感受到的愉悅感也就越強。此外,內(nèi)容上,音樂是一種傳情達意的藝術,其內(nèi)容包含人們對生活的理解,對情感的表達,人的喜怒哀樂各種情感都可以通過音樂被人感知,被體會,從古時候開始,人們就懂得敲打石頭,樹木等自然物體來表達喜悅之情,音樂能夠反映人類現(xiàn)實生活的情感,給人們帶來愉悅感。
2.音樂與人體身心健康的聯(lián)系
(1)愉悅身心,陶冶良好性情。身心健康顧名思義,是指人具備的良好身體和良好心理,也就是人從身體上和心理上所有的積極適應社會的狀態(tài)。而近年來科學研究或相關醫(yī)學實驗都表明音樂與人的身心健康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音樂可以陶冶性情,不但是人格鑄造的重要途徑,而且能使它達到成熟更完善的境界。這一點并不是最近才被人發(fā)現(xiàn),早在古代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認識到了。在《史記·樂書》是就有提到“故音樂者,所以動蕩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奔匆魳?,是可以用來使血脈動蕩,使流通精神,使內(nèi)心平和的東西。此外,荀子在《樂論》里也寫到:“故樂行而志清,禮修而形成,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美善相樂?!闭f要使人們耳聰目明,感情溫和平靜,改變風俗,天下都安寧,沒有什么比音樂更好的了。把音樂提到了除讓個人性情溫和外還可以改風俗的高度,由此可見古人對音樂對人身心健康積極作用的推崇與肯定。此外,人們在聆聽音樂時,其中所蘊含的意義能潛移默化的給人以影響,陶冶情操,促進品格發(fā)展。例如,如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命運,樂曲情緒激揚,氣勢宏偉,可培養(yǎng)人們忘我,奮進的精神品質。
(2)調(diào)節(jié)情緒,培養(yǎng)健康情感。音樂對人的心理影響更是不可忽視的。借助與樂曲的意境,音樂能夠改善人們的心理情緒,影響人的身心健康。例如,積極向上,鼓舞人心的音樂能給人激動的心情,煥發(fā)活力,讓人有充沛的精力進行繁忙的工作;而平和寧靜,悠遠的音樂可以讓人放松自在,平復情緒;含義豐富的音樂還能讓人處事樂觀、滿懷希望等,音樂這種藝術形式能夠有效的表達情緒情感。音樂除了表達情感外,還能幫助人們在情緒低落時,調(diào)節(jié)情緒。因為音樂不僅是人們傳達情感的方式,同事也會對人情緒進行反作用來加以調(diào)節(jié),為人們提供情緒發(fā)泄的渠道或調(diào)節(jié)情緒的良方。例如,對心情沮喪,郁郁寡歡的人,考慮其需要傾訴心中的困惑,發(fā)散心中的郁悶,從而疏導宣泄情感,使積郁的情感,選擇音樂時可選用旋律明快跳躍,調(diào)性明朗,節(jié)奏活潑,音色清新的樂曲,如《藍色多瑙河》,需要解除緊張焦慮,讓人身心放松,時可聽調(diào)性平和,旋律優(yōu)美抒情,清淡幽雅的樂曲,如《漁舟唱晚》,《夢幻曲》等。
(3)改善人際關系,增進社會交往。身心健康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的其中一條標志就表明良好的心理健康需要人們能保持正常的人際關系,能接納別人,有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而音樂,無疑是有改善人際關系,成為一種在人們的社會交往時功能很強的途徑。當下,科技的進步使得人們時間都交流跨越了時間、空間、國度的障礙,但是并不意味著人們的交流能力提高,交際問題減少,相反,許多人習慣了在屏幕面前侃侃而談,然而面對真人交流時卻不知所措,不少人有著社會交往恐懼的問題。而,音樂的存在就可以成為其中的一個良好的解決途徑,因為音樂是沒有界限,沒有國度的,是人類共同的社會語言,這種藝術形式的交流可以用無形的情感穿透力調(diào)和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通過音樂可以增強人與人之間的親近感,拉近拉近與人的距離,促進社會交往。
3.結語
總之,音樂,作為一種融合各種旋律、聲音、節(jié)奏,以及情感、意志品格等傳達感情的藝術,已經(jīng)與人們的生活產(chǎn)生緊密聯(lián)系,人們不僅可以通過聆聽音樂獲得美的享受,進行一種審美體驗,從中獲得愉悅感,同時,這種積極的情感體驗也會對人體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人們應該重視音樂發(fā)掘其中更高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靜薇.論音樂的愉悅感與身心健康[J].前沿,2008(2):188-189.
[2]來雯.音樂、健康、智力初探[D].山西:山西大學,2007.
[3]陳慶元.論音樂在大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和價值[J].考試周刊,2011(13):212.
[4]付莉.論中小學音樂教育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北方音樂,2015(10):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