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秀霞 徐金娥 謝靖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問題的學習(PBL)結合角色扮演方法在醫(yī)學功能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與意義。方法以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七年制15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實施PBL結合角色扮演教學,在課程結束后,發(fā)放調查問卷,評價教學效果。結果85%以上的醫(yī)學生認為有必要開展PBL結合角色扮演的實驗教學,且其教學內容是可行的,對加強醫(yī)學生醫(yī)學功能學相關知識的學習與運用有很大的幫助,也提高了醫(yī)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90%以上的醫(yī)學生認為PBL結合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其主動學習、運用知識、合作溝通、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幫助。86%以上的醫(yī)學生認為,在PBL結合角色扮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提高醫(yī)學生主動學習、正確使用學習資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的能力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結論PBL結合角色扮演教學方法可明顯提高醫(yī)學功能學實驗教學質量。
[關鍵詞]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方法;角色扮演;醫(yī)學功能學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5532(2019)03-0354-04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combined with role-play i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functional experiments. MethodsA total of 150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7-year system were enrolled as subjects, and PBL combined with role-play was used for teach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performed after the course end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new teaching method. ResultsMore than 85%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it wa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to carry out PBL combined with role-play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it helped the students with the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knowledge of medical functions and increased their enthusiasm and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in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re than 90% of the students believed that PBL combined with role-play helped them to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of active learning, knowledge application,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blem analysis, and problem solving. More than 86%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that during teaching process of PBL combined with role-play, the teacher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ir abilities of active learning, proper use of learning resources, problem analysis, and problem solving. ConclusionPBL combined with role-pla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functional experiments.?
[KEY WORDS]problem-based learning; teaching methods; role playing; medical integrated biological function
基于問題的學習(PBL)教學方法是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醫(yī)學院創(chuàng)立的[1],該方法強調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通過設計多幕場景,使學生進入教學問題,鼓勵自主探究,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思維。近年來,PBL教學方法在醫(yī)學教學領域備受關注[2-10]。青島大學醫(yī)學部人體機能學實驗室自2008年起在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的實驗教學中采用了PBL教學方法,獲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PBL教學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仍難以完全由被動聽課轉為主動學習,課堂上從被動聽講到主動參與的角色轉換困難。因此,自2012年起,本實驗室于PBL教學中加入角色扮演,使學生更積極地發(fā)揮主體能動性,參與情景模擬,以期有利于醫(yī)學基礎知識的掌握與融會貫通。本文旨在探討PBL結合角色扮演方法在醫(yī)學功能學實驗教學中的作用與意義。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我校2012—2014年級七年制臨床醫(yī)學專業(yè)醫(yī)學生150人,其中2012年級30人,2013
1.2研究方法
1.2.1課程設置與案例編寫醫(yī)學功能學實驗課共計108學時,其中PBL教學12學時。案例編寫以人體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臨床治療為線索,設計人文情節(jié)。本實驗室自行設計了整合性PBL案例,包括心苦一生(高血壓)、糖衣炮彈(糖尿?。?、都是“勤勞”惹的禍(有機磷中毒)、不再苦咖啡(偏頭痛)等,并制作了豐富生動的多媒體教案。每個案例分多幕場景,并在每幕場景演示后推出相應的問題作為學生討論的主線。讓學生通過分析人體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的改變,了解疾病的進程;從藥理學角度探究治療方法的合理性,制定用藥方案。
1.2.2PBL教學與角色扮演過程每個PBL案例進行3學時分析討論,課前1周公布案例相關領域,鼓勵學生利用圖書館、互聯(lián)網等手段獲取各種相關資料、信息,對背景知識進行準備,但對案例詳情保密。課前1周選擇學生扮演案例中病人、醫(yī)生、家人、旁白等不同角色進行演練,扮演角色的學生了解案例詳情,不扮演角色的學生僅了解案例的相關領域。課堂上以分小組討論的形式組織教學活動,每小組7~10人,并由學生自己推舉1名同學擔任組長,主持討論工作。教師在討論中承擔輔助工作,負責把握方向、適當引導、時間管理、點評總結等。課堂討論結束后,每位學生均要求獨立完成一份分析討論報告。
1.2.3教學效果的評價教學效果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評價。調查問卷分3部分,分別為醫(yī)學生對PBL結合角色扮演教學形式的評價、PBL結合角色扮演教學形式對醫(yī)學生的影響、醫(yī)學生對授課教師的評價。課程結束后對所有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問卷填寫完成后與學生討論報告一起上交。
2結果
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50份,回收150份,有效問卷144份(每份問卷有一項漏填則視為無效),有效率為96%。調查結果顯示,85%以上的醫(yī)學生認為有必要開展PBL結合角色扮演的實驗教學,且其教學內容是可行的,對加強醫(yī)學生醫(yī)學功能學相關知識的學習與運用有很大的幫助,也提高了醫(yī)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90%以上的醫(yī)學生認為PBL結合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其主動學習、運用知識、合作溝通、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幫助。86%以上的醫(yī)學生認為,在PBL結合角色扮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提高醫(yī)學生主動學習、正確使用學習資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的能力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見表1~3。
PBL教學法在20世紀80年代被引入我國,國內多所高校進行了PBL的教學改革與嘗試[11-20]。10年前,我們已應用PBL方法進行教學,通過案例設計,將醫(yī)學功能學知識整合入一個完整的人文故事之中。PBL教學以病理生理學為主線,根據(jù)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顯示人體功能、代謝的動態(tài)變化,在與人體正常生理狀態(tài)進行比較的過程中,探究疾病發(fā)生的原因、條件及其機制,為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并進一步鼓勵學生總結出治療原則,結合藥理學知識選擇符合治療原則的藥物,制定用藥方案。
醫(yī)學生在上醫(yī)學功能實驗課之前,已系統(tǒng)學習了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的理論知識,具備了醫(yī)學功能學基礎知識,并在實驗課中通過動物實驗印證、鞏固了理論知識。我們通過PBL教學,將醫(yī)學功能學相對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整合入生動的案例之中,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融會貫通,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在PBL教學中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開放性思維,有助于其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提高了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傳統(tǒng)的PBL教學也存在一些問題:①通過傳統(tǒng)的多媒體方式進行PBL演示,仍以教師指導為主,學生難以完成由被動聽課到主動學習的角色轉換;②PBL課前,教師將設計場景與內容通知學生,以便討論準備,但這也造成了學生事先已了解場景設計,課堂中缺乏新鮮感與投入感;③我們也嘗試了課前對案例內容保密,但學生對討論主題缺乏了解容易造成討論冷場,教師不得不重新在討論中處于主導地位,難以達到真正的“學生為主,教師為輔”。
角色扮演法是美國精神病學家MORENO于1966年所創(chuàng)建的一種社會心理技術,通過扮演他人的社會角色,增進對他人社會角色及自身角色的理解。近年來,著名教育學家FRED ABBERT將角色扮演融入到教學中,并將其設定為24種教學方法之一[21-22]。角色扮演也可以應用于醫(yī)學教學[23-27],但基礎醫(yī)學教學注重理論知識的積累,角色扮演應用比較受局限,目前尚無此領域角色扮演與PBL結合教學的應用報道。針對以上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將角色扮演融入PBL教學,以角色扮演替代部分多媒體演示,學生扮演情景中的各種角色,設身處地地融入情景教學。在角色扮演和現(xiàn)場觀察的過程中,掌握知識、拓展思維,更好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前準備中,我們只讓少數(shù)角色扮演者了解案例詳情,大部分學生事先沒有被告知案例詳細情節(jié),在只了解案例相關疾病的前提條件下,復習已經學過的學科專業(yè)知識,并通過圖書館與網絡擴展知識領域、了解學科前沿,為課堂討論做好準備。課堂討論中,允許學生攜帶相關書籍、電腦,可以通過現(xiàn)場查詢補充知識點的缺漏。當學生對案例情節(jié)或案例角色有疑問時,可以直接詢問角色扮演者,達成現(xiàn)場互動,增強身臨其境的感覺。對于角色扮演中出現(xiàn)的疑問或問題節(jié)點,教師現(xiàn)場發(fā)起討論,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與積極性。討論結束后,教師及時總結,使學生對案例情節(jié)和疾病分析形成深刻的印象,鞏固學科知識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靈活運用知識。PBL教學加入角色扮演極大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進一步調動了學生拓展知識的熱望,在學生中受到普遍歡迎。本文調查結果顯示,85%以上的醫(yī)學生認為有必要開展PBL結合角色扮演的實驗教學,且其教學內容是可行的,對加強醫(yī)學生醫(yī)學功能學相關知識的學習與運用有很大幫助,也提高了醫(yī)學生參與實驗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90%以上的醫(yī)學生認為PBL結合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其主動學習、運用知識、合作溝通、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幫助。86%以上的醫(yī)學生認為,在PBL結合角色扮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提高醫(yī)學生主動學習、正確使用學習資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的能力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但在PBL結合角色扮演的教學中,仍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PBL案例的編寫是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好的案例不僅要融合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知識,還要編寫生動、符合學生心理、適于角色扮演。而且,案例內容需要隨著知識拓展、社會發(fā)展不斷更新。目前,編寫案例由本實驗中心獨立完成,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其次,教師的PBL教學水平決定了教學質量。PBL指導教師既要精通生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等3個學科的理論知識,了解臨床疾病的發(fā)生、轉歸,還要善于引導學生,控制局面,防止角色演練脫離主題,更要在討論中抓住關鍵問題,循循善誘,并在討論時始終以學生為中心,保持教師的輔助地位。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PBL教學要求指導教師的知識面更廣,更了解教學心理學與教學技巧。這需要指導老師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第三,PBL結合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缺乏有效的評價系統(tǒng)。該教學方法的角色扮演會占用學生更多的時間,而當前教育模式下的考試成績體系無法有效反映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這無疑會打擊學生參與PBL教學的積極性。建立一個全面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
總之,在人體功能學實驗教學中,PBL結合角色扮演的教學模式能調節(jié)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值得進一步的發(fā)展與推廣。
[參考文獻]
[1]CAPLOW J A, DONALDSON J F, KARDASH C, ?et al. ?Learning in a problem-based medical curriculum:students’ conceptions[J]. ?Medical Education, 1997,31(6):440-447.
[2]奚百順,童朝陽,王吉耀,等. PBL結合角色扮演教學模式在八年制急診臨床見習中的運用[J]. ?中華醫(yī)學教育探索雜志, 2012,11(4):381-384.
[3]王盛花,龐剛,尹艷艷,等. 基于PBL教學模式的基礎醫(yī)學課程整合教學改革和探索[J]. ?解剖科學進展, 2016,22(1):115-116.
[4]王美蓮,王斯,曹雅明,等. PBL教學模式在病原生物學、免疫學及感染病學課程整合改革中的探索與實踐[J]. ?微生物學雜志, 2012,32(4):106-109.
[5]江宜蓁,夏馭龍,蘭學立. 以問題為基礎學習教學模式在臨床醫(yī)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 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 2012,32(5):733-737.
[6]叢文博,王貴領,呂艷卓,等. 應用PBL教學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J]. ?教育教學論壇, 2018(8):12-14.
[7]賈博,劉偉,郭慶東. 初步探討PBL教學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和優(yōu)化[J].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 2018,17(3):75-77.
[8]鞏雪俐,凌燦,包雅麗,等. PBL結合LBL模式在人體機能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 ?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8,41(7):120-122.
[9]高云,李桂林,劉雙梅,等. 結合案例的PBL教學在醫(yī)學生理學實驗中的應用探討[J]. ?基礎醫(yī)學教育, 2017,19(9):674-676.
[10]李娜,王利民,欒海云. PBL教學法在醫(yī)學機能實驗學中的實踐與效果[J]. ?四川生理科學雜志, 2016,38(3):184-185.
[11]李連興,孫義,孫亞楠. PBL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在臨床醫(y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4(28):5402-5403.
[12]孫吉平,張亞莉,李燕,等. PBL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在臨床醫(yī)學教學中的應用和體會[J]. ?醫(yī)學信息, 2016,29(22):14-15.
[13]賀文,許麗輝,孫紹光,等. 探討PBL教學法在醫(yī)學教育中的應用[J]. ?生命的化學, 2016(5):735-738.
[14]姚楚晨. 淺論CPBL教學法在提高醫(yī)學院校病理生理課教學質量中的應用效果[J].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6,14(22):152-153.
[15]柴高尚,陳俊良,李想,等. 病理生理學PBL教學實踐與思考[J]. ?河南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5,21(5):664-666.
[16]譚紅梅,莊曉東,那曉東,等. 病理生理學基礎結合臨床CBL+PBL+TBL教學模式探討[J]. 基礎醫(yī)學教育, 2017,19(6):408-410.
[17]張卓,周波,郭連瑩,等. 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PBL-TBL實踐教學在團隊不同角色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 ?沈陽醫(yī)學院學報, 2017,19(4):375-377.
[18]崔剛,雷霆,莫立平,等. 綜合型教學模式在醫(yī)學八年制病理學實驗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7,25(6):915-917.
[19]閻敬,于愛鳴,王華芹. PBL結合多媒體在醫(yī)學生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一點嘗試[J]. ?解剖科學進展, 2016,22(2):226-227.
[20]王巧琳,段春燕,林燕. PBL和LBL雙軌教學法在中西醫(yī)結合腫瘤教學中的應用[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6,13(10):1437-1439.
[21]陳航,趙美瞇,鄭曉嬌,等. PBL結合網絡教學平臺在醫(yī)學機能實驗課中的應用[J]. ?解剖科學進展, 2017,23(6):656-657.
[22]LEVINE H G, MCGUIRE C H. The use of role-playing to evaluate affective skills in medicine[J].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1970,45(9):700-705.
[23]FARBSTEIN K. Role-playing case simulations:a tool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and enhance safety[J]. ?Joint Commission Journal on Quality and Safety, 2003,29(5):260-262.
[24]李姣,徐磊,高芙蓉,等. 混合教學模式在醫(yī)學基礎實驗課程中的應用[J]. ?實驗技術與管理, 2018(1):177-179.
[25]李明芳,孫萍. 角色扮演法在高職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實施探索[J]. ?重慶醫(yī)學, 2018,47(5):710-712.
[26]劉煜亮. 呼吸內科教學工作中采用角色體驗式教學法的體會[J]. 高教學刊, 2016(19):101-102.
[27]張敏,李瑞敏. PPT教學結合角色扮演法在手術室體位安置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求知導刊, 2017(3):135.
(本文編輯 馬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