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麗萍
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展開深入研究,重點通過加強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積極設置探究性問題、加強小組合作學習、關注個體差異性、開展分層教學、合理布置家庭作業(yè)等,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和潛能,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與增效減負的高效整合和統(tǒng)一。
在新課改實施的影響下,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而增效減負作為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廣,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水平的重要方式方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增效減負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為小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提供極大的幫助,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不斷提高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確保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中,從而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充分彰顯出增效減負的應用價值。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相關概述
在小學階段,如果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化,很難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fā)揮出來,出現(xiàn)“一言堂”發(fā)展趨勢。目前,一些學生家長和教師,對學生成績過于注重,并以此來判斷學生,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和負擔,很難認真學習,陷入了學習的瓶頸,甚至出現(xiàn)厭學現(xiàn)象。
因此,要想確保課堂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引導學生對新知識進行主動學習和接受,并取得良好的實施效果,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熱愛之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彰顯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而教師要扮演好自身的引導性角色,與學生共同對學習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同時,還要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激發(fā)出學生的探究欲望,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F(xiàn)階段,在課程改革的強大推動下,涌現(xiàn)出了增效減負這一教學思想,要求不斷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確保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水平的穩(wěn)步提升。而且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積極動手實踐和思考,活用課本知識,做到學以致用。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增效減負的應用策略
(一)加強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
小學語文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加強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課堂教學氛圍進行活躍,并使學生感受到語文課程的美,仿佛身處其中。比如在教學《望廬山瀑布》過程中,要想確保學生充分理解古詩的內涵和精髓,學生要結合古詩內容,進行想象,串聯(lián)好相關意象,比如“日照”“紫煙”等,并將瀑布和“銀河”聯(lián)系在一起?;诖耍W生可以對古詩中的意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挖掘出作者的思想情感,確保良好的實施效果。總之,加強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滿足“減負”需求,給予教學效果一定的保障。
(二)積極設置探究性問題
在素質教育過程中,減負是重要的一項教學內容,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必須確保較高的教學效率,將學生的學習壓力降至最低,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要想發(fā)揮出小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將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上來。而且將質疑納入教學過程中,樹立高度的學習自信心。比如在教學《將相和》的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確保學習效率的穩(wěn)步提升,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在文章中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不和現(xiàn)象呢?后來將和相怎么和好了呢?”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將“不和”和“和”之間的聯(lián)系挖掘出來,從而感受做人的道理。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相關小故事,比如《負荊請罪》,要求小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想和體會,這對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具有極大的幫助。
(三)加強小組合作學習
通過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可以將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fā)揮出來,并將學生的才華和技能充分展示出來,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和進步。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要高度重視小組合作,解放學生的傳統(tǒng)思維,充分彰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增效”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從課堂教學出發(fā),貫徹落實好因材施教的原則,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充分提升上來。比如在教學《太陽》的過程中,涵蓋了太陽相關的特點,教師要先引導學生自由朗讀,然后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各個小組要結合喜歡的太陽特點進行自主學習,隨即開展組間合作和交流,確保學生對太陽的特點有充分掌握。最后,教師還要布置相應的寫作任務,比如“月亮”,要求學生對“列數(shù)字”和“作比較”等方法進行靈活運用,加深對月亮的理解和記憶。基于此,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力充分展現(xiàn)出來,并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心理。
(四)關注個體差異性
針對小學生的想法和意見,教師要予以尊重的態(tài)度,由于小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特點比較顯著,如果采用死板的教學模式,很難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所以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如果學生的觀念與教學答案不相符,教師也不用立刻予以批評,以免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因此,教師必須提高對學生之間個體差異性的高度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將不同學生的個體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鼓勵學生個性化發(fā)展,以此促進分組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再有針對性地提出差異化要求,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fā)出來,提高對語文學科的熱愛之情,避免學生出現(xiàn)學習壓力,實現(xiàn)增效減負的教學目標。
(五)開展分層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想確保增效減負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教師必須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加強分層教學的開展,全面鍛煉學生,為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結合不同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配套可行的教學策略,并合理對不同教學任務進行布置,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比如:在教學《秋思》的過程中,如果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要合理布置預習,并將學習任務進行明確化,反之,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薄弱,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方向,循序漸進地踐行,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六)合理布置家庭作業(yè)
針對小學生學習壓力進行分析,主要是家庭作業(yè)造成的。所以要想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減負目標,必須注重家庭作業(yè)的布置問題。在以往教學過程中,所選擇的練題比較多,不僅浪費了學生較多的時間,也容易在枯燥練習題的影響下出現(xiàn)厭學現(xiàn)象。因此,在布置家庭作業(yè)過程中,必須滿足“少而精”的要求,對典型習題要優(yōu)先選擇,而且單科作業(yè)的寫作時間要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將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并避免學生產生過重的作業(yè)壓力。同時,在安排學生作業(yè)過程中,還要從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避免學生出現(xiàn)學習焦慮心情,保證良好的學習自信心。對于基礎較強的學生,教師要格外設置思考題,以此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增效減負教學策略的實施勢在必行,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心理負擔,樹立高度的學習自信心,踐行增效減負,以此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水平,為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林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