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滿
[摘要]目的:探討幽閉恐懼癥患者在核磁共振檢查中的護理干預和效果。方法:自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間,我院共收治70例無法完成核磁共振掃描檢查的幽閉恐懼癥患者,將其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jù)幽閉恐懼癥患者的臨床癥狀或體征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觀察患者實施前后的效果。結果:70例幽閉恐懼癥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當日無法完成次日勉強配合完成檢查7例,配合一般完成檢查18例,配合良好完成檢查45例。結論:在核磁共振檢查中對幽閉恐懼癥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能夠緩解患者心理癥狀,順利完成檢查。
[關鍵詞]幽閉恐懼癥;核磁共振;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3-000-01
前言
幽閉恐懼癥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恐懼癥,是一種封閉空間的焦慮癥。在一些情況下,例如車箱、電梯或機艙內,幽閉恐懼癥患者可能會發(fā)生恐慌癥狀,或者害怕發(fā)生恐慌癥狀。常常表現(xiàn)為心跳加速、呼叫急促、大聲呼救、出汗甚至出現(xiàn)暈厥。核磁共振作為臨床一種新型的影像檢查技術,具有多方位、多平面等特點,是一種診斷率較高的檢查技術。但由于該設備的特殊性,幽閉恐懼癥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容易產生恐懼、焦慮等心理表現(xiàn),導致檢查不得不停止,使得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我院70例幽閉恐懼癥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探討其護理效果,見下文。
1資料、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無法接受核磁共振檢查的70例幽閉恐懼癥患者(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并根據(jù)幽閉恐懼癥患者的臨床癥狀或體征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其中男/女=40/30例;年齡(16-68)歲,平均年齡為(41.45±5.43)歲;文化程度:中專15例,大專21例,本科18例,碩士10例,其他6例。掃描部位:6例掃描頭頸部,40例掃描中上腹部,24例掃描盆腔。
通過將上述兩組幽閉恐懼癥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發(fā)現(xià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1.2納人、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無法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的幽閉恐懼癥患者;征得醫(yī)院委員會審核批準及患者家屬簽字同意。
排除標準:不是自愿參與該項研究;家屬不同意。
1.3方法
(1)提高認知度。護士需適當給患者普及相關醫(yī)學知識,如核磁共振環(huán)境介紹、檢查的必要性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并向患者詢問藥物過敏史、病史及相關禁忌癥。做好檢查前的相關準備,讓患者對核磁共振有所認識,提高患者認知度。
(2)心理護理。針對初次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的幽閉恐懼癥患者,難免心理出現(xiàn)忐忑不安、緊張,再加上該設備環(huán)境的特殊性,患者心理容易出現(xiàn)恐懼、緊張等心理狀況,這時護理人員需耐心給予心理輔導,緩解焦慮恐懼癥。
(3)系統(tǒng)脫敏療法。首先,提高患者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了解掃描程序及給藥時間,并不斷鼓勵患者,講解成功案例,提高檢查信心。
1.4觀察指標
觀察幽閉恐懼癥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能否順利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研究護理干預的效果。
1.5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處理應用sPSS17.0版本統(tǒng)計學,計量資料和計數(shù)資料分別使用“均數(shù)±標準差”或“%”的形式表示,檢驗方式分別使用t值或卡方值的形式表示。若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70例幽閉恐懼癥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其中45例配合良好完成檢查,占比64.29%;18例配合一般完成檢查,占比25.71%;另外有7例住院患者當日無法完成次日勉強配合完成檢查,占比10.00%,見表1。
3討論
幽閉恐懼癥是指一種對封閉空間產生恐懼心理的一種心理疾病,如在電梯里出現(xiàn)恐懼,在車箱、飛機中出現(xiàn)恐懼心理等,它屬于恐懼癥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幽閉恐懼癥通常與特殊環(huán)境的刺激或成長環(huán)境心理疾患有直接關系,出現(xiàn)幽閉恐懼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心理壓力、性格因素及成長經歷等,其中幼年時期的創(chuàng)傷經歷與幽閉恐懼癥存在很大關系,受到心理傷害,在心理出現(xiàn)了陰影,并在成年后逐漸開始影響心理健康。一旦處于恐懼環(huán)境,患者就會出現(xiàn)害怕的感覺,不自主想要逃避,否則就會出現(xiàn)心慌亂跳、呼吸短促等,甚至昏厥。根據(jù)患者這一特點,實施積極的心理疏導,認識到核磁共振檢查的必要性及安全性,意識疾病診斷的意義。心理治療在恐懼癥的治療上被研究得最徹底,同時又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檢查前通過幫助患者熟悉檢查核磁共振的環(huán)境和過程,對于檢查過程中心理狀態(tài)極差的患者可以由家屬陪同進人,期間不斷鼓勵和肯定,給予心理支持,順利完成檢查;護理人員在檢查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面部表情、體征等,并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其中系統(tǒng)脫敏法被認為是目前治療幽閉恐懼癥最安全且最有效的治療方法,該方法是由醫(yī)生設定“階梯”性恐懼值,讓患者依此問進行循序漸進地暴露于引起恐懼的事物和場所中,令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對刺激的恐懼程度逐漸降低,最終達到癥狀完全的目的。本研究中,70例幽閉恐懼癥患者均順利完成核磁共振檢查,提高了檢查成功率,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幽閉恐懼癥患者在核磁共振檢查中的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在患者信任的基礎上建立心理護理,進行合理的心理疏導,消除患者顧慮,緩解心理恐懼癥,順利完成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