禤美群 卓梅 陳錦花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負壓封閉引流治療老年下肢慢性潰瘍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間我院收治的通過負壓封閉引流進行治療的發(fā)生下肢慢性潰瘍老年患者100例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方式,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臨床護理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由于臨床上與此項技術護理的運用研究相對較少,因此在今后的臨床運用過程中,務必在實踐中進行經驗的總結,進而不斷完善及優(yōu)化此項技術護理,為廣大患者帶去福音。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負壓封閉引流;老年下肢慢性潰瘍;應用
[中圖分類號]R2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3-000-01
下肢慢性難愈性皮膚潰瘍患者往往會出現血管神經病變的癥狀,若是患者的潰瘍未及時得到治療,極有可能會誘發(fā)末梢血運的相關疾病。而糖尿病足的主要癥狀是骨和肌腱出現明顯外露,因此很難痊愈。若是針對慢性創(chuàng)面運用帶蒂皮瓣轉移的方式進行治療,由于皮瓣血運狀態(tài)較差,手術失敗的幾率相對較高,并且患者需要長時間住院,這就會導致患者需要承擔較高的治療費用,創(chuàng)面恢復之后,患者還會因為皮瓣臃腫使其日常工作與生活受到影響,因此需要再次實施修復手術等。封閉負壓引流(vacuumsealingdrainage,VSD]系指憑借具備引流管的聚乙烯乙醇水化的海藻鹽泡沫敷料將患處覆蓋或是進行填充,之后借助生物半透膜使得患處與外界有效隔離,將引流管與負壓源相連,憑借這種能夠人工控制的負壓有效促進患處康復的一種現代化治療方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間我院收治的通過負壓封閉引流進行治療的發(fā)生下肢慢性潰瘍老年患者100例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44-72歲,平均年齡52.36±5.63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59.58±8.52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分析。
1.2護理方法對照組接受傳統護理方案,治療組接受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方案。
1.2.1構建臨床路徑創(chuàng)設臨床路徑研究小組,小組成員包括科主任、醫(yī)師、護士長以及責任護理人員,依照治療過程中護理工作,以患者為中心構建完善的診療程序,并且編制臨床路徑圖表以及健康宣教小冊,其中主要涵蓋護理目的及評估、圍手術期護理及心理疏導,VSD、術后護理干預、膳食攝人、監(jiān)護、家屬健康宣教、出院指導、運動等。
1.2.2臨床護理路徑人院時:護士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自己,并且將健康宣教路徑圖表發(fā)放給患者,展開入院評估。此外,在診斷開始之前,護士應該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一系列的心理輔導,將各項身體檢查的目標、方式與相關的注意內容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并且叮囑及時領回自己的檢測報告。
手術前:向患者介紹VSD手術成功的案例,若是條件允許,還可以介紹已痊愈患者與其交流;將VSD的目標、機制與作用、治療期間相關并發(fā)癥以及注意事項介紹給患者及其陪護人員;若是患者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務必運用有效的心理干預措施對其進行護理。
VSD術中:告知患者將患肢控制在較為穩(wěn)定的狀態(tài),防止由于過度活動導致半透膜與管道受到損傷,針對VSD引流狀態(tài)進行檢查,有效控制負壓的穩(wěn)定性,將引流量及相應的顏色詳細記錄下來,向患者闡述手術過程中的風險與相應的處理措施。整個過程中均針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叮囑患者及時科學攝人營養(yǎng)物質,指導其進行膳食的合理搭配。
VSD結束時:分析患處愈合狀況,并且針對性地運用有效措施進行治療。
出院前:叮囑患者以積極、正面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并且根據醫(yī)囑及時復診,科學攝人營養(yǎng)物質,規(guī)律地進行皮膚護理,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適當進行運動。
1.3觀察指標針對觀察組及治療組患者的滿意度以及疼痛情況展開比較研究。運用VAS評估法進行主觀疼痛評估,重度:7-10分,痛楚非常劇烈,患者已經不能承受;中度:4-6分,痛楚已經對患者的睡眠產生嚴重影響,但是還在患者的承受范圍之內;輕度:0-3分,并未出現痛楚,或是痛楚相對較微。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疼痛程度情況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護理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VSD的優(yōu)勢如下:①不用每日換藥,如此便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新鮮肉芽組織,患者也因此能夠承受較輕的痛楚,醫(yī)生與護士的換藥工作量也能夠得到減少;②豐富患處的血供,有益于肉芽組織的重生,縮短患者康復的時間;③能把患處所形成的滲出液與壞死組織排出至體外,進而有效控制感染;④相對于傳統治療方式而言,這種治療方式非常簡單,可行性較高,患者的依從性也相對較高。
簡而言之,VSD治療方式是把負壓吸引設備與特殊創(chuàng)面敷料連在一起,創(chuàng)面壓力呈現出低于大氣壓的狀態(tài),進而縮短患者的康復進程。接受此種治療方式的患者,不僅痛楚得到減輕,日后的生活質量以及水平也顯著提升。運用封閉負壓引流期間,務必落實不問斷并且有效的負壓吸引,并且要重視患處的護理干預工作。由于臨床上與此項技術護理的運用研究相對較少,因此在今后的臨床運用過程中,務必在實踐中進行經驗的總結,進而不斷完善及優(yōu)化此項技術護理,為廣大患者帶去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