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應(yīng)貴
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展現(xiàn)我國在不同階段的歷史文化特征,所以古詩詞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優(yōu)秀的古詩詞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的古詩詞教學沒有新意,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這也就導致了古詩詞課堂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多媒體;思考探究;情境體驗
想讓原本枯燥、單一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也為了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利用現(xiàn)代科技帶給教學課堂的便利,也為了讓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有畫面感從而更好地理解古詩詞,可以借助多媒體作為輔助教學;想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進行思考探究,從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面對古詩詞難以理解其中的情感,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讓學生親身體驗,下面筆者將從多媒體、思考探究、情境體驗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地闡述。
一、多媒體教學法
古詩的特點就是短短的幾十字當中可以借景抒情、以詩言志,而故事所帶給我們的意境大多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為了讓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方法進行教學,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打造高效課堂,讓學生在學習古詩的時候更具有畫面感,提高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例如,以學習《黃鶴樓》這一課為例,這首詩朗朗上口,較為簡單,大多數(shù)學生都忽視了這首詩的意境,不明白這首詩的真正含義,所以我會利用課下的時間準備一個相關(guān)的小片段,在正式上課時這樣為學生們進行講解:“《黃鶴樓》是唐代詩人崔顥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主要描寫了作者站在黃鶴樓上所看到的美麗景色,隨后借景抒情,那么現(xiàn)在大家通過一個小短片,來看一看黃鶴樓的景色吧!”在觀看的同時,利用多媒體把書面上的古詩變得立體起來,幫助學生理解古詩內(nèi)容,從而增加教學的趣味性。
二、思考探究教學法
在古詩詞的教學中,如果教師不能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探究興趣,就盲目的傳播知識,那么學生就沒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為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我們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探究氛圍,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究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學習古詩詞之前,我可以先向?qū)W生們提出幾個問題,在接下來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們主動地去探索問題的答案,從而調(diào)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以學習《行路難》這一課為例,在學習這首古詩前先向?qū)W生們介紹詩人李白,隨后我設(shè)計了幾個問題:1、對于“嗜酒見天真”、“會須一飲三百杯”的李白,面對如此盛宴,本應(yīng)豪飲,為什么此時此刻他卻舉起酒杯又放下?2、“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中“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什么?3、詩中運用到了那些典故?4、這些典故在詩中出現(xiàn)的意義是什么?然后讓學生們帶著這四個問題去閱讀古詩,從古詩里找到問題的答案,隨后分小組討論,這樣課堂的教學氣氛立即變得熱鬧活躍起來,學生也產(chǎn)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可以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討論能力,最主要的是學生通過親自參與探討、分析問題,對古詩的理解更為透徹和深刻。
三、情境體驗教學法
老師們常常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都會背也能取得好的成績,但老師們重視的是知識的傳輸,輕視了學生們主動參與的能力。而體驗式教學可以使學生們主動參與進來,“體驗”的“體”,可以解釋為設(shè)身處地、親身經(jīng)歷;“驗”的意思為察看感受、驗證查考。體驗具有過程性、親歷性和不可傳授性,是充滿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通過再現(xiàn)歷史故事的情境和機會,更好的還原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gòu)對古詩詞的理解、產(chǎn)生情感、生成意義,更好地讓學生們深入了解時代背景,了解其中人物的心路歷程。
例如,以學習《赤壁》這一課為例,這首詞的作者是杜牧,唐代的文學家,而故事背景是詩人經(jīng)過赤壁,有感于三國時期的英雄成敗而寫下的。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這一歷史背景,我將采用情境體驗教學法,在此之前,我會將本文的大概意思為學生們進行講解:“赤壁之戰(zhàn)是三國時期重要的戰(zhàn)役之一,在東漢末年孫權(quán)、劉備率兵攻打曹操大軍,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役之一。”然后給學生們簡單地講解一下這個小故事,隨后請學生們挑選人物上臺表演,根據(jù)自己對三國人物的理解演繹出自己心目中的角色。這樣學生就可以直觀地了解作者的真情實感,體會詩詞中的懷古詠史,借景抒情,通過情境體驗的教學方法,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進來,還可以促進學生們之間的交流,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現(xiàn)如今,古詩詞的教學方法并不局限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傳統(tǒng)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枯燥、無趣會產(chǎn)生反效果,其實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適用于當今的教學方法,如果想讓學生更好的吸收古詩詞的內(nèi)容,就要與時俱進,學會并掌握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張福林.初中語文古詩詞的高效教學探討[J].名師在線,2019(24):29-30.
[2]任宗霞.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2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