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王媛媛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們國家課程也在不斷改革,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不只是對學生基礎知識進行指導教學,而是越來越對學生德育方面的問題進行注重以及滲透。我們都知道,初中是容易叛逆的一個年齡階段,因此也是道德品質的一個培養(yǎng)的關鍵點,對于德育方面的教學活動是語文教學中是有一定的必要性。除此之外,初中語文的老師也需要從自身的角度看起,要讓自己背負一定的責任心以及應該履行的相關義務,在對語文教學的時候不斷的對德育進行滲透,對此進行相應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策略
我們要知道德育的內容主要值得是思想品質的教育,這方面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就需要對其滲透到每一個初中在校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學習中,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的時候,每一位語文老師也背負著重要的任務,他們需要對初中生進行德育的滲透,在老師們的努力的正確引導下,學生不但可以對基礎知識有一定的掌握,而且對自己的道德品質也有一定的培養(yǎng)。
1.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意義
1.1初中生的道德品質教育需加強
我們都知道,初中這個階段的年齡是在十二歲至十五歲,這個年齡是所有觀念形成的一個關鍵期,也是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年齡階層接觸德育教育會對初中生們的將來有一定的影響。目前我們國家的教育是屬于應試教育,找不到有幾家中學會特意開設所謂的德育課程,因此很多家長也忽略了這方面的重要性,針對新課程的改革,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就將德育方面的內容結合到語文課程內一起進行教學。老師在對初中生進行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就可以讓學生不僅僅只是學習了語文的知識點,還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學習到思想道德的內容。
1.2加強對愛國情懷的陶冶
語文教學中會有相關的思想道德的教育,因為在初中的語文教學課本中會有很多的知名的作家,他們會在自己的文章中滲透著思想道德的情操,比如愛國情懷,初中生在對語文知識的學習中,在教材中一次次的感受到很多時代的思想道德的情操,像我們都知道的著名作家——魯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他的愛國情懷,他可以為了國家的為難,從而放棄醫(yī)學方面的發(fā)展從事文學,在他的身上就深深的顯現了優(yōu)良的思想道德以及強烈的愛國情懷。因此語文老師在對學生多進行這方面的德育滲透,讓學生的思想可以更加深刻的鼓舞,可以指導語文學習不但是對自身價值的實現,而且也是對國家以及人民作出貢獻的的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為國家做出一定的貢獻。加強對初中生愛國清歡的陶冶是能夠促進德育方面的培養(yǎng)。
2.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具體策略
2.1教師需發(fā)揮語文的優(yōu)勢,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水平
老師在臺上任何的語言動作,學生都是一目了然的,學生也會對于老師的言行舉止進行模仿,所以老師一定要在學生的面前做一個好的榜樣,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學生,才能把德育方面的教育滲透進教學中。老師需要再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從教材的內容出發(fā),然后需要和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然后進行課堂的研究,給學生機會讓他們能夠對課堂的和諧以及溫馨有明顯的感受,這是促進對學生道德教育的一方面。除此之外,老師在語文教學的時候沒一定要貫徹語文與道德的結合,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為做一個教育,在語文這門學科比其他的學生要有一定的優(yōu)勢,只要好好的利用這門課的優(yōu)勢,那對于學生的教育能夠錦上添花。當學到一門《最后一課》的時候,里面所講的內容涉及到學生因為遲到而感到懊悔,在這方面內容出現的時候,教室里幾個經常會遲到的學生就會心理也感到一絲的愧疚,在進行這門課的教學中,德育與語文一起結合的效果就會讓這幾個經常遲到的學生一以后會準時的到達。
2.2運用適當的配樂來進行德育的滲透
世界上的人都很喜歡音樂,即使自己五音不全,但完全影響不到其欣賞音樂的特性,因此在進行德育滲透的時候可以把合理的配樂運用到教學中,特別是對古代詩詞記憶的時候,老師們就會運用配樂來進行教學,這樣不但可以將乏味的古詩詞教學變得生動,而且還改善了學習的氛圍,對學生的學習的壓力也可以適當的解壓,也在其教學的過程中,進行了德育滲透。比如,我們都知道的一首詩名叫《水調歌頭》,這首詩就是代表了中秋佳節(jié)的時候思念親人的詩文,如果初中生運用以前老式的學習方法來進行背誦,每句話都進行解釋,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是通過讓配樂進行教學的話,可以再音樂的感覺中提升初中生的文化修養(yǎng)、心理情感以及道德品質。除此之外,對于初中生記憶古詩詞的速度也會加快,而且還能更加感受到這首詩的情感,可以深刻的理解詩人在作這首詩的心情,在中秋佳節(jié)的時候,因為看了一下填空的明月而產生的想念之情,學生在進行有配樂的朗誦時,就會深刻的感受到其之心情。
2.3對于課文需進行大聲的朗誦從而進行德育的滲透
初中的語文教材里面的課文都是通過全面的篩選才得以在課本中出現,每一篇的文章的風格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學生也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來進行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真實情感,對此,老師就要對每一篇的文章設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我們就從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起,這篇文章對百草園的描述是特別的完美,學生們需要通過大聲的朗誦感受里面的不同情感,在百草園有什么情感以及到了三味書屋有什么情感,作者內心的情感變化,學生們通過大聲朗誦就可以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2.4運用信息技術來進行德育滲透
現在很多學校都會運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教學,老師需要做到的就是對教學結構的靈活組織,對學生的注意力進行吸引,以及學生的靈魂進行凈化,初中的語文老師不管是在哪一個過程,都需要對教學的內容進行結合,把信息技術引入到自身的教學中,從而達到德育滲透的目的,在以前老式的教學方面,老師會在課前幾分鐘督促學生對課前的準備,等到上課鈴聲響起就直接開始上課,這種做法不但影響了學生的休息,而且會讓學生感到厭倦。如果老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在課前播放與將學習的內容用音頻視頻,這樣不僅可以對學生的疲勞進行消除,而且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下一步的教學做了一個很好了鋪墊。除此之外,老師在選擇音頻視頻的時候,一定要和課文的內容相結合,而且也需要對學生的心理有個了解,根據心理的特點來選擇,這樣就可以很好的引起他們的興趣。
結束語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已經是教育改革的一大亮點。目前初中語文老師需要對課堂教學的實際運用巧妙的方式,把德育教育與語文教學結合在一起,讓德育教育真正的融入到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需要不斷的對德育方面進行研究發(fā)現更好的德育的素材,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德育方面的教育更加深入的執(zhí)行?,F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不光只是課文內容知識的教學,而且要有德育的滲透,讓學生在接受語文知識的時候,就可以受到不斷的德語教學的影響,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以及精神的境界,久而久之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有高尚道德的優(yōu)秀人才,從而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的強大,社會也更加的和諧。
參考文獻
[1]顏志禮.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開展策略探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18(08):126-127.
[2]馬曉紅. 探討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開展的策略[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19(02):142.
[3]劉毅. 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5(12):75.
[4] 史紅麗.淺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 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 2012(0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