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984年以來,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被納入教學體系,成為全國中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提高國民素質(zhì)水平。目前,高中階段的教學中,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和重要途徑之一。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學科,在教學中很容易形成說教,僅僅依靠純理論的灌輸很難達到教書育人的真正目的,高中生能否學好思想政治課,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如何調(diào)動高中生學習思想政治的興趣,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程;興趣;態(tài)度;因素分析
由于當前高中生對思想政治課程學習興趣的逐漸下降,我國越來越重視對思想政治學科興趣的培養(yǎng),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課的有效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此次通過問卷調(diào)查和訪談法,對中學生關于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和重視程度、學習狀況、課堂講述、教材編寫、以及相關原因等方面進行分析,進而了解到高中生自身的課程興趣,教師的整體講課水平,還有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家庭的影響等都是影響高中生的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因素[1],進而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措施,逐步提高高中生對思想政治課程的學習興趣。
一、調(diào)查分析
在研究設計過程中針對因變量:初中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興趣;自變量:家庭教育環(huán)境、家長對待孩子思想品德課的態(tài)度、教師的整體授課方法與水平,講課模式,學生自身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教師本身的素質(zhì),校園環(huán)境氛圍和其他客觀方面的因素等[2],得出如下結果:
1.教師對思想政治課程興趣的影響:
根據(jù)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65%的學生認為老師是影響他們上思想政治課的重要因素,75%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課的講課方式一般,而喜歡講課方式的只有10%,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教師的素質(zhì)是影響學生的一個重要因素。事實也是如此,教師學生學習的指引者,學生跟隨的是教師的步伐,如果教師沒有做好示范,對學生的整體選擇是有很大影響的,并且教師的講課方式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好的講課方式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更好的吸收知識,并且75%的學生表明,他們喜歡和藹可親和幽默風趣的老師。而由于我國長期以來都是采取應試教育的方法,教師的講課方式較為單一,所以無法引導學生學習這門課的興趣。[3]但是實際教學中卻總是簡單的采用作業(yè)的形式,讓我們完成書本內(nèi)容的記憶,不但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只能抑制學生的積極性。
2.課程本身對學生興趣的影響:
一多半學生認為教材本身對于自身的吸引力很小,而且內(nèi)容太過于單一,考試方式也是以背誦為主,因此更容易導致學生對本學科采取放任的態(tài)度,以考前突擊背誦的心態(tài)學習思想政治課程,久而久之,學生對本課的興趣逐漸降低。所以,教材本身太過簡單枯燥,只有硬性的知識寫入課本也是行不通的,一味的追求知識的灌輸不符合學生的需求[4],這是造成高中生對思想政治課程興趣與態(tài)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3.學生自身的態(tài)度對思想品德課的影響:
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思想品德成績是不錯的,所以難度這方面并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但是學生對本課程的參與度不夠,對此課堂不在乎,當然這與老師的組織是分不開的,但是從整體上看還是學生自身缺乏主動性,不能積極地融入課堂。而且由于應試教育的考試方法,導致50%的學生表示他們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對于知識本身的掌握的重要性只有20%的學生認同,所以表明,我們的學習已經(jīng)偏離了原來的軌道了,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成績而學習,到最后得到的不是知識的本身,而是簡單的書面成績,所以才導致學生學習的功利性[5],也因此淹沒了學生對于學習本身的興趣。
4.家庭和學校對學生關于思想政治課程的興趣影響:
高中生之所以對思想政治課程重視程度不夠和興趣不高,與學校的不重視與不支持有很大關系,此外家庭教育也影響在學生的態(tài)度,35%的父母對于孩子的學習和本門課的要求很嚴格,但其余部分則相對比較松一些,對于學生的管束不夠,造成學生對學習態(tài)度的不認真,雖然家長對于孩子提出的要求與目標很高,但對于教育孩子方面做得卻并不夠好,單方面要求學生取得好成績,長期以來給學生帶來了很大壓力[6],以上兩方面因素對于學生學習成長是很重要的,需重視起來。
二、建議與措施
思想政治課程作為我國道德素質(zhì)培養(yǎng)的重要學科,不能引起學生共鳴的原因,究其根源在于我國應試教育體制與當今時代潮流相矛盾,嚴重限制了學生的思想,[7]阻礙了教育前進的步伐,以至于學生對于學習失去了鉆研的態(tài)度,導致創(chuàng)新意識低下。面對這種境況,我們必須及時改進,通過調(diào)查問卷的回收許多學生給出了很好的建議,結合自己的觀點總結出以下幾方面的建議和措施:
1.學校應給予重視和提出具體措施,積極舉辦與此相關的活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豐富課余活動時間。
2.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開創(chuàng)較多的實踐課,走出課堂,了解實際。只有激發(fā)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欲望,也就解決了興趣的問題。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應多聯(lián)系時政熱點,在課堂里多與學生互動,激發(fā)學生主動性,同時應該把理論知識和社會實際結合起來,加強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并用幽默易懂的教學方案使學生融會貫通。
3.家長應該適當引導學生關注時事政治,激發(fā)學習興趣,并與孩子多溝通,加強交流,理解孩子的需求。
4.最根本的的是要改革我國的應試教育,實施新課程教育,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8]。
參考文獻
[1]龔瑞:《論初中生思想品德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聊城大學 2014年發(fā)表
[2]韋學冬《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新變化》期刊:《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年6期
[3]鄧小蘭、陳秉義《關于增進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吸引力的探討》期刊:《金山》2011年第3期
[4]李麗《關于初中生對思想品德課認同的探究》遼寧師范大學 2011年
[5]丘雁芹《基于初中生心理特點讓品德課堂成為快樂的課堂》期刊:《新校園(中旬版)》2011年第4期
[6]劉覓《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學習興趣探究》期刊《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年13期
[7]梁竟華 吳善玲《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期刊:《新課程學習·上旬》2014年1期
[8]王麥國《如何激發(fā)初中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興趣》期刊:《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1年14期
作者簡介:
張紅,女,1994年2月,山西省忻州市人,漢族,中國計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級在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