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要:我國的教育體制在不斷地改革,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在不斷更新,而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對數學史的運用還較為缺乏。教師如果能夠在課堂中合理地融入數學史,將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較高的數學素養(yǎng)和批判性創(chuàng)新思維,在提升課堂效率的同時達到理想教學目標。
關鍵詞:數學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用價值
一、關于數學史
數學史是探索數學知識的發(fā)現、形成及驗證的發(fā)展過程的一門綜合性學科,簡單地說,數學史就是研究數學的歷史。它所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包括許多社會學科,如歷史、哲學、文化和宗教信仰,是一門交叉性數學科學學科。它尋求的是數學內容、思想和方法的演變,以及影響其演變的因素。在研究數學歷史的過程中,許多數學家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為數學學科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我國小學教育現狀來看,小學數學教師過于重視應試教育模式和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數學史的重要性。
二、小學數學課堂中融入數學史的重要意義
數學不應該只是幫助人類進行計算行為的工具,而應該是提高人類綜合素質的武器。數學史是輔助教師課堂教學的優(yōu)良工具,有趣的歷史故事能夠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化為形象具體的本相,讓原本枯燥的知識變得活潑風趣,使學生迅速理解知識的同時產生強烈的參與意識并掌握更多的數學文化,為學生的數學學習之路和終身發(fā)展夯實基礎。
三、數學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展現數學發(fā)展歷史,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當學生開始學習一個新的知識時,會有好奇和疑問,即關于所學知識的起源和發(fā)展背景等,而數學史將數學知識的發(fā)展過程包括該知識的發(fā)現、推理和驗證等各個階段展現的淋漓盡致,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有關該知識的歷史背景和發(fā)展始末,從而受到啟發(fā),深刻理解自己所學知識的重要作用。例如,在進行圓周率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首先給學生講解或播放劉徽研究“割圓術”的故事,以及他對數學發(fā)展的貢獻。在故事的介紹中要突出他所運用的極限指導思想,通過將圓中的正多邊形連接起來,并對圓周進行切割,使正多邊形的圓周無限接近圓的圓周,最終得到精確的圓周率,從而加深學生對該數學知識的印象。
(二)增添數學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學科具有邏輯性強、綜合性強學科特征,并擁有漫長而豐富的發(fā)展歷史。與其它學科相比較,數學知識中大量的數字和重復性的計算會更顯枯燥,而小學生年齡特征決定了他們很難主動去深入學習這些復雜、晦澀的知識。而數學文化則成為連接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最好橋梁,數學史作為數學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其中風趣幽默的歷史故事和人物事跡可以打破僵局,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情緒,轉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例如,在教授“100以內的數”時,老師可以用歷史小故事作為引入,打造一個生動的情境,通過該歷史小故事將現實生活與數學知識緊密聯系起來,并在故事的講解中引入幾種簡便算法,從而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并幫助學生快速掌握運算方法。
(三)展示數學文化精髓,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
數學文化的定義是數學思想、精神、觀點、語言的形成以及發(fā)展過程,從中我們可以得知數學史中所蘊含的深刻的數學思想。其實,數學科學中不僅蘊含豐富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同時也蘊含著深刻的數學文化精髓。教師在進行知識的傳授中要注重文化思想的滲透,為學生創(chuàng)造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內涵。數學的精髓不是計算而是思維,盡管小學生接觸的數學知識較為簡單,但仍會涉及到一些方法和思維,如數形結合方法、轉化方法。這些思維和方法出現的過程就是數學發(fā)展的過程,它展現了數學先輩們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方式。針對這些數學史,教師要給予深刻的認識和合理的利用,以便于學生能夠融會貫通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形成科學的數學思維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四)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創(chuàng)新精神是人才培養(yǎng)的終極目標,從我國近些年的教學成果來看,急需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將數學史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相比于過去的十幾年,現在的小學教育中教師的教學形式開始多元化,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也隨之有了多元化的要求。雖然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在進行數學問題的探討時,大家最終獲得的結果是相同的,但是在探討過程中所運用的解題思路是不同的,如在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中,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思考和計算雞兔的腳的數量。對于學生多元的解題方法,教師應該充分的肯定并給予鼓勵,鼓舞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讓學生在實踐和思考中形成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并逐漸形成學生敢為人先、獨立自信的優(yōu)異性格。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史體系涉及范圍寬,從數學到歷史,從哲學到社會學都和數學史聯系密切。小學數學教師應加強對數學史的認識,充分發(fā)揮其在數學教學中的價值,通過科學的教學策略,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體驗數學的魅力,肯定數學的價值,從而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中保持源源不竭的熱情。
參考文獻
[1]吳絢燦.數學史料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向慧.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史的調查及有效策略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
[3]黃友初.基于數學史課程的職前教師教學知識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