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敏
摘 要:隨著中國的不斷發(fā)展,逐漸融入世界軌道,與各國的交流日漸密切,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中國旅游或工作,語言不通對他們無疑是一大挑戰(zhàn),而中文菜單的翻譯有時不僅不能給他們解決語言問題,而且有時一些翻譯會讓他們很不解。中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在中外交流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如何才能把中國菜單翻譯的讓外國人理解,把菜單翻的地道避免翻譯問題的出現(xiàn)是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希望菜單翻譯能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關(guān)鍵詞:中文菜單;翻譯問題;翻譯方法
中國文化源遠(yuǎn)流長,博大精深,其中飲食文化在這長遠(yuǎn)的歷史發(fā)展中,成了中國的一大特色。在中外交流日益密切,往來日益頻繁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被吸引到了中國來,并且對中國的飲食文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以此作為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途徑。本文對目前中文菜單翻譯出現(xiàn)的問題進(jìn)行的總結(jié)分析并提出了翻譯方法。希望能對規(guī)范中文菜單翻譯有一定借鑒意義。
1菜單翻譯的問題
1.1詞匯問題
有許多中文中的詞匯并不能在英語中找到與其相對應(yīng)的代表同樣意思的詞匯。比如“豆腐”、“餛飩”就在英語中找不到與其完全對應(yīng)的詞匯,兩種語言是無法做到完全對等的。所以要做到中文與英語的完全對應(yīng)幾乎是不可實現(xiàn)的。所以這類詞也給翻譯中文菜單帶來了一定困難。選擇恰當(dāng)?shù)脑~,如比“炸醬面”會被譯為“Fry the sauce”如果仔細(xì)加以斟酌,這里的“炸”并不是炸面而是要理解到是面拌著的一種醬料那就該翻譯成“noodles with pork and soybean sauce”。
1.2胡亂翻譯
由于菜單翻譯沒有得到完全的重視所以翻譯的隨意性較大,即便是英語不太好的人也敢翻譯,他們往往用的是直譯。比如“四喜丸子”被翻譯成“Four glad meatballs”,“童子雞”被翻譯成“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
1.3翻譯不符英語的表達(dá)習(xí)慣
中文菜單翻譯是為了能夠讓來中國的外國人看懂,讓他們認(rèn)識中國菜并希望能夠了解其中包含的文化。這就需要確保我們翻譯的菜單能夠讓外國人明白,不能是用簡單是中式英語翻譯,這樣外國人不會明白,翻譯也沒有起到作用。有不少菜單把“夫妻肺片”翻譯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s”(丈夫和妻子肺的切片)。把“撒尿牛丸”翻譯成“Pee beef ball”。把“清炒維基百科”翻譯成“Stir-fried Wikipedia”。這幾個翻譯直接把中文字對字的翻譯成英文,典型的中式英語,這樣的翻譯外國人根本看不懂,跟無法知道這道菜到底是什么樣的。所以我們翻譯后的要能夠讓外國人看得懂中文菜單,了解中國飲食文化。
2中國菜單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分析
2.1中國菜蘊(yùn)含的豐富的文化知識
中國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是經(jīng)過幾千年歷史好幾代人形成的,而且各個菜系各有不同,品種繁多,樣式多樣,要想把中文菜單翻譯好,了解中國飲食文化將是必不可少。許多中國菜名會運(yùn)用成語典故等命名。如“霸王別姬”,“漢屋藏嬌”,“綠野仙姑”。這些都含有中國古代文化是名字會讓外國人很難理解菜的真面目。所以翻譯肩負(fù)著重要的文化傳播責(zé)任,這也是把中文菜單翻譯好的一大難點。如果不能準(zhǔn)確翻譯,不僅無法傳播文化甚至?xí)鲂υ?,造成誤解。如果外國人能通過準(zhǔn)確的翻譯了解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他們會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感受其中的美。
2.2中文菜單翻譯沒有規(guī)范化
中文菜單要想翻譯好,能夠讓外國人看懂,就要在翻譯時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這樣才能逐漸使中文菜單走向規(guī)范化。由于沒有對于中文菜單翻譯的一個統(tǒng)一標(biāo)準(zhǔn)所以很難有一個共同的規(guī)范化翻譯。
3菜單翻譯的方法:
3.1直譯法
3.1.1主料+配料或配汁
(1)主料+with/in+湯汁,如,魚香肉絲 Fried Shredded Pork with Sweet and Sour Sauce,冰梅涼瓜 Bitter Melon in Plum Sauce
(2)主料+with+配料,如,白靈菇扣鴨掌 Mushrooms with Duck Webs,松仁香菇 Chinese Mushrooms with Pine Nuts
3.1.2以烹飪方法為主,原料為輔的翻譯原則
(1)做法+主料,如,火爆腰花Sautéed Pig Kidney,地三鮮Sautéed Potato,Green Pepper and Eggplant
(2)做法+主料+配料,如,雞血豆腐Stewed Tofu with Chicken Blood Curd,杏仁炒南瓜Sautéed Pumpkin with Almonds
3.1.3人名/地名為主,原料為輔的翻譯原則
(1)做法+主料+地名+Style,如,北京炒肝Stewed Liver,Beijing Style,上海酸辣湯Hot and Sour Soup,Shanghai Style
(2)人名(地名)+主料,如,廣東點心Cantonese Dim Sum
3.2意譯法
由于中國飲食文化歷史久遠(yuǎn),所以在給菜命名不是簡單的一個菜名而是文化和藝術(shù)是結(jié)晶。這就使得許多菜名只看其名是不容易知道它的原料及做法。這就使得有些中文菜名會很難翻譯,如果翻譯不準(zhǔn)確讓外國人理解也是不可能的。把菜名進(jìn)行意譯可以對其進(jìn)行解釋或者把菜的做法和原料翻譯出來。比如,“佛跳墻”如果將其名字直譯過來是沒有意義的,外國人不會知道直譯后菜名代表什么東西。其實閩菜中的佛跳墻是由海參,鮑魚,干貝,魚翅,雞,豬蹄筋,羊肘,鴿蛋等18種原料用酒壇煨制而成。所以可以對其進(jìn)行解釋譯為“Fotiaoqiang(Steamed Abalone with Shark’s Fin and Fish Maw in Broth)”。
3.3音譯法
語言有相通相似之處但作為不同的語言系統(tǒng),英語和漢語中不免會有找不到對等詞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采用音譯法來保留源語言中的獨具特色的內(nèi)容。比如,豆腐Tofu、粽子ZongZi、油條YouTiao等。
4菜單翻譯規(guī)范策略
4.1政府出臺措施
中文菜單能否翻譯好,能否讓外國人能夠看得懂,能否向外國人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重視。政府可以出臺一些與菜單翻譯的相關(guān)措施從而讓中文菜單翻譯受到重視并逐漸得到規(guī)范。
4.2培養(yǎng)優(yōu)秀譯員
要規(guī)范中文菜單的翻譯還需要培養(yǎng)專業(yè)的譯員,讓專業(yè)的譯員來翻譯,而不是非專業(yè)人士隨便用中式英語翻譯,這樣才能逐漸讓中文菜單翻譯走向規(guī)范化,能夠很好的傳達(dá)出我國豐富的飲食文化,促進(jìn)中外交流。
參考文獻(xiàn)
[1] 張成國.談中文菜單的跨文化翻譯[J].科技風(fēng).2008(1):175
[2] 顧秀梅.淺談中式菜單翻譯的現(xiàn)狀及技巧[J].海外英語.2014(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