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英
摘要:《幼兒園教育指導剛要》明確指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之中?!北娝苤?,游戲對幼兒成長與發(fā)展具有特殊意義。游戲是幼兒獲得身心和諧發(fā)展的必經之路。那么幼兒體育游戲主要是幼兒各種基本動作組成,如走、跑、跳、爬、鉆、拍、滾、攀等動作,并取得一定結果的游戲,是一種融和運動、游戲和教育的身體練習。它主要強調“感受”、“喜歡”、“樂意”;圍繞幼兒“學中玩、玩中學”的原則,可讓幼兒身心得到放松,更容易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關鍵詞:幼兒;體育游戲;融入;領域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按幼兒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了五個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而幼兒體育游戲是屬于健康領域,也就是幼兒體育游戲應從實踐中如何融入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這四大領域的教育、教學中。
1.語言領域:
幼兒通過語言獲取信息,讓學習逐步超越個體,直接感知,所以教師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增強幼兒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例如:故事《小兔乖乖》,當孩子們完成觀察閱讀與欣賞PPT播放后,教師可通過體育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鍛煉孩子跑的基本動作技能,同時加強孩子對故事的理解和記憶,幫助孩子深入感知故事,悟出故事的道理,為開展活動的氛圍增添色彩,點綴教學動與靜結合,讓孩子的心情開朗,精神振奮,積極參與活動,同時發(fā)展孩子的動作協(xié)調、靈活性,使活動具有濃郁的趣味性,高度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更加生動,主題鮮明,達到情境教學的目的。
2.社會領域:
主要是讓幼兒在與成人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發(fā)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例如活動《沙灘樂》,這是親子活動,是家長和孩子之間進行的一種寓教于樂的活動,目的是讓孩子感受到母性的溫柔和親切,讓孩子感受到成人給予的溫馨和柔美。因此,老師可創(chuàng)設親子體育游戲,鍛煉孩子的跑、鉆、爬等動作,體驗和大人一起游戲的樂趣,從而發(fā)展孩子動作靈活、協(xié)調能力。在游戲過程中體現孩子的團結、友好交往精神;當孩子們興高采烈地與家長游戲時,會呈現一張張可愛、活潑的笑臉,流露出愉悅的心情,也得到成人的贊許和肯定,孩子們會從中感受到自己很有能力,從滿自信,從而逐漸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也增強自信心,為孩子以后愿意大膽而獨立地去嘗試新活動鋪墊,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其探索精神和獨立性,主動性。
3.科學領域:
幼兒科學學習的目的是探究具體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地能力,核心是激發(fā)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fā)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例如中班科學活動《認識小青蛙》,根據活動目標讓孩子認識蝌蚪與青蛙外形特征,學會用簡單的身體動作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學會探究。教師運用體育游戲《青蛙捉害蟲》練習跳的基本動作。讓孩子進一步認識青蛙的走路本領——跳。把體育游戲融入活動,讓孩子通過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動作,學會蹲跳、原地縱跳,掌握正確的起落和落地姿勢;調動孩子樂于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增強自信心,排除幼兒孩子自卑感、缺乏自信心和行為消極被動、退縮的表現,讓幼兒茁壯成長,同時使活動氛圍生動有趣,具有新穎性,吸引孩子;讓孩子身心得到放松,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逆向思維。
4.藝術領域:
藝術包括美術和音樂,每個孩子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教師應引導幼兒學習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chuàng)造美。例如大班音樂活動《丟手絹》;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喜歡音樂,讓她們在音樂聲中充分感受美,欣賞美和表現美。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利用體育游戲《丟手絹》讓孩子們圍成一個大圓圈一邊唱歌、一邊游戲;練習跑的基本動作,有利孩子身體生長發(fā)育,促進身格發(fā)展提高動作技能,達到發(fā)展幼兒靈活與協(xié)調能力,孩子通過自己的表情動作把整首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與美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從中培養(yǎng)幼兒共同創(chuàng)作相互交往能力。
實踐研究表明,體育游戲融入各領域教學活動,給予孩子帶來趣味性,娛樂性,可滿足幼兒強烈的好奇心和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也是調動孩子積極參與活動不可缺少的教學方法之一,體育游戲在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中意義非凡?!昂i煈{魚躍,天高任鳥飛!”豐富多彩的體育游戲可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學習與生活,讓孩子開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體育活動發(fā)展3—6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理論實踐研究》
[2]《體育游戲在幼兒的全面發(fā)展中發(fā)揮作用》
[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4]《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
本文系: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qū)中小學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立項課題《基于體育游戲發(fā)展3――6歲幼兒靈活與協(xié)調能力的實踐研究》(編號:2019PTYB039)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