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的地理教學中,活動教學的現狀不太令人滿意,“放羊式”活動、為活動而活動等現象大有市場存在,傳統(tǒng)教學中“坐著學”思想還是根深蒂固。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有效地理活動教學的現實意義極為豐富: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促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形成創(chuàng)新精神;擴大學生的認知領域,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其專業(yè)愛好;豐富學生的審美,激發(fā)其愛國愛鄉(xiāng)的情感;形成學生受益終生的良好價值觀。
關鍵詞:地理活動教學,有效性,策略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要提升活動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轉變教師觀念,活動教學定位于學生的自主活動和自我發(fā)展,教師是活動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地理教師對活動教學的認識不僅會對活動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內容的組織產生影響,也會對教學理念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學生地理活動能力的培養(yǎng)和價值觀的塑造。因此,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必須不斷的汲取新知識、新理念、新信息、新技術,不斷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在實踐中不斷反思。此外,教師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應該接受不同的培訓內容和形式,以適用于活動教學的需要,而且學校要激勵教師不斷學習,深入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和技能,根據環(huán)境實際情況,選擇最佳培訓模式,調動教師學習的積極性,實現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的完美結合。最后還要注重對外的聯(lián)系,經常性的到理念先進地區(qū)學習交流,邀請知名學者、優(yōu)秀教師指導,強化地理教師整體素質提高。
新理念的實施往往需要一線教師具體執(zhí)行,但是很多老師還是因循守舊,不愿動腦經、下功夫、花力氣。因此,要想提高地理活動教學的有效性,首要的對策就是要轉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跟上新時代,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要參與到與學生的活動中。同時,教師在活動教學過程中要把握一個“度”,把控得當,不可拘泥于條條框框,而應收控自如,活動目標是什么,通過什么情景導入,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是什么,有效的方法和存在的障礙是什么,教師都應做好宏觀調控。也就是說,教師對整個活動過程中進程、問題、意外等多加關注,不能僅僅將活動教學單純地停留在形式和結果上,過程和結果同樣重要。
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這一要求,教師已經不是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在活動教學中,主體應以學生為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是知識的發(fā)現者、探索者和創(chuàng)造者,正確的活動觀念有力促進活動教學的順利進行。因此,活動教學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體和心理水平和個性、精神面貌、配合程度等差異,選取多種形式的活動,結合生活,不斷創(chuàng)新,努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索熱情,能夠使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并能主動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以及答案等,從而樹立他們正確的活動學生觀,提高活動教學的效率。只有了解并掌握了學生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具體指導并因材施教,形成學生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的意識,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和想象力,激發(fā)學生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形成。
三、創(chuàng)建理想的活動場所和環(huán)境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現代教育技術不斷融入地理教學。很多學校在硬件的建設上就不夠,一些活動教學的開展需要特殊的活動場所或設備,如地理專用教室沒有建設,但由于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再加上建設這樣的場所花費不菲,且建成后還需要一定的活動經費,會直接限制活動教學的開展。即使學校在教師隊伍建設還是硬件投資都很高水平的情況下,因為分數和升學率是社會以及教育主管部門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最大標準的情況下,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顯得不是很重要,也會限制地理活動教學的開展。成功的活動教學離不開先進的實踐場所和一流的師資,更需要以素質考核為前提的大環(huán)境,所以理想的活動教學場所和人文環(huán)境也是成功活動教學的必要條件。
四、優(yōu)化地理活動內容和活動方案
活動內容的優(yōu)化是有效活動教學的基礎,活動內容的選取考慮學生的已有水平,最好難度適中,當然教材中的內容應為首選,一般其覆蓋面還是比較廣的。只有適度的活動內容才能應用于所有學生,所有學生都可以參加。自主探究學習的充分參與將事半功倍,效果優(yōu)于被動學習?;顒舆€應關注當前政治熱點、生活地理問題、學生感興趣的地理現象、鄉(xiāng)土地理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從而有效完成教學內容,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地理素養(yǎng),甚至還可以增強學生愛鄉(xiāng)愛國的情懷。
活動方案的設計是有效活動教學的保證。成功的活動實施方案應該包括學情教情分析、活動課題、活動時空及媒體的選擇、活動目標、活動對象及活動方式等要素。能否精心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才能保證活動教學質量的客觀高效?;顒幽繕嗽O計應充分考慮學生及學校的實際情況,活動內容源于課本高于課本,生生之間的合作和師生的交流便于問題的生成和解決,也要明確每位學生在活動中的角色扮演,對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的可控性和可測量性要強。當然,活動的安全性必須保證,對意外情況要有應急預案。
參考文獻
[1]尹其超.高中探究性地理活動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2]周光發(fā),謝韻.活動教學模式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實踐[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8,38(04):125-128.
[3]張軍.高中地理課堂活動教學策略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7.
[4]李彥菊,王立志.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在中學地理教學活動中的意義[J].教育現代化,2019,6(18):164-166.
作者簡介:王軍(1982.02-)男,漢,江蘇大豐,教育碩士,中一,研究方向:中學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