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能俊
摘 ?要:理性思維能力是一種對事物的觀察、比較、分析和概括的思維能力,這種理性思維能力是以嚴格的邏輯性和證據(jù)性為基礎的。理性思維能力通常有目的明確,充分的證據(jù)和嚴格的推理。而且理性思維能力是提高學生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必須具有的能力之一,尤其是理性思維能力對理科生是及其重要的。本文從強化培養(yǎng)學生歸納與概括的思維能力、演繹推理能力、建模能力和批判質疑能力四方面入手,探討了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理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 633.91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5-0092-01
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大多數(shù)情況依然處于一種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而生物實驗和相關的知識點既繁瑣又枯燥,再加上平時不重視對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就更難以有效地吸收課堂知識,影響學習效率。如果想要讓學生們獲得理性思維的能力,作為教師就應該在他們的課堂上做出一些改變,比如,設計籌劃一個學習情境,把課內外有用的知識內容加工后以另外的多樣化的形式傳達給學生,達到促進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的目的。因為理性思維能力通常表現(xiàn)在個人的歸納與概括能力、演繹推理能力、建模能力、批判質疑能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我們應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那么,如何加強培養(yǎng)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探討。
1.強化培養(yǎng)學生歸納與概括的思維能力
歸納與概括能力是一種把個別規(guī)律轉化為一般性規(guī)律的能力。生物學中經常會需要運用這種能力,把生物學現(xiàn)象和相關知識點進行歸納概括,最后得出結論。所以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就要強化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老師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以生物學核心知識為基礎,通過事實依據(jù)去總結掌握生物學規(guī)律和原理。例如,在高中生物中,有著“轉錄”和“翻譯”兩個相互獨立又相關的核心概念。學生是否掌握了這兩個概念的依據(jù)不是能否復述出來概念內容,而是能否在歸納概括本質后解決實際問題。如通過生物課堂,學生掌握了轉錄和翻譯等相關基本知識,而線粒體位于細胞質基質中,已知溴化乙啶能抑制mRNA的合成,經溴化乙啶處理,檢測到線粒體中參與mRNA合成中的RNA聚合酶的量和活性都沒降低,由此可推測RNA聚合酶是由細胞核中的基因控制的。那么線粒體被稱為“半自主性細胞器”的理由也可以進一步歸納出線粒體自身具有一套遺傳表達系統(tǒng),但其轉錄、翻譯等過程必須依賴于核基因。通過這樣的講課,老師不僅讓學生突破難點,也強化了學生歸納與概括的思維能力。
2.強化培養(yǎng)學生演繹推理能力
演繹推理能力是一種通過現(xiàn)有的線索去演示推測未知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的能力。在高中生物課堂中,對于一些比較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老師如果能培養(yǎng)學生演繹推理能力,就能讓學生通過演繹推理以已經掌握的知識去推理新的難度高的知識點,能讓學生迅速消化。比如,在“通過激素的調節(jié)”一節(jié)中,為方便學生理解神經遞質與特異性受體,老師講課時可以用手機運行去演繹激素調節(jié),手機通過撥打一個手機號發(fā)射信號,另一部特有的手機進行接收反饋,完美演繹出激素調節(jié)的過程,特定的內分泌腺分泌特定的激素,激素進入身體各處由特定的靶細胞接收識別特定的信號。通過這樣的演繹推理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老師應該多用這種方法去強化學生演繹推理能力。
3.強化培養(yǎng)學生建模能力
模型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有最直觀的認識,高中生物學學習過程中,學生也經常會遇到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這時候就需要學生發(fā)揮建模能力,構建一個科學的模型,幫助自己直觀的感受到知識,深化理解。所以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老師要在講課過程中講述一些建模思維,也要鼓勵學生運用建模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例如,在“制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實驗中,老師可以把硬紙片剪出不同形狀,用五邊形紙片代表脫氧核糖,圓形紙片代表磷酸,涂上不同顏色的長方形紙片代表四種不同的堿基。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用細鐵絲將這些“零件”連接組裝成若干個含有不同堿基的脫氧核苷酸模型,進而繼續(xù)制作成堿基互補配對的兩條脫氧核苷酸長鏈模型。再用訂書釘連接堿基對,通過旋轉最后得到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在這樣構建DNA模型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思考、動手和觀看結果,就能深刻地理解DNA結構。
4.強化培養(yǎng)學生批判質疑能力
社會的發(fā)展就是不斷的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也是如此。在高中生物學學習過程中,老師或者課本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在這個時候學生應該要勇于去批判和質疑這些錯誤,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獲得求同存異的思維能力和對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所以老師應該要讓學生在學習知識點的時候不能只記結論,還要知道獲得結論的整個過程,這樣才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并去批判質疑發(fā)現(xiàn)的問題。例如,在進行“探究酶的專一性”實驗前,老師提供唾液淀粉酶、豬肝研磨液等相關的實驗材料和用具,讓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培養(yǎng)學生批判質疑能力。在實驗過程中,老師可以提出問題:能否利用碘液替代斐林試劑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專一性?由于碘液不能判斷蔗糖能否被水解,學生得出本實驗應選用斐林試劑的原因。
總之,理性思維能力對一個學生而言是及其重要的,它關系到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能力和對于所有面對事情的分析辨別能力。我們應該重視對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方式方法從各個方面去強化培養(yǎng)學生們的理性思維能力,這樣才能為我們的國家輸送更多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吉文.例談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生物學教學,2017年(05)
[2]柯順德.淺談初中生物學教學中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J].中學生物教學,20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