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寧 裴小娟
摘 ?要: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時期,奠定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更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目標。閱讀作為語文學科的重要一環(huán),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不僅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興趣,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在此提出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策略途徑;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5-0006-01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閱讀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受教育體驗,更是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徑。如果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限,那么在語文教學中便會遇到諸多困難,因此利用一系列的教學手段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tǒng)語文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1.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現(xiàn)狀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對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視力度不足。由于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長期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小學教師仍然以學習成績作為評判學生日常學習的標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僅僅講述一些基礎知識,沒有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僅僅讓學生在閱讀課堂上掌握文章中出現(xiàn)的生詞、句型等知識是不夠的,教師如果一味地忽視學生在閱讀課程中遇到的困難,便會挫傷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這將嚴重阻礙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其次,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手段有限。拓寬對學生閱讀教學的途徑,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是提升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手段。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素材不應該局限于教材,要合理地選擇課外教學資源,從而延伸教學內(nèi)容,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目前而言,大部分語文教師認為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自學能力也相對薄弱,通過課外教學資源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殊不知合理運用課外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有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以傳統(tǒng)的“一人堂教學”為主,這樣難以開展?jié)M足學生學習需要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受到阻礙。
2.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
第一,進一步強化字、詞、句的訓練。任何一篇語文文章都是由字、詞、句組成的,通過對字詞句的剖析,能夠讓學生掌握到文章的核心部分。在開展語文教學時,教師首先要給學生打好語文基礎,指導學生更好地認識到句子的組成方式,從而有助于學生培養(yǎng)自我分析能力,如此能夠將文章中的作者情感分析出來。另外,教師要讓學生做好課堂預習,并設置相應的問題,有助于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并將文章涉及問題的關鍵詞句標注出來。如此,當教師在講授該部分內(nèi)容時,學生的思路便會清晰,有助于教師教學的同時還能夠增進學生對該部分內(nèi)容的理解。通過強化字、詞、句的訓練,學生能夠更容易抓住文章主旨,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能力。
第二,傳授科學的閱讀方法。閱讀可以分為“精讀”和“粗讀”,某些文章只需要“粗讀”便可以領會其中的大部分意思,但有些文章必須通過不斷地、反復地“細讀”才能夠領略其中的真理。當前小學生還未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粗讀”就是讓學生對文章的答題內(nèi)容和主要段落進行快速瀏覽,簡要掌握作者的主要思想和寫作背景;而“精讀”就是要求學生對文章的某個段落進行深入而細致的研究,必須要在結合作者寫作意圖和時代背景等條件下全面的了解文章內(nèi)容,同時必須保持清晰的閱讀思路。簡而言之,教師要教會學生“精讀”和“粗讀”的方法,讓學生能夠意識到什么文章該“精讀”,什么文章該“粗讀”。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適當?shù)乇痴b一些優(yōu)美段落,這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同時,能夠給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第三,加強課外閱讀。加強課外閱讀并不是要求教師將課內(nèi)閱讀放棄,課外閱讀是對語文閱讀課堂的延伸和補充。要想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閱讀教學質量,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課外書籍,從中獲得新的語文知識。眾所周知,教材中的文章是有限的,而課外閱讀資源卻是“無限”的,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一方面能夠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另一方面能夠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辨課外書籍閱讀價值的能力,使其能夠選擇到具有積極性、知識性、文藝性和教育意義的書籍。此外,教師在給學生推薦書籍時,要注重書籍必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例如,歷史故事、少兒科普、童話故事、神話故事等等。
總之,在現(xiàn)代教育的大背景下,語文學科的重要地位更為凸顯,教師有必要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來提升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合理設計教學內(nèi)容,要讓文章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導學生走入作者的思想中。教師要適當講解一些閱讀技巧,這有助于學生能夠深入文章中心,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袁峰霞.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赤子(上中旬),2015 (22):317
[2]宋衛(wèi)華.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5(15):189
本文系2018年度平?jīng)鍪薪逃茖W“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名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研究,課題編號:[2018]PLG113。